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7小时前
全球市场下半年剧本:关税落地,没有TACO了,基本面决定一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政府最终敲定了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市场不确定性得以消除,但高关税的威胁和疲软的非农就业数据将全球经济推向了基本面考验。野村报告指出,超预期的关税和疲软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报告可能引发短期获利了结和仓位调整,亚洲市场,尤其是日韩,将面临压力。印度市场因意外高关税遭受重创,资金出现逆转迹象,流向美国市场。亚洲企业盈利预期走弱,下半年市场将更关注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能力。

📊 **关税尘埃落定,不确定性转为现实冲击**:美国特朗普政府已最终敲定关税税率,有效关税税率上升至17.5%。不同经济体受影响程度不一,欧盟、韩国、日本等达成协议的经济体税率为15%,而印度则面临25%的高关税,超出市场预期。此外,美国对所有国家的转运货物征收40%的转运税,标志着市场焦点将从政策博弈转向评估关税对全球供应链和企业成本的实际影响。

📉 **美国就业市场急剧降温,非农数据不及预期**:7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人口仅为7.3万,远低于市场预期,且前两个月数据被大幅下修,导致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降至2020年夏季以来最低。失业率也升至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这一疲软的就业数据,叠加市场高位仓位和估值,可能成为短期市场回调的催化剂,并增加了美联储提前降息的风险。

💸 **资金流向逆转,新兴亚洲市场承压**:在全球宏观风险上升的背景下,资金流向出现逆转迹象。外国投资者结束了连续的净流入,转为净卖出新兴亚洲股票(除中国股票)。印度市场因高关税遭遇巨额资本外流,而专注于美国的离岸ETF则出现净流入,显示出资金回流美国的初步迹象。这表明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时,资金倾向于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撤出。

📊 **亚洲企业盈利预期下调,基本面考验来临**: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季数据显示,亚洲(除日本)公司的共识盈利预期在本季度已下调1.2%,野村预计亚洲地区整体盈利仍有下行空间。相比之下,美国市场表现出韧性,标普500公司盈利同比增长率远超预期。盈利预期的分化以及关税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压力,使得亚洲股市的前景更具挑战性,下半年市场将更加关注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能力。

特朗普政府最终敲定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之一已经消除,然而,接下来全球经济将面临高关税的威胁,加上非农数据暴雷,华尔街把目光集体投向了基本面。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野村最新报告指出,两大负面催化剂——最终落地的、高于预期的关税,以及意外疲软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报告——已经出现。

野村认为,在当前市场仓位和估值均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这可能触发短期的获利了结和仓位调整。投资者需要为市场波动加剧做好准备,并高度关注后续的经济与盈利数据,因为下半年将是检验市场乐观情绪的“现实审查期”。

亚洲市场,尤其是与美国市场关联度高的日本和韩国,短期将面临压力。报告明确指出,MSCI亚洲(除日本)到今年年底的上行空间已非常有限。

关税靴子落地:不确定性转为现实冲击

市场持续关注的美国关税问题终于尘埃落定。特朗普政府最终兑现了其威胁,并未出现“谈判后让步”(TACO - Talk And Cut Offer)的局面。

根据野村美国团队的实时估算,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已从上周的16.3%上升至17.5%。具体的关税安排对不同经济体产生了分化影响:

达成协议的经济体:欧盟、韩国和日本获得了15%的关税税率,同时附带了重要的投资承诺。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关税税率分别从预期的24%和36%降至19%

行政令下的新税率:美国通过行政令对其他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征收新关税。其中,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40%的税率。出人意料的是,瑞士也被征收了39%的高额关税。

印度的意外打击:印度市场遭遇负面意外,被征收25%的关税,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5-20%,并附带未明确的“额外惩罚”。这构成了短期内的市场利空。

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美墨贸易协议延长90天,但墨西哥将继续支付25%的关税;对巴西的关税从8月6日起提高到50%;对加拿大的关税提高到35%,但大部分商品因美墨加协定(USMCA)而豁免。

中美谈判据央视新闻,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此外,一项影响深远的规定是,美国对所有国家的转运货物征收40%的转运税。关税政策的全面落地,意味着市场焦点必须从政策博弈转向评估其对全球供应链和企业成本的真实影响。

美国就业市场急剧降温,敲响警钟

7月份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失速,这与市场的乐观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仅为7.3万,远低于野村预测的12万和市场共识的10.4万。5月和6月数据累计下修近26万,这使得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新增就业降至3.5万,是自2020年夏季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上升至4.248%,为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

野村表示,这份疲软的报告,叠加市场本已紧张的仓位和高企的估值,可能成为触发短期市场回调的催化剂。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7月会议上态度偏鹰,但疲弱的就业数据无疑增加了美联储提前降息的风险。

资金流向逆转,新兴亚洲市场承压

报告还指出,随着宏观风险上升,全球资金流向出现逆转迹象。

外资结束连续流入:在连续七周净流入后,外国投资者上周转为净卖出新兴亚洲股票(除中国股票),净流出额为6.52亿美元

印度遭遇重创:资金外流主要由印度市场驱动。由于意外的25%高关税,印度二级市场录得22亿美元的巨额净流出。专注于印度的离岸ETF也出现了八周来的首次净流出。

“美国例外论”或再现: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ETF八周来首次出现温和净流出,而专注于美国的离岸ETF在过去四周中有三周录得净流入,显示出资金回流美国的初步迹象。

中国资产仍具韧性:在美国上市的中国ETF连续三周录得净流入。

这一趋势表明,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时,资金倾向于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撤出,而亚洲市场,尤其是印度,已直接感受到关税冲击带来的资本外流压力。

亚洲企业盈利预期下调,基本面考验来临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季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基本面面临的挑战。

亚洲盈利预期走弱:在已公布业绩的43%的MSCI亚洲(除日本)公司中,2025财年(FY25E)的共识盈利预期在本季度迄今已下调了1.2%。野村预计整个亚洲地区的盈利仍有下行空间。

美国盈利表现强劲:相比之下,美国市场表现出韧性。在66%的标普500公司公布业绩后,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率达到10.3%,远高于一周前预期的6.4%。

盈利预期的分化,加上关税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压力,使得亚洲股市的前景更具挑战性。报告明确指出,对于MSCI亚洲(除日本)从当前到2025年底的潜在上行空间“非常有限”。下半年,市场的驱动力将不再是政策预期,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能力。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关税 非农就业 亚洲市场 资金流向 企业盈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