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品牌近年来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方面突飞猛进,在中高端市场与 iPhone Pro 系列形成了正面交锋,不断侵蚀苹果的市场份额。7月15日,IDC最新数据显示,华为出货量1250万部,以18.1%的市场份额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位。而苹果所占份额为13.9%,在众多品牌中位居第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市场竞争态势的背后,与 iPhone 产品线自身的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iPhone 标准版与 Pro 系列的差异正逐渐缩小:两者在核心性能、屏幕素质(除高刷新率外)、系统体验(反正都用不上AI)等核心维度的差距不断收窄,普通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难以感知明显区别。其主要差异仅集中在相机配置(如 Pro 系列的多摄系统、传感器尺寸优势)和高刷新率屏幕等少数方面,其他诸如外观设计语言、基础功能体验等部分则愈发趋同。
iPhone 17 Air将使内部竞争加剧
这种 “同质化” 趋势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当 Pro 系列的溢价更多体现在非高频使用的功能上时,越来越多的用户不愿为 “Pro” 标签支付过高的额外成本。CIRP(消费研究机构)于今年4月发布了美国市场第一季度iPhone的销售数据,其中详细列出了不同iPhone 16机型的销量表现。而令人意外的滞销型号正是去年苹果主推的iPhone 16 Pro。
CIRP的分析师指出,基础款iPhone 16的份额大幅上升,占据了本季度美国新iPhone销量的20%,远高于去年同期的iPhone 15(14%)。与此同时,尺寸较小的iPhone 16 Pro销量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在去年第一季度iPhone 15 Pro占新机销量的22%,而iPhone 16 Pro在今年同期仅占17%。
据各种海外信息爆料,苹果在今年九月将计划推出一款名为iPhone 17 Air(用以代替Plus机型)的机型,将以其超薄设计(据传机身厚度仅为5.5毫米)、6.6英寸的大屏幕以及单颗4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等全新配置,吸引消费者目光。
iPhone 17 Air的出现可能会分流原本属于iPhone 17 Pro的潜在消费者。众所周知,iPhone Pro系列一直以来溢价过高,在同等内存中一直是所有品牌中最贵的那一档,而17 Air 或与 16 Plus(标准版的大尺寸分支)的定价区间相近,相比Pro系列更加实惠,在经济下行中更易被看中性价比的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Pro系列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都有一定的设计和性能冗余,而精简的17 Air有利于俘获外观党的芳心,引发老用户的换机兴趣。
国补政策冲击,iPhone Pro将陷入两难
今年年初,国家出台手机补贴政策,规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在6000元以下的手机,可享受15%的补贴,补贴上限为500元。此政策旨在促进消费、推动手机行业发展。
苹果iPhone 16 Pro系列原本定价较高,起售价超出6000元,使得该系列产品在补贴政策实施初期,无法让消费者享受补贴优惠。这在市场竞争中让iPhone Pro系列处于劣势,众多国产手机品牌迅速调整产品定价策略,将主力机型价格布局在6000元以下区间,成功搭上政策红利的快车,以换取销量的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3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政府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这个资金额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亿元已经于1月初下达到地方。今年前两个月,6000元以下手机市场销量约3300万台,销售额约860亿元,周均销量、销售额分别较补贴前一周增长19%、29%,以旧换新的正向影响力开始在手机市场显现。
面对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逐步蚕食的严峻形势,苹果公司于5月10日果断向渠道商下发调价通知。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幅度高达176美元(约合人民币1445.27元元)。经过此次降价,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价格降至5999元,恰好落入国补适用范围。
在降价和国补的双重作用下,iPhone 16 Pro(128GB)在主流电商平台迅速攀升至手机销量排行榜前列。苹果此举,在短期内为了迎合国补标准的降价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销量,但长期来看,高端机型调价可能影响消费者对iPhone Pro系列定位的认知,且此前以原价购买iPhone 16 Pro系列的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也表达了不满情绪,对品牌口碑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AI功能遥遥无期
据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爆料称,苹果 AI 有望在 iOS18.6 系统中首次在中国大陆启用部分功能。作为苹果的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广大用户十分期待在 iOS18.6 系统中,能尽快体验苹果智能 AI 功能。然而近日,苹果推出iOS18.6正式版系统,笔者在升级后仍没有看到苹果智能AI功能的踪影。
显然,AI 早已成为智能硬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各大主流品牌纷纷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接入大模型,并将其深度赋能于手机原本的 AI 助手。它们通过 AI 技术,实现了智能语音交互的重大突破,能够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提供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在影像处理方面,借助 AI 优化,照片和视频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反观苹果,在这场 AI 竞赛中却依旧选择爽约大陆地区。这不仅让众多忠实用户感到失望,也使得苹果在与其他品牌的竞争中,又一次处于被动的境地,错失了凭借 AI 功能抢占市场份额、提升用户体验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HDC 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预告了新版鸿蒙系统之下,以小艺为代表的鸿蒙系统级的Agent将与各领域的垂域专业Agent协同,更高效地理解用户意图,缩短服务路径,尽快为用户带来具有竞争力的 AI 功能。华为已经做好了凭借更加智能的AI体验,继续吸纳高端市场用户的准备。
总结
iPhone的Pro系列一直是高端手机市场的一面旗帜,面对高端市场壁垒松动与本土竞品强势进击,苹果在定价策略与功能迭代间的平衡正遭遇空前考验。市场补贴这把双刃剑虽短期刺激销量,却加速了消费端对品牌溢价的价值重估。当AI技术竞赛成为分水岭,能否突破本土化迟滞或将定义其下一个周期——这不仅是苹果的突围战,更是全球科技巨头适应理性消费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