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的风向变了,除了真人短剧之外,业内大多数玩家都在有意识地加码动漫短剧。
动漫短剧成为行业新趋势,包括“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抖音、快手、B站、多多视频在内的平台都在发力。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动漫短剧的观看人次突破 20 亿,付费规模达到 2600 万,且第 4 季度相比第 3 季度“看播”环比提升 123.91%,收入增长率高达 204.11%。
快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期间平台上漫剧日耗达到200万,头部剧集ROI(投资回报率)可以打正,在1以上。B站动漫短剧每个月流水1400万元左右。
所谓动漫短剧,业内尚没有统一定义,主要包括传统动态漫画、游戏CG动画、素材动画、沙雕漫剧,还有AIGC短剧在内的多种类型漫剧。
漫剧成了短剧行业另一个待爆的“小程序短剧”,只要出现一部类似于《无双》那样充值过亿的标杆短剧,便能彻底引爆全行业。
漫剧成新风口
短剧从业者们正在开辟新的内容战场。
各个短剧群里,都能看到漫剧相关的信息发布:或找动态漫承制方,或收动态漫剧本,以及引入动态漫画的。还有从业者公开收购漫剧账号,账号按照粉丝量计算,一个粉丝一毛五分钱。
现在的漫剧,一如两年前的小程序短剧,处于行业爆发前夕。嗅觉灵敏的玩家早已感知到这股不容错过的新风口。
嘉乐传媒负责人孟韬告诉Tech星球,郑州很多短剧公司开始尝试AI短剧。用AI技术生成新的短剧,投入成本只是传统短剧的三分之一,即50万的真人短剧,AI短剧只用15万。这类短剧受众就是二次元为主的年轻人。
行业先行者已经带回了正向反馈,要趁早布局。孟韬称,郑州有一家公司起步比较早,摸着石头过河三四个月,团队5个人一组,目前做出了2部AI短剧,效果非常明显,播放量非常好,一分钟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内。已经有人趟出了一条路,所以同行们都对这个赛道跃跃欲试。“传统短剧一个月做几十部甚至上百部竞争不过,那就换一个赛道”。在孟韬看来,AI短剧就差一部《无双》这样的爆款了。
同样布局AI短剧的还有创业者陈星。娱动未来联合创始人陈星向Tech星球表示,他们团队制作的《众神之战》去年就完成了,也陆续参加过一些电影节,今年5月份被红果收录,属于红果短剧第一批上线的AI短剧。此外,公司还联合某头部视频平台出品了一部AI互动剧。
陈星公司本身是做AI工具的,定位一个集可灵、即梦、vidu、Deepseek等功能于一身的聚合工具,主打三个场景:针对小白0基础创作者,一句话变成一个故事;专业创作者;平台定制AI短剧。
作为AI短剧承制方,陈星公司一部AI短剧制作周期大概是1-2个月时间。陈星称,漫剧市场大多数是传统手绘动画,有一些环节用AI做替代,纯AI生产还是一个小众赛道。他们团队现在做一部精品AI短剧大概需要1-2个月的时间。整个平台都在逐渐从观望到入场,再到下订单。
在陈星看来,现在漫剧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是市场上有了很多正回馈,平台开始重视。据他了解,南方一些动漫公司还有很多平台投流案例,很多都投正了,实现了盈利。漫剧在二次元粉丝群体中接受度比较高,包括B站凡人修仙,腾讯的仙逆,平台都出现了头部的二次元作品。需求形成了市场,漫剧公司中,有公司团队规模达到了几百人,月收入破千万。
月入百万
从事漫剧的玩家,一部分从原来的动画、漫画、网文行业转型而来,一部分从之前的真人短剧拓宽到动漫短剧赛道,还有一部分为原来的短剧投流平台,像九州、点众、中文在线等等,大的玩家依然是爱优腾、抖音、快手、B站这些流量平台。
平台对漫剧崛起的感知大概从去年开始的。
B站充电业务负责人Phoebe告诉Tech星球,充电团队有一个小组专门负责二次元品类,大概从2024年底的时候,团队发现动漫短剧开始崛起,动画短剧“Up主”自然流量和涨粉速度很快,在充电上商业化变现效果也很好,所以从那个时候内部开始关注漫剧生态。
Phoebe称,提前布局漫剧的决策依据是,真人短剧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市场反复验证了观众对于节奏快、爽点足的内容需求十分强,这部分受众同时也是漫剧目标受众。动漫短剧人群画像以二次元的年轻用户群体为主,这部分用户就刚好是 B 站最主力的核心的用户画像,所以B站做漫剧有充足的先天条件。其次, AI 能力发展日新月异,AI 在动画制作上已经起到降本增效,缩短整个生产周期的作用。他们的预判是,AI 加持下,漫剧产能空间会很大。所以公司便决定提前布局规划漫剧业务,内部为此还成立了一个专项。
