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前天 14:58
“后黑神话时代”的本土单机游戏,各有各的信任危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产单机ARPG《明末:渊虚之羽》在发售初期遭遇了严重的口碑危机,从奖励错发、定价争议到优化问题和核心玩法争议,玩家的不满情绪一度导致Steam好评率跌至20%。尽管开发商灵泽科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包括道歉、更新补丁和补偿玩家,但其初期运营疏忽、技术打磨不足以及文化表达的局限性,加剧了玩家的信任危机。文章还提及了《归唐》项目因网易的品牌效应而面临的信任挑战,指出在“后黑神话时代”,玩家对国产单机作品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裂隙,导致“先质疑再验证”成为玩家的常态。尽管面临诸多争议,《明末:渊虚之羽》仍有望在特定玩家群体中获得认可,其销量和海外评价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国产单机市场的探索提供了借鉴,也凸显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续改进和积极沟通的重要性。

🎮 《明末:渊虚之羽》发售初期遭遇多重危机,包括奖励错发、外区定价争议、游戏优化差以及类魂玩法设计上的“恶意”和“制作人表现欲”过强等问题,导致Steam好评率一度低至20%,玩家的愤怒源于运营疏忽和技术设计上的争议点。

🛠️ 面对玩家的强烈不满,开发商灵泽科技迅速做出回应,发布道歉公告并推出多项补丁更新,承诺调整游戏难度,并对玩家进行补偿,包括赠送OST和额外的游戏内物品,显示出积极的补救态度和对玩家意见的重视。

🤔 文章探讨了国产单机游戏在“后黑神话时代”面临的信任难题,指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提升了玩家对国产单机的期待,但也使得瑕疵明显的作品更容易受到严苛审视。同时,网易《归唐》项目也因品牌形象导致玩家信任受损,玩家普遍采取“先质疑再验证”的策略来保护自己。

📈 尽管《明末:渊虚之羽》面临争议,其销量预估和海外评价(英语评价好评率74%)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潜力,表明游戏在特定玩家群体中仍能获得认可。这说明即使是充满争议的作品,其核心设计和闪光点依然能吸引到目标受众,并在垂直赛道内部获得肯定。

💡 《明末:渊虚之羽》的经历折射出国产单机市场新周期的起点,强调了在竞逐中不完美并非终点,而停滞不前才是失败。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持续的打磨、有效的沟通以及对玩家信任的珍视。

文 | 刺猬公社

发售后的头5天里,《明末:渊虚之羽》在Steam平台连发了足足4条公告,千言万语汇成“认错改正”几个大字。

作为近期国产单机游戏圈最具声量的新品,《明末:渊虚之羽》有一条极具戏剧性的风评曲线——从最初不被重视到测试阶段曝光扩大,再到预售期备受瞩目,接着在发售当天惨遭口碑崩盘,又紧急亡羊补牢挽回风评……

这款出自灵泽科技之手、由505 Games发行的中式魂类ARPG大作,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迎接了它面世又碰壁的命运。从7月24日紧急表态的首日道歉信,到7月28日再度致歉的更新计划公告,《明末:渊虚之羽》花了将近一周时间,才堪堪把发售之初低至20%的Steam好评率拉回到40%以上。

图源Steam

一度被玩家寄予厚望的《明末:渊虚之羽》,究竟做错了什么?站在《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后的第二个夏天向前看,属于国产单机大作的盛夏离我们还有多远?

《明末:渊虚之羽》的连环危机

玩家们的愤怒并非无源之火。

结合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反馈来看,发售以来,《明末:渊虚之羽》着实是接连引爆了许多颗明雷暗雷。这其中既包含一些运营层面令人不悦的疏忽,也包含一些技术和设计上的争议点。

首先,游戏7月24日正式推出后,便一下子承受了奖励发放错误和外区定价争议的双重打击。

原本,《明末:渊虚之羽》承诺为豪华版游戏的玩家发放专属国风时装、武器等等,但很快有不少玩家发现,这些外观和道具居然被误发到了标准版用户手中。换言之,首批大手笔购入豪华版支持《明末:渊虚之羽》的真爱玩家,反倒在游戏发售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大伙口中的“背刺”。

更别提,又有用户指出这款游戏忽然将外区定价降低,甚至低于此前一直维持在相对低价地位的国区。陡然转变的定价策略顿时引发广泛质疑,继而从另一个方向推动了负面舆论的出现。

图源Steam

相较于上面这些看着不难校正的“场外因素”,《明末:渊虚之羽》的本体也出现了诸多争议点。

一方面,游戏正式发售后暴露出难以忽视的优化问题,许多用户遭遇了掉帧、卡顿甚至直接崩溃的情况。即使是一些符合官方游玩提示的中高端配置,也很难换来符合玩家预期的丝滑体验。

