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原生应用DeepSeek近期出现用户流失现象,月活跃用户规模从1936.1万降至1629.5万。数据显示,流失用户中大部分转向了百度、QQ浏览器和豆包等平台。这反映出AI搜索赛道正发生结构性变化,用户并未完全放弃DeepSeek,而是渠道发生了分流。百度通过搜索框智能化升级插件,QQ浏览器凭借场景精准响应,以及豆包的多模态创作和垂类场景覆盖,都在用户分流中占据了优势。DeepSeek作为独立原生App,在插件形态市场中竞争力下降,用户更倾向于嵌入日常流程的AI搜索工具。
📉 DeepSeek用户规模下滑:QuestMobile数据显示,DeepSeek的月活跃用户从2025年3月的1936.1万下降至6月的1629.5万,显示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引发行业对其用户流失现象的关注。
🔄 用户流向分析:对5月流失用户的追踪显示,56.0%的用户转向了百度,42.1%选择了QQ浏览器,39.4%流向豆包,27.8%改用夸克。这表明用户并非完全放弃DeepSeek,而是将需求转移到了其他平台。
💡 百度与QQ浏览器成为主要承接者:百度凭借“搜索框智能化升级”的插件形态,以42.0%的渗透率和9.6%的使用率成为主要用户承接者。QQ浏览器的Qbot插件通过高考等场景的精准响应,实现了255.2%的复合增长率,显示出其在场景化需求满足上的优势。
🚀 豆包在多模态与垂类场景中表现突出:豆包依托其多模态创作能力和对垂类场景的广泛覆盖,在各手机品牌用户中的渗透率已突破10%,成为用户分流的另一重要去向。
🔌 插件形态主导市场,原生App面临挑战:文章指出,DeepSeek作为独立原生App,在当前插件形态主导的AI搜索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用户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无缝嵌入日常使用流程、提供便捷体验的AI搜索工具,而非独立的应用程序。
快科技8月5日消息,作为曾受关注的AI搜索原生应用,DeepSeek的用户流失现象引发行业关注。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其月活跃用户规模从2025年3月的1936.1万降至6月的1629.5万,下滑趋势明显。
而对5月流失用户的追踪揭示了他们的去向:56.0%转用百度,42.1%选择QQ浏览器,39.4%流向豆包,27.8%改用夸克。

这一流动轨迹折射出AI搜索赛道的结构性变化。用户只是放弃了DeepSeek APP,但并未放弃DeepSeek,渠道发生了分流,转向了更能满足场景化需求的平台。
百度凭借“搜索框智能化升级”的插件形态,以42.0%的渗透率和9.6%的使用率成为主要承接者;QQ浏览器的Qbot插件通过高考等场景的精准响应,复合增长率高达255.2%。
豆包则依托多模态创作和垂类场景覆盖,在各手机品牌用户中渗透率突破10%。
相比之下,DeepSeek作为独立原生App,在插件形态主导的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用户更倾向于选择能无缝嵌入日常使用流程的AI搜索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