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辅助驾驶技术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哪些合作能真正穿越泡沫,留下体系能力?
近日的“岚图拆箱日”活动上,岚图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博晓给出答案:“岚图与华为,更像是共赴深水区的‘战友’,我们希望打造中国技术共同体。”
岚图与华为的合作,开始于一年半前。2024年1月,岚图汽车与华为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共同打造智能出行体验,并通过合作车型加速智能化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随后不久,双方便共同打造了岚图梦想家乾崑版。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座舱的MPV,其上市后市场表现出色,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
今年5月,东风汽车与华为在武汉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汽车智能化、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目前,岚图与华为合作的第二款车型岚图FREE+已经上市,新车上市15分钟锁单量就超过了1.15万辆。李博晓表示:“目前的订单非常火爆,大订早已突破2万台。现在的烦恼是交付的速度,今年的高温假取消了,就是为了提升产能。”
岚图与华为双方已成功打造了全新岚图梦想家、岚图FREE+两款市场反响较好的产品。然而在光鲜销量数字的背后,其实更应该被看到的是岚图对智能化安全的思考和态度。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是近年来岚图反复强调的口号,而在李博晓看来,它已经刻在了岚图的基因里。
“岚图在安全方面是底线思维,安全绝对不能妥协。内部一直有一个红线,安全没有及格分,要做一定做满分,无论是被动安全还是主动安全。”
近期,一场关于AEB自动紧急避让的多车测试,让辅助驾驶安全问题来到了舆论中心。再加之上半年的多起辅助驾驶安全事故,不免让人产生疑问:车辆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如何正确触发AEB?AEB到底需要刹多大的力?
岚图汽车智能驾驶工程师夏天表示:”岚图认为AEB的速度一定是最高限速下有一定的冗余,国家的高速公路限速标准是120km/h,岚图就做到了130km/h的AEB刹停。最大的起作用车速是150km/h,也就是说日常用车的场景都能覆盖到。”
然而,辅助驾驶在面对不规则路障的时候,识别难度会成倍提升。因为常规的AEB只能识别车辆或者行人以及两轮车。因此,岚图增加了GAEB功能,对于通用障碍物的识别。
“岚图现在对于滚落的柱子或者失控的车辆、石块都能够非常精准识别,必要的时候进行制动或者避让”。
除了常规的前向,岚图还推出了后向AEB系统,即RAEB,来确保用户在倒车的时候确保安全。岚图的RAEB最高可以做到60km/h的刹停,可以对行人、儿童闯入的场景进行识别和刹停。
除此之外,岚图的主动安全系统还具有“全场景”防护的特点。例如,新手司机慌乱当中不小心把油门当成了刹车踩,便可以触发“UAP(防误踩)”功能。车辆直接发出报警,并且车切断动力输出,必要的时候进行制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5年6月底,华为乾崑ADS主动安全系统已累计避免可能碰撞超238万次。
WEWA:辅助驾驶的“云端驾校”
为了能让车辆识别到更多的极限情况,岚图FREE+搭载的乾崑智驾ADS 4采用全新WEWA架构进行训练。这是一套融合了“世界事件引擎(WE)+世界行为模型(WA)”的云端大模型。
相比ADS 3系统,WEWA可将决策到制动的延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冗余率下降30%。
夏天解释道:”WEWA双脑协同架构,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像“老司机”一样趋利避害。“
所谓世界事件引擎(WE),可以理解为“云端驾校”。其通过AI生成各种真实世界中的极端场景,训练车辆的大模型,并且这个大模型每5000公里迭代一次。通过这些训练,车辆很难在现实中再碰到超出这些难度的场景。
对于世界事件引擎模拟出的极限场景,岚图工程师进行了描述:在暴雨夜撞上无灯三轮车、130km/h高速AEB失效、团雾中误判幽灵刹车。
在这样的场景下,WE能对车辆进行百万次安全模拟训练,WA则能够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不断学习进化。
根据6月的道路测试数据显示,华为乾崑智驾ADS 4在高温雨季已经成功避免可能的碰撞12.32万次了。
“表面上是你一个人在开车,但是其实背后是300位工程师以及他们千锤百炼训练过的算法帮助你开车,这是WEWA模型对用户出行安全的最大保障。”
结语
当下的智能汽车行业,“技术共同体”已成为流行语,但真正能共研共担的伙伴并不多。
随着岚图和华为合作的推进,看似简单的整合,实则是一次技术与安全共识的双向奔赴。岚图希望用用户思维打造体系能力,而华为,也在通过岚图等合作伙伴,把自己AI技术工程化落地能力向市场证明。
当然,智能化不是独角戏。它既考验车企的工程体系,也挑战合作方的协同效率。岚图能否真正穿越从销量爆款到智驾信任的鸿沟,还需要时间检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王垚,编辑|李玉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