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光纤技术实现从原型到应用的重大突破。这条线路为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提供了超低时延的信息传输通道,将跨境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大幅优化了高频交易等业务的效率。该线路在数据损耗和非线性方面均刷新了商用光纤的纪录,相比传统光纤具有显著优势,如传输时延降低超30%、损耗减少近50%,有望颠覆传统光通信领域。
🌟 **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了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这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颠覆性技术,实现了从技术原型到实际应用的跨越。该线路为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搭建了超低时延的“信息高铁”,有效提升了跨境业务处理效率,成为行业标杆。
🚀 **超低时延与高频交易支持**:该线路大幅优化了深港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间的双向数据传输时延,实测数据显示,线路启用后,两地跨境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关键指标能够满足高频交易等对时延极度敏感的跨境专线业务需求。
📉 **刷新全球商用光纤损耗纪录**:该线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小于0.09dB/km,相较市面常用光纤降低了7.6倍,刷新了全球商用光纤光缆的最低损耗纪录。这显著提升了信号传输的距离和效率,降低了传输成本。
💡 **非线性降低与传输潜力**:通过采用气体替代石英导光,该光纤使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降低了超1000倍。在现有系统器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专业调试,该技术还能进一步提升传输距离和带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 **颠覆性技术原理与优势**:反谐振空芯光纤采用“反谐振”反射导光原理,将光信号约束在直径仅20多微米的“空心玻璃管”中传输,如同磁悬浮轨道。相比传统实芯光纤,它能全面提升传输速度,在同等“载客量”下传输更远,或在同等距离下承载更大“载客量”,传输时延降低超30%、损耗减少近50%,实验室测试中传输距离提升约10倍。
快科技8月5日消息,据中国移动研究院介绍,7月29日,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
这一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从技术原型到实际应用的跨越,同时也为深港两地跨境金融业务搭建起一条超低时延的“信息高铁”,使跨境业务处理效率成为行业标杆。
期间,中国移动组织产业链输出了CCSA研究报告2项、企业标准1项、专利近20项、高质量论文11篇等关键成果。

在技术指标上,该线路展现出三大领先优势:
其一,大幅优化深港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间的双向数据传输时延,实测数据显示,线路启用后,两地跨境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满足高频交易等对时延极度敏感的跨境专线业务需求;
其二,数据在此线路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于0.09dB/km,相较市面常用光纤降低7.6倍,刷新全球商用光纤光缆最低损耗纪录,显著提升信号传输距离与效率;
其三,采用气体替代石英导光,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非线性降低超1000倍,在现有系统器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专业调试可进一步提升传输距离和带宽。

作为光通信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反谐振空芯光纤与传统实芯光纤差异显著。
它通过“反谐振”反射导光原理,将光信号约束在直径仅20多微米的“空心玻璃管”中传输,这就好比用磁悬浮轨道替代传统铁轨,既能全面提升传输速度,又能在同等“载客量”下传输更远,还能在同等距离下承载更大“载客量”。
相比实芯石英光纤,其传输时延降低超30%、损耗减少近50%,实验室测试中传输距离更是提升约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