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7小时前
黑芝麻,要抱国资的大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拥有近20年历史的黑芝麻集团,其控股股东李氏家族正计划将公司约20%的股权转让给广西国资,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此举发生在公司因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问题收到警示函之后。回顾过去,黑芝麻糊作为主力产品,销量已大幅萎缩,而公司多次跨界尝试,包括物流园、电商、新能源等领域,均未能带来起色,反而拖累了业绩,导致公司在2021-2022年出现巨额亏损。尽管近年来业绩有所回升,但市场竞争加剧和产品老化是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家族的“放手”或许是为了应对流动性压力,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 控股权或将易主:黑芝麻集团控股股东李氏家族计划将持有的公司约20%股权转让给广西国资,此举若成,将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目前,双方正就具体交易方案进行论证和磋商,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 主力产品销量下滑:曾经风靡市场的黑芝麻糊,销量自2014年的历史巅峰952.02万件下滑至2024年的439.47万件,这反映出产品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时,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尤其在即饮类食品兴起后。

🚀 跨界转型屡屡碰壁: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中,黑芝麻集团曾多次尝试跨界转型,包括收购物流园、电商平台、投资新能源等领域,但这些高风险、高投入的项目多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导致2021-2022年出现巨额亏损。

💰 股东股权质押率高:为应对流动性压力,李氏家族及其控制的黑五类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权质押。截至2024年3月底,黑五类集团累计质押了公司总股本的21.51%,质押率高达71.11%,李汉荣、李汉朝的质押率也达到100%,这显示出公司股东面临的财务压力。

💡 寻求国资支持或为出路:在主业萎靡、跨界受挫的背景下,引入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对于黑芝麻而言可能是一条寻求稳定和发展的出路。国资的介入或许能为公司带来新的资金、管理经验和战略方向,帮助其走出困境。

文 | 斑马消费,作者 | 沈庹

放手,也许是一种解脱。

李汉朝、李汉荣家族,日前拟放弃对黑芝麻的控制权,或许可以换来一身轻松。

在李氏家族掌舵企业近20年里,这样的选择,可能从未在脑海里泛起。可现实终究残酷,主力产品黑芝麻糊销量萎缩,尝试跨界物流园、电商、新能源等领域后,亦未能出现奇迹。

当心病越来越重,一步步走到抉择的关键时刻。

据日前披露的信息,李氏家族控制的黑五类集团,计划将所持上市公司20%股权,转让给广西国资,目前尚处于论证和磋商阶段。

抱上国资大腿?

黑芝麻(000716.SZ)拥抱国资再进一步。

8月4日午间,公司公告披露,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将所持公司约20%股权,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的国有企业,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目前,各方正在就具体交易方案、协议等相关事项进行论证和磋商,尚未签署相关协议。

在此之前,黑芝麻控股股东和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规担保案等事发,已被广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当下选择国资,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截至今年3月底,黑五类集团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0.25%股权,李汉朝、李汉荣家族成员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拥有47.62%表决权。

李氏家族让渡上市公司控制权,可能是为了应对自身的流动性压力。

据6月18日公告披露,黑五类集团累计质押1.6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51%),占所持股份的71.11%。李汉荣、李汉朝累计质押均为1050万股(均占公司总股本的1.39%),质押率100%。另外,前任董事长韦清文所持 2482.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9%),已有66.47%质押。

李氏家族掌舵黑芝麻已近20年。2006年,黑五类集团前身广西南方投资,受让广西投资集团所持上市公司2614万股,加上此前通过受让、司法拍卖获得的股份,登上第一大股东的宝座。

跨界上瘾

上世纪90年代,黑芝麻糊通过影视剧的“赋能”而家喻户晓,成为节礼市场的抢手货。

糊类食品一直属于营养补充的范畴,随着快消品市场产品逐渐丰富,被乳制品替代后,糊类食品在市场上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在市场冲击之下,糊类、粉类产品的市场热度不再。2015年,黑芝麻决定跨界转型。当年,砸下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仅仅过了两年,就因与食品主业难以协同剥离。

2017年,公司认为电商平台会助力食品主业,拿出7亿元收购礼多多。未料,礼多多在踩线完成对赌后马上业绩变脸。

尽管如此,这并未能阻止其继续跨界。2020年,黑芝麻投资约0.66亿元,斩获广投国医36.41%股权,后来该投资深陷纠纷,公司不得不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2021年,公司拿下天臣新能源的控制权。2023年又亲自下场投建新能源项目,项目投资规模高达35亿元,但随着新能源电池市场的变化,不久后便暂停投资。

上述这些跨界项目,普遍有着风险大、投入高、回本周期长的特征,而且,盈利又不太稳定,反而拖累了公司的业绩水平。

2021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40.25亿元降至30.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09亿元、1.40亿元。

跨界屡屡碰得鼻青脸肿,黑芝麻才稍稍收敛。近两年,营收规模徘徊在30亿元以下,业绩总算扭亏为盈。2023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8万元和7774万元。

销量急剧萎缩

黑芝麻糊,原本是广西街边巷口随时冲泡的普通小吃,纸箱厂工人韦清文、归国华侨李汉朝、李汉荣联手将这款小吃工业标准化,并推向了全国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冲调类产品已经是市场的主流,黑芝麻糊、维维豆奶横霸一方。直至后来即饮类食品赛道的崛起,黑芝麻糊等产品逐渐感受到市场压力。

2014年,黑芝麻旗下黑芝麻糊产品销量达到历史巅峰,销量达952.02万件,随后逐年下行,2024年销量仅剩439.47万件。

黑芝麻糊兼带食疗滋养特征,在亚健康和银龄群体中颇受推崇。近年来,黑芝麻做大产品矩阵,陆续推出黑芝麻露、黑芝麻乳、黑黑乳等。2019年,又推出保健食品贵妃丸和将军丸。

2016年推出的黑黑乳被公司十分看好,计划将其打造成大单品,砸下重金赞助深圳卫视、江苏卫视等综艺节目,还通过明星的加持广为传播,但最终未打造成爆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黑芝麻 李氏家族 国资 控股权变更 跨界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