更何况,对于一款魂类游戏来说,玩家本就要在莫测的战斗场面中绷紧神经,此时若是冷不丁来点不必要的阻滞感,自然就显得更为难捱了。

比如,早早预购豪华版的魂类爱好者六六就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他在第一天上手体验后就暂时搁置了这款游戏,“预购奖励搞错其实不是大问题,但优化不行就真折磨人了,关键是画面也不多精细,开全低(图形显示设置)都提不上去多少帧。”

另一方面,就算抛开优化问题不谈,《明末:渊虚之羽》最核心的类魂玩法同样是骂战焦点。

打开Steam平台的评测区,用户共鸣最多的几篇差评几乎都提到了游戏里的满满“恶意”。过去,这个词主要被用在以宫崎英高为代表的明星创作者身上,意在描述魂类游戏中那些让玩家眼前一黑的场景设计、险恶陷阱等,是魂类玩家最核心的社区“梗”源头。

事实上,正是所谓的“恶意”,某种程度上成就了魂类游戏高难度、高成就感的乐趣逻辑。只是到了《明末:渊虚之羽》的语境里,那些效仿前辈的设计却引发了许多玩家的不满,他们认为开发者把用户当成“赛博受虐癖”,保存了许多魂类游戏的“糟粕”——比如行动机能过高的BOSS和小怪、难以忍受的倒地起身延迟,以及品类理念压倒实际体验的地图样貌。

“在我看来,这是一款充斥着大量制作人‘表现欲’的作品。游戏中的诸多设计都能感觉制作组在用力地凹自己的游戏理解。”一位游玩时长超过20小时的玩家如是概括自己的感受,并收获了超过1500个Steam用户的点赞。

图源Steam

除此以外,《明末:渊虚之羽》所采用的历史题材背景,也间接给这款游戏招致了难以平息的非议。

具体来说,灵泽科技将东方克苏鲁的幻想元素注入这款游戏,设计了种种面目各异的敌人,但“羽化病”设定终究未能实现彻底的架空效果。于是,一部分玩家困惑于创作者对历史故事和民族角色的处理意图,并由此衍生出对于敌我安排、剧情设置的不适与反感。

幻想和现实夹杂下,历史叙事中潜在的舆论风险连同发售后的大面积差评一起发酵,就这样进一步将《明末:渊虚之羽》推入了争议漩涡。

殊途同归的信任难题

当然,作为开发商的灵泽科技不是没有看到这些问题。为了挽回作品声誉,这家年轻的游戏公司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

比如,发售首日的致歉公告中,《明末:渊虚之羽》就针对价格错误(后台配置错误)、奖励误发(技术bug)、优化问题进行回应,宣布将尽快修复改善。随后的1.3、1.4版本补丁几乎是背靠背推出。

官方还预告称,会结合玩家建议调整游戏难度,比如修正倒地起身速度、减少部分陷阱的伤害和数量、降低部分低级怪物的冲击力抗性等等——这些都是玩家们“付费测试”后边砸键盘边总结出的真痛点。

同时,为了表达歉意,游戏官方在发售当日承诺为所有玩家免费赠送游戏原声OST一份,并给购买豪华版的玩家补偿一套全新专属套装。几天后,面对持续的讨伐声,相关补偿再度加码,豪华版奖励有了更多套装和武器,标准版玩家也将额外获得头部装备。

图源Steam

随着一连串举措接连出台,项目组的诚意和反应速度无疑值得鼓励。只是初期损耗的路人缘难以复原如初,而且玩法设计与历史剧情方面的争议点依然存在。

因此截至定稿前,其Steam好评占比始终未能过半。哪怕平台上“差评如潮”的恶名已经被改写为“褒贬不一”,但这阵舆论风波过后,《明末:渊虚之羽》留给玩家的负面印象恐怕没那么容易彻底消除。

复盘来看,整个事件既暴露了幕后团队在运营等方面的临场疏忽,也折射出产品技术打磨不足、文化表达不够普适的客观局限。再加上灵泽科技尽管已经成立近10年,但其在单机领域尚未积累分量足够的代表作,故而更容易诱发玩家对新秀团队的信任危机。

实际上,在本土单机市场趋于活跃的当下,被期待又不被信任的并非只有小公司、新公司。就算是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厂商项目,同样得承受广大玩家下意识流露出的警惕目光。

就拿前阵子引发热议的网易单机项目《归唐》来说,该游戏的首次亮相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其争议核心甚至不是预告片中的某处具体内容,而仅仅是“网易雷火”这四个字。

图源B站@归唐

没错,这块业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到了单机圈仿佛全然成了“负资产”。

光是看到团队署名的那一刻,许多玩家就已经在心里对《归唐》做出了不信任的判断。毕竟在此之前,网易旗下的《燕云十六声》等产品也曾展现颇具品质感的单机面貌,但最终并未真正沿用单机游戏的买断制商业模式。同时,《归唐》的第一支预告片让人很难分辨出“实机演示”与否,因此更显出了几分可疑。

