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4小时前
央行今日开展1385亿元逆回购操作 8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持续 市场对资金面并不悲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尽管8月份面临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以及较大的资金到期量,但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如逆回购,保持了流动性的稳定。专家普遍认为,央行的呵护表态以及历史经验表明,8月份的资金面并不悲观,市场利率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较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信贷和缴税的小月效应,都有助于维持流动性充裕。虽然短期内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下半年经济压力若显现,央行仍可能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来提振市场。存单到期规模较大以及中期流动性到期是需要关注的潜在扰动因素。

央行操作平稳,8月流动性不悲观:尽管8月面临政府债券发行高峰和资金到期压力,但央行通过1385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与此前持平,显示出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专家认为,央行的持续呵护和历史经验表明,8月份资金面不会延续7月下旬的收紧态势,市场利率大幅上行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政府债券发行高峰与流动性协调:8月份是政府债券发行的高峰期,月均净融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5-1.6万亿元,这将加大银行的承接压力。然而,历史数据显示,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与利率走势往往成反比,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助于稳定资金价格,避免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较大冲击。

中期流动性管理与潜在扰动:展望8月,市场关注的焦点包括存单到期规模回升至3万亿元以上,以及1.2万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到期(如MLF、买断式逆回购)。在税期走款前后,这些因素可能叠加,对资金面造成短期压力,届时央行的操作尤为关键。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短期内,由于上半年宏观数据偏强,外部环境尚不明朗,降息降准及恢复国债买卖的可能性较低。但若下半年经济面临更大压力,特别是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宏观政策或将推出增量措施,包括财政加力、货币宽松,届时央行可能再度启动降息降准,以提振消费和投资意愿。


财联社8月6日讯 (记者 曹韵仪)央行今日开展138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30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705亿元。

今日,有600亿元182天及1450亿元1年期国债发行,随后周五还有1260亿元7年及820亿元30年期国债发行。整体上看,8月属于财政收支小月,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8月会继续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多位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8月流动性缺口相比7月略有加大,但结合央行的呵护表态,资金面并不悲观。“月初资金面转宽,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实施较大规模资金净回笼,符合操作惯例。“预计8月央行会继续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整体上看,8月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开始的持续收紧过程,反内卷推升市场利率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月初资金面转松 8月流动性不悲观

在7月末财政支出的支撑下,资金面或将季节性转松。不过数据显示,本周随着跨月大额投放的逆回购到期,共计资金到期16632亿元,形成较高资金缺口。同时,政府债净缴款3390.2亿元。

“考虑到8-9月将再度迎来年内政府债供给高峰,月均净融资规模或达1.5-1.6万亿元,届时银行承接压力加大,负债端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升温。”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月初资金面转宽,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实施较大规模资金净回笼,符合操作惯例。整体上看,8月属于财政收支小月,但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8月会继续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8月5日,资金利率涨跌互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升0.1个基点,报1.315%,7天Shibor下行0.4个基点报1.432%。截至当日收盘,D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1.4548%。

“值得关注,存单到期规模较大,监管层持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王青认为,当月在短期市场流动性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下,中期市场流动性有一定收紧压力。

不过,从整体而言,市场对于8月的流动性并不悲观,虽然8月流动性缺口相比7月略有加大,但结合央行的呵护表态,资金利率中枢并不悲观。

“从历史回溯来看,政府债券的净融资往往与利率走势成反比,即政府净融资规模大,资金价格总体会保持平稳,不会大幅上行,这体现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债券发行不会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产生较大冲击。”常熟农商行研究员王德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王德发指出,就8月份单月来看,由于8月份往往是信贷小月、缴税小月,因此,从历史来看,8月份往往资金价格水平相对平稳,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通常会比较充裕。

展望8月,本月存单到期规模再度回升至3万亿元以上,同时,中长期流动性到期1.2万亿元,其中MLF为3000亿元、3M买断式4000亿元、6M买断式5000亿元。市场认为,中上旬及中旬税期走款前后,上述扰动或迎来共振,关注彼时资金面压力及央行操作情况。

“若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强化,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央行均将继续通过OMO、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来释放稳定信号,亦不排除通过开展国债买入以及降准来投放流动性的可能。”温彬认为。

“预计8月央行会继续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整体上看,8月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开始的持续收紧过程,“反内卷”推升市场利率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王青认为。

短期内国债买卖暂不启动 后续降准降息仍可期

“考虑到上半年宏观数据偏强,下半年外部经贸环境以及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估计短期内降息降准及恢复国债买卖的可能性都比较小。”王青表示。

此前,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灵活性,表明政策将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灵活应对内外部冲击;预见性,即可持续预测和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主动进行预调,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上半年,人民银行实施较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存款准备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存款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下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10个基点,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下半年是否还会降准降息?对此,业内人士保持观望态度。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下一阶段,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加大实施力度的空间,适时降息、降准仍有可能。随着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为维护市场流动性充裕,预计三四季度央行将可能实施降准。

“不过,7月制造业PMI指数在收缩区间转入下行,结束了此前两个月的回升过程,或意味着近期经济仍进一步面临压力,预计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宏观政策会推出新的增量措施,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排除届时央行再度启动降息降准,以及恢复国债买卖的可能。”王青认为。

“如果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继续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持续下行,LPR仍有下降的可能,年内LPR或将还有超过10个基点的降幅。”董希淼表示。

还有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物价继续低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降低利率来抵消实际物价的上升,提振消费意愿、投资意愿,包括住房消费,预计下半年降准降息还会如期而至。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央行 流动性 政府债券 货币政策 降准降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