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6小时前
万亿赛道崛起,属于海南的时间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进入新阶段。作为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自贸港政策以及国家战略支持,正快速构建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从“从无到有”的发射场建设,到“天选之子”的区位优势,再到“溢出效应”的产业带动,海南正积极布局万亿级商业航天赛道,有望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带动航天旅游、研学等多元化产业发展。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填补关键空白,驱动产业发展。**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海南文昌的建立,结束了商业航天缺乏专属发射场的局面,为大规模低轨星座组网等任务提供了关键保障,是中国商业航天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化爆发的重要标志。

🌟 **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助力商业航天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文昌作为低纬度沿海发射场,其地理位置能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并为可回收火箭的海洋着陆回收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有效解决了商业航天对成本敏感的关键痛点。

💰 **自贸港政策赋能,海南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新机遇。** 国家对海南自贸港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开放政策,优化了市场准入环境,吸引了大量航天企业入驻,推动了火箭、卫星、数据等产业链的集聚与创新,加速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商业航天产业链加速形成,带动多元化“航天+”产业发展。** 海南正着力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推动“箭-星-场-用”一体化发展,并积极挖掘航天保障、航天旅游、航天研学等“航天+”产业潜力,形成强劲的溢出效应。

🗓️ **国家战略支持与地方规划,勾勒商业航天发展蓝图。**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海南省也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显示出国家和地方对该产业的重视与大力支持,预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8月4日18时21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去年11月,这里才刚刚迎来火箭首发,补齐我国商业航天的“最后一块拼图”。此次发射,也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第四次成功发射。

自2024年以来,商业航天已连续两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初,海南亦提出要“向天图强”,因地制宜发展航天产业。

就在8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着力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建设航天重大科创基地,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作为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万亿级赛道,海南“向天图强”的底气何在?商业航天又将给海南未来发展带来多大的想象力?

01  “从无到有”

与传统航天产业不同,商业航天最显著的特点是参与主体多元,不仅有承担战略科技重任的国家队,更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构建起产业链完备、市场竞争充分的发展格局。

图片来源:海南新闻联播

“飞机最初并非为大众服务,然而经历了商业化运行,今天的飞机已成为大众交通工具。”《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商业航天与政府主导的航天工程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强调商业逻辑。这意味着其科技发展以商业回报为主要目的,强调的是经济上的可持续性。

时间回到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这一年也被视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经过十年发展,我国商业航天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产业化爆发期,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加速聚集,并在多领域实现突破,迎来了“奇点时刻”。

根据中国航天基金会数据,截至2024年年中,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已达546家。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则显示,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由2020年1万亿元,增至2024年2.3万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为22.9%,预计2025年将达到2.8万亿元。

在赛迪研究院商业航天首席研究员杨少鲜看来,“航天+”等新业态正在萌芽,太空旅游、商业探月有望在5至10年内实现政策突破、迈向试验验证或商业运营初期。换句话说,商业航天发展的“天花板”还很高。

面对这个充满前景的新兴产业,包括广东、山东、四川、北京、上海等地在内,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积极布局。

比如,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列为“2025年重点培育的20个未来产业”之一,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更高技术水平的可重复使用火箭首发。上海的目标是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

而放眼全国商业航天版图,海南有着颇为特殊的地位。

2024年11月30日,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发射任务告捷,中国商业航天自此拥有“专属发射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在商业航天“三大件”中,过去近10年中国许多商业卫星、火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却唯独少了发射场这一关键基础设施,以致部分商业火箭、卫星“有劲儿没处使”。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诞生,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范瑞祥所言,“它实现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从无到有的突破,补齐了商业航天链条缺口,也为大规模低轨星座组网任务等提供了强力发射保障”。

02 “天选之子”

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之外,目前全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航天发射场。

不过长期以来,四大航天发射场以保障国家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为主,现有资源难以充分满足商业发射需求。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构建发射次数更多、频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商业航天发射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2022年,海南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东南边新辟了一片地,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如果将商业火箭比作“飞机”,商业卫星比作“乘客”,商业航天发射场就是“机场”。“机场”除了要专用,随着“飞机”和“乘客”越来越多,对“机场”的容量和硬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11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首发成功后,一号发射工位也在今年3月首发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场进入“双工位”时代。工位更多,意味着效率更高,而且这些工位还能灵活转换。

8月4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距7月30日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仅相隔5天。这也标志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挑战高密度发射即获成功。

很多人也许好奇:为什么是海南?实际上,海南可谓航天发射的“天选之子”。

相比另外三座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纬度低,利用地球自转可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这一地理优势也延续到商业航天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文昌是四大航天发射场中唯一在海边的发射场。商业航天也正是看重文昌的“沿海”优势。

要知道,相对于传统航天,商业航天对成本更敏感。一枚火箭造价动辄上亿元,其中一级助推器制造成本占总成本的七成以上。对一级助推器开展回收复用以降低成本,是商业航天领域重要的技术攻关方向之一。因此,商业航天发射场选址要充分考虑回收火箭的需要。

作为文昌引进落户的首家商业航天企业,海南星际荣耀航天发射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宝海此前分析:“可回收火箭着陆后,需要将其拉回工厂再次装配才能发射。如果落在陆地上,人迹罕至的地方交通不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人口密集,安全性又无法保障。因此,海洋就成了理想着陆点,这样火箭回收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

03 溢出效应

自贸港政策优势叠加,也进一步为海南打开商业航天增长空间提供了底气。

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卫星产业集群 图片来源:文昌国际航天城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给予海南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开放政策。其中提出优化商业航天市场准入环境的措施,全面创新商业航天准入和管理机制,着力打通国内商业航天企业面临的诸多限制,支持海南建设开放型、国际化的文昌国际航天城。

当下,海南正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快速形成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创新,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也就是说,海南不仅弥补了过去国内没有专用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短板,还会为商业卫星、火箭提供专门服务,加速各种要素向海南聚集。

2025年至今,文昌国际航天城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等八个方向,谋划实施78个项目,全年计划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4%。截至今年2月底的数据显示,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正加速落地。

而在封关倒计时之际,海南还希望进一步加码商业航天产业。

根据最新《三年行动方案》,海南提出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着力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建设航天重大科创基地,壮大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核心能力提升,加快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和配套设施建设。

除了产业集聚,商业航天还有望带来更大的溢出效应。

今年4月,在“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高树建表示,海南将紧抓商业航天发展窗口期,发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区位和开放政策优势,以“箭-星-场-用”一体化发展为主线,聚力培育壮大“三链”产业集群;巩固地方特色优势,挖掘航天保障、航天旅游、航天研学等“航天+”产业,构建海南自贸港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属于海南的时间,或许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肖纯,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海南商业航天 航天发射场 商业航天 文昌国际航天城 卫星互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