很快,《归唐》官方一连回应了好几次,针对用户疑虑解释道:“我们理解大家对于网游大厂雷火的不信任,但是雷火成立已经18年了,我们其实也一直在改变。我们希望用归唐来修复大家对我们的信任裂痕。说了是单机,就不可能是手机游戏。”

图源B站

然而,即使有“说了是单机,就不可能是手机游戏”如此言之凿凿的狠话,许多十年怕井绳的玩家依然能品咂出玩文字游戏的余地。相似的,官方口中“全部是实机画面”——“70%的过场动画、30%的战斗实机操作画面”——的表述,同样引发了B站评论区对网易“重新定义实机”的群嘲声。

图源B站

说来说去,那些期待《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却失望的玩家和曾经给《燕云十六声》叫好又黑化的单机迷,谁能不怀揣几分恨铁不成钢的积年恨意?

于是,面对新一轮国产单机热潮里求崛起的小公司与寻增量的大厂,“先质疑再验证”就成了玩家们保护自己、保护钱包的最后防线。

甭管你是大明还是大唐,都不得不迎接这道关乎生死的信任考题。

“后黑神话时代”的差评观

从行业发展阶段的角度看,《明末:渊虚之羽》所代表的本土单机新作们已经步入了“后黑神话时代”。

这是一个有阴凉可乘的“好时代”,因为《黑神话:悟空》的示范效应仍在持续释放。它证明了国产单机用户所蕴含的庞大消费潜力,凭一己之力炒热了氛围,也跑通了商业联名、文旅协同、文化出海等一系列IP发展路径,给后来者提供了诸多参考。

但这也是个烈日当空的“坏时代”,因为在太阳面前,其他光源都有被贬作萤火的压力。当玩家习惯了《黑神话:悟空》与游戏科学那简直“不合时宜”的成熟度,自然就更难接受仍在成长或转型的、瑕疵醒目的团队及作品。

尤其是在社交舆论环境走向极化的现在,一款游戏从“封神”到“塌房”或许只要一瞬间。要知道,近几年来全球游戏界最具标志性的“差评”事件里,不少都和中国玩家紧密相关,“Steam差评榜榜首”更是一度成为中国玩家的常驻战场。

这固然有特定语境下情绪宣泄的因素,但核心原因肯定不是中国玩家天生爱打差评,而是由于评判坐标系和产业现状间始终存有裂隙。

在消费端,本土用户见识、接触的都是国际顶尖大作;在生产端,本土厂商却长期身处寂寥的舞台。如今,虽然《黑神话:悟空》往国际大作的名单上添了自己人的名头,但全行业的发展局面却并不可能因为一款产品而速成跃进。

那么,视野再度拓宽却仍无美景可赏的广大中国玩家,注定要对不够格的后来者发发牢骚、挑挑毛病。

图源微博

不过,差评带来的扰动终究不是永恒的。

即使在当下,新作品的任何一处斑点都可能被互联网照亮放大。但差评不会让一款游戏永世不得翻身。即使是当年全球范围遭遇现象级滑铁卢的《赛博朋克2077》,最终也在团伙持续修正后落回了属于它的历史坐标,直至今日仍是极具影响力和联名活跃度的单机大IP。

图源Steam

与此同时,互联网另一面的魔力在于,任何一款具备亮点的作品都不会那么容易被埋没。比如以黑马之姿跑入玩家视野的《苏丹的游戏》,它或许此前不在意见领袖的爆款候选名单上,却能扎扎实实地依靠差异性玩法吸引到一批高呼“上头”的玩家。

哪怕是今日栽到谷底的《明末:渊虚之羽》,其本体素质摆在同类游戏里也绝非毫无竞争力、毫无用户认可。

根据Video Game 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明末:渊虚之羽》发售10天后的预估销量约为220万份,总销售额超6亿人民币。同时,Steam Scout统计数据显示,《明末:渊虚之羽》在几个外区的好评率其实称得上不错,包括总量超过4000条、好评率达到74%英语评价。

结合《明末:渊虚之羽》稍有回暖的国区风评以及海外7至8分的普遍评价来看,这款游戏仍有望在其垂直赛道内部收获分众用户的肯定。它或许注定是一款风评分化、骂声常在的作品,但其中耗费心血的设计和一霎那的灵光,仍然能为一部分玩家带去他们所喜爱的战斗乐趣。

对于当下新作频现的国产单机市场来说,《明末:渊虚之羽》的出战只是新周期的起点。在竞逐“村里第二个大学生”的长跑之路上,不完美不是失败,生畏停步才是失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明末:渊虚之羽 国产单机 游戏口碑 玩家信任 游戏开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