快手同样在去年开始重视漫剧。快手相关负责人向Tech星球透露,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注动态漫,当时作为短剧行业的一个附属分支存在,正式做是从今年2月底开始,从运营到产品团队单独成立了一个专项。
发力漫剧业务,快手的考量是,第一,短剧业务发展进入到瓶颈期,不管是市场规模还是用户增长,逐渐趋于见顶,客户利润空间在下滑。与此同时,真人短剧内容形式是有局限的。漫剧相对来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 它覆盖的人群更新,用户年龄更偏年轻,在动画效果表现上比真人更有空间,它可以带来一些新的题材的表现,比如脑洞类的、末日的、休闲的、悬疑的,它的表现就会更好。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漫剧本身不会出现演员溢价的情况,它的成本是可控的。而且随着AI技术的发展,它还存在一定的降本、提效空间。漫剧将传统的动画、动漫和短剧结合之后,把整个市场拓宽了。
第二,从人群和市场来看,二次元的市场也在不断证明它的价值,不管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线下实体,还是今年国漫的大爆发,都证明了动漫市场本身潜力非常大。
瞄准统一战场,平台纷纷发力。
从漫剧商业变现来看,抖音、快手主要以投流付费为主,B站主要以充电付费解锁为主。据B站充电业务负责人Phoebe透露,平台上Up主“圆桌动漫”制作的《我独自拯救反派》,上线后一个完整的自然月营收流水突破了百万。“家有神兽”制作的动漫短剧月营收流水同样超过百万。
卷价格,同质化严重
无论是流量还是商业价值,动漫短剧都是眼下从业者们不容错过的风口之一。
制作成本上,各家公司有所不同。Phoebe称,漫剧行业平均制作成本在2000到5000元一分钟,这个价格相比于传统动画短片来说是缩减了十倍以上。
2个月制作周期是常态,成本2000元一分钟起步。青漫文化商务负责人韩韩透露,公司今年开始做AI漫剧,一部漫剧大概需要经过编剧、分镜、AI剪辑、配音配乐、合成几个环节,制作周期通常下来需要2个月时间,一分钟2000元左右。
制作精良一些的,可能成本会拉高到3000元一分钟。陈星表示,精品AI短剧一分钟成本需要3000元,即使成都、长沙等人力成本比较低的城市,一分钟成本也大概在3000元以上。如果是二次元漫剧或是沙雕漫,成本会低一点,长沙有公司做这类剧大概是1000-1500元一分钟,沙雕漫更便宜,大概是800元一分钟。
当然,成本高低与一部漫剧的质量并不直接挂钩,单纯卷价格意义并不大。陈星称,单纯卷价格的话,可以做到300元一分钟。成本不决定行业市场,还是需要构建一个正向市场。
眼下,漫剧主流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动态漫为主,从市场受欢迎的漫剧题材来看,韩韩称,末世、种田、科幻、玄幻的题材受众更广。
与真人短剧侧重女频不同,漫剧更偏向男频。Phoebe表示,现在市场整体来说还是偏男频,都市、现代、异能,最受欢迎的是玄幻、奇幻、科幻类。普罗大众看短剧还是追求一个爽感,然后三幻系列在视觉化、打戏上以动画方式呈现会比真人呈现更能突破限制,所以这类更受欢迎。在 B 站上,除了以上几种类型,悬疑侦探也很受欢迎。
女频漫剧比较少,既是行业局限,也是行业机会。事实上,眼下行业尚处于初期阶段,所以不可避免存在诸多乱象。
与真人短剧一样,漫剧行业同样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业内人士称,它跟真人短剧当时走过的路其实有些类似,套路化制作,几分钟内设置一个爽点、反转,然后把用户吸引过来。久而久之,用户就会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版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议题。
漫剧市场前景无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年来本土动画实现突破式增长,中国动漫产业总值由2019年的76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00亿元。2025年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达6521亿元,2029年有望达8344亿元。
行业爆发前夕,就看谁能率先在漫剧赛道拔得头筹,谁便有机会抓住AI机遇,吃到漫剧红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翟元元,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