Cnbeta 前天 17:24
DeepSeek终于把OpenAI逼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OpenAI意外发布了首个开源语言模型GPT-OSS,包括gpt-oss-120b和gpt-oss-20b两个版本,性能接近其闭源模型o4-mini和o3-mini,并支持免费商用。这一举动打破了OpenAI以往“闭源+收费”的路线,被视为从独占走向开放协作的战略转变。分析认为,此举与中国开源模型(如DeepSeek、通义Qwen、Kimi、智谱GLM等)的快速崛起和蓬勃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模型在多领域逼近甚至超越OpenAI的闭源模型,引发了硅谷的关注甚至恐慌,促使OpenAI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竞争格局的变化。

🏢 OpenAI发布GPT-OSS开源模型:OpenAI此次发布的gpt-oss-120b和gpt-oss-20b模型,分别拥有1170亿和210亿参数,采用MoE架构,激活参数分别约为51亿和36亿,性能分别接近o4-mini和o3-mini。这些模型可以在单张80GB GPU或配备16GB内存的设备上运行,并且可以免费用于商业用途,这对全球AI初创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 中国开源模型崛起,倒逼OpenAI战略转变:以DeepSeek、通义Qwen、Kimi、智谱GLM为代表的中国开源模型生态正蓬勃发展,在模型迭代速度、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表现出色,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越了OpenAI的闭源模型。这种竞争压力被认为是促使OpenAI从“闭源独占”转向“开放协作”战略的重要原因。

⚔️ AI模型竞争格局重塑:GPT-OSS的发布标志着OpenAI在AI模型领域的战略性调整,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开源浪潮,并加剧与Meta等科技巨头的竞争。这场由中国开源力量驱动的AI模型“军备竞赛”正深刻影响着全球AI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格局。

💡 战略调整的深层原因:OpenAI创始人奥特曼近期在社交平台的“挤牙膏式”更新以及此次开源举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中国开源模型快速发展的审慎考量和战略性回应,旨在巩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并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AI竞争。

8月6日凌晨,OpenAI突然发布了其首个开源语言模型 GPT-OSS,在全球科技圈投下了一枚炸弹。即便众人翘首以盼的GPT-5并未现身,但OpenAI恐怕又将因此掀起一轮新的开源潮流。


OpenAI 的高性能模型开始免费了?

此次发布的开源模型pt-oss-120b与gpt-oss-20b,据OpenAI创始人奥特曼介绍,性能达到o4-mini,在手机和笔记本上就能运行。他称这是技术上的一场大胜利。


具体来看,gpt-oss-120b采用了MoE架构,拥有1170亿参数,其中激活参数约51亿,仅需在单张80GB的GPU上就能运行,其性能与闭源的o4-mini十分接近。

而gpt-oss-20b同样基于MoE架构,有210亿参数,激活参数约36亿,可在配备16GB内存的设备上流畅运行,性能表现接近o3-mini。

其实,回顾过去几年,OpenAI一直在走“闭源+收费”的路线。无论是GPT-4还是GPT-4o,核心模型始终没有开放。业界也一度认为,“最强模型永远不会开源”。

但GPT-OSS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共识。

据OpenAI官方称,GPT-OSS是一款“小型但高效”的语言模型,训练数据涵盖多语种、多领域。

更重要的是,OpenAI声称该模型“可以免费用于商业用途”,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AI初创企业来说,简直是“天降神兵”。

准备向国产模型宣战?

作为ChatGPT世代的开创者,OpenAI此举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转向:从闭源独占的商业路线,向开放协作的模型生态转变,这是要向国产大模型宣战吗?

其实从OpenAI创始人奥特曼近期在X平台挤牙膏式更新来看,GPT-OSS的发布,并非一时冲动,而更像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调整”。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开源模型太快了。

先是开源的DeepSeek凭借R1一石掀起千层浪。实际上从V2模型开始其就已经找到了性价比大法,由于模型结构层面的突破性创新,使得其将模型成本大大降低,也被业内戏称为AI届拼多多。这之后,围绕DeepSeek的讨论也真正引发了硅谷的恐慌,OpenAI迎来一个最强劲的对手。

紧随DeepSeek其后,大批的中国模型走上开源之路。

就拿迭代最快的通义Qwen 来说,其在全球社区的贡献十分活跃。凤凰网科技不完全统计发现,近三个月,阿里旗下通义千问(Qwen)开源模型经历了密集迭代,共发布 6 波重大更新,新增 55 个以上模型版本,覆盖基础模型、编程模型、向量模型及端侧优化模型。

今年WAIC,甚至有论调认为开源模型进入了中国时间,截至2025年8月,中国开源大模型生态蓬勃发展,除阿里通义(Qwen)外,还有多个影响力突出的开源模型团队,覆盖基础模型、多模态、编程、轻量化等方向。如Kimi的K2,刚刚也在海外引发了较大规模的讨论;智谱刚刚开源的GLM-4.5,原生支持Agent开发;以及腾讯旗下混元HunyuanWorld-1,是全球首个开源3D世界生成模型。除了这“开源四杰”,更别提还有大量垂直领域的开源模型,强势的中国对手们,正在编程、数学、多语言等领域逼近甚至超越 OpenAI 的闭源模型。

这种爆发式的发展很难不触动OpenAI的神经,以及硅谷的神经。

颇为有意思的是,曾经主张开源策略的Meta,近期正在酝酿一些策略上的转向。有报道称,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新任负责人Alexandr Wang已讨论放弃Meta的开源策略,转而开发闭源模型。

其与OpenAI的较量也在多个层面展开。据量子位报道,为了应对Meta的偷袭,奥特曼开始让员工保护好自己的名字。首席科学家出去接受访谈,都被要求禁止透露重要员工名字。想要打好接下来的AI之战,奥特曼必须紧握住手中重要的牌。只是OpenAI再度开源之后,这场战争又将走向何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OpenAI GPT-OSS 开源模型 中国AI 战略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