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净化资本市场环境,监管层正着力整治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并特别加强了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机构的严厉惩处。这些第三方往往是为上市公司提供实质性造假服务,如协助进行虚假交易的壳公司。此前,由于法规限制,监管层对这些规模较小、未上市的第三方处罚力度受限。为解决此问题,证监会正通过推动修法,争取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其行政处罚权,并已启动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将造假线索移交,依法进行行政、民事、刑事三重严惩,以形成有效震慑,重塑市场公平。
🎯 监管层将重点打击为上市公司提供实质性造假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这些机构通常是配合进行虚假交易的壳公司,而非传统的中介机构。此举旨在从源头上切断造假链条,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 针对现有法规对造假第三方惩处力度不足的问题,监管层正积极推动修法,计划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赋予证监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以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 监管层已启动与相关部门或属地政府的联动机制,将配合造假的线索依法移交,共同对造假第三方进行处置。这种多部门协作的模式旨在实现对造假行为的“三重严惩”,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处罚。
📈 严惩造假第三方是资本市场监管“双管齐下”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上市公司的严监管相辅相成。通过多维度发力,旨在全面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公信力。
【监管层正加强严惩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以重拳整治资本市场造假】财联社8月5日电,除了对上市公司本身的严监管,监管层正从另一个关键环节重拳整治资本市场造假——严惩配合造假的第三方。这里说的“第三方”,并非指券商、会计所等中介机构(它们监管严、合规强),而是专门为上市公司提供实质性造假服务(如配合虚假交易)的第三方公司。它们往往规模小、未上市、多为壳公司,证监会依据现有法规对其惩处常感“有心无力”。有鉴于此,证监会正双管齐下加强对造假第三方的约束力度。一方面,争取修法赋权。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从行政法规方面明确证监会对造假第三方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另一方面,联动移交严惩。将配合造假线索移交相关部门或属地政府依法处置——该措施已启动并初见成效。“监管层正多维度发力,配合造假的第三方,面临行政、民事、刑事三重严惩。”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