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9小时前
最高套现17.83亿,联影医疗再遭减持,薛敏身家两年缩水超百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联影医疗的员工持股平台宣布拟减持不超过1.62%的公司股份,预计最高套现约17.83亿元。此次减持发生在公司业绩刚从低谷回暖之际,距离上次减持仅一年。联影医疗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但今年一季度业绩有所好转。公司实控人薛敏的财富也从高峰期缩水超百亿。此次减持是由于部分员工的资金需求,涉及公司上市前的股权激励计划。

📈 **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持股份**:联影医疗的五个员工持股平台(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及上海影董)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1.62%。按8月1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最高可套现约17.83亿元。

📉 **业绩回暖与减持时机**:此次减持计划公布时,联影医疗刚从2024年的业绩低谷中走出。公司在2024年遭遇了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呈现好转态势,营收同比增长5.42%,净利润微增1.87%。

💡 **减持原因与股权激励**:联影医疗表示,此次减持是由于部分员工提出出售所持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对应的公司股份申请,系员工持股平台自身资金需求。这些股份源自公司2013年至2020年上市前对800余名员工实施的股权激励。

💰 **实控人财富变动**:联影医疗的实际控制人薛敏,被誉为中国医疗影像领域的传奇人物。然而,在2023年至2025年间,其身家已从353亿元缩水至249.4亿元,两年内财富缩水超百亿。

🚀 **公司发展与市场表现**: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高端医疗影像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在薛敏的战略引领下,通过自主研发和政策支持,产品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公司股价和市值在上市后曾一度攀升至1700多亿元,但截至8月6日收盘,市值已降至1059亿元。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彭程,编辑 | 孟帅

8月3日,联影医疗(68827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8月1日收到员工持股平台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

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及上海影董(合称“员工持股平台”),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占总股本的1.62%。

若按8月1日133.31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员工持股平台减持最高可套现约17.83亿元。事实上,此次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联影医疗股份的举动,距离其上一次减持完毕仅仅间隔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此次减持计划公布之际,联影医疗几个月前刚从2024年的业绩低谷中爬出。去年,公司遭遇了自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困境。不过,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呈现出好转的态势。

作为站在联影医疗背后的大佬,薛敏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一手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了市值超千亿的医疗影像行业巨头。而身为公司实控人的薛敏,其财富变迁的轨迹也备受市场关注。

不过,据《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显示,2023年至2025年,薛敏的身家从353亿元降至249.4亿元,其财富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缩水超百亿。

时隔一年再出手减持,最高可套现17.83亿元

对于此次减持,联影医疗在公告中提到,此次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的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因部分员工提出所持员工持股计划份额所对应的公司股份出售申请,员工持股平台拟进行减持。

据悉,联影医疗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的公司股份,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公司实施的员工股权激励。自2013年至2020年上市前,联影医疗先后通过虚拟股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对800余名作出重要贡献的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而前述五个员工持股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此番并非是联影医疗员工持股平台首次减持公司股份。时间回拨至去年7月,联影医疗的员工持股平台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747.15万股,成功套现8.9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公司股份之际,联影医疗的业绩正处于回暖阶段。回顾2024年,联影医疗遭遇低谷,业绩自2022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同比下降36.08%。

对于归母净利润下滑超三成的业绩表现,联影医疗解释称,受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对市场的影响,行业规模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收缩,国内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次,公司部分高端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较长,对业绩贡献尚需时间;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业务拓展,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有所上升。

另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联影医疗的销售毛利率为48.54%,不及迈瑞医疗的63.11%;而同期联影医疗12.06%的销售净利率,更是远低于迈瑞医疗的36.3%。

此外,去年,联影医疗的应收账款达到43.59亿元,同比增长35.05%,这主要是报告期内客户回款放缓所致。

不过,进入2025年,联影医疗的业绩有所好转。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微增1.87%。

在业绩说明会上,联影医疗表示,在国内市场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公司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核心业务板块中,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全球化战略布局取得一定成效。随着各地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实施以及医疗机构建设的推进,公司国内外市场的协同发展为其全年营收增长提供了支撑,预期增长趋势保持稳定。

千亿医疗影像巨头背后大佬,身家较高点缩水超百亿

天眼查显示,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于2022年完成了IPO上市,其实际控制人为薛敏。另据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去年末,薛敏在联影医疗的控股比例达24.27%。

雷达财经注意到,作为联影医疗的实际控制人,薛敏曾多次荣登富豪榜单。《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显示,2023年至2025年,薛敏连续三年登榜。

不过,在此期间,薛敏的身家逐年下滑,其财富从2023年巅峰时期的353亿元降至今年的249.4亿元,短短两年时间,身家缩水超百亿。

翻阅薛敏的过往履历,其堪称中国医疗影像领域的传奇人物,他师从著名核磁共振专家吴钦义教授与叶朝辉院士,是中国从事磁共振成像研究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第一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的总设计师。

1998年,薛敏创立迈迪特并出任总裁,率领团队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2002年,迈迪特被一家跨国公司收购,随后他在那里继续工作了近10年。

2011年,薛敏看到了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崛起的机遇,毅然投身创业,创立联影医疗。在公司成立初期,薛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决心,提出“必须全线覆盖、自主研发、必须掌握全部核心技术、必须对标国际顶尖水准”的“三个必须”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联影医疗锚定了一条艰难但具有长远意义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他的引领下,联影医疗通过坚定自主创新和借助国内政府的政策支持,产品与核心技术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推出了世界首款Total-Bob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世界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构建起“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全链自主可控的垂直创新体系。

2020年末,薛敏以公开信形式宣布,由张强博士接替其担任联影医疗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后续,薛敏作为联影集团董事长,将把全部精力投入集团各个版块的战略布局与协同管理中。

在薛敏等领导团体的主导下,联影医疗于2022年8月22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之后,联影医疗的股价在当年10月一度创下216.85元/股(前复权)的高点,市值借此攀升至1700多亿元的规模。

不过,截至8月6日收盘,联影医疗的股价报128.55元/股,最新市值为1059亿元,股价和市值较此前的高光时刻均大幅缩水。

有关联影医疗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联影医疗 员工持股 股权减持 医疗影像 薛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