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7小时前
“滞胀”2H25 vs “赢麻”2026,美股该涨还是该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尽管Met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财报稳健,苹果表现也超出预期,但整体而言,多数公司财报公布后股价仍以下跌为主。这反映出市场可能已过度定价好业绩,估值偏高。当前宏观层面,财政发债节奏、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物价、就业和内需数据是关键。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新的发债计划,三季度净发债额将达一万亿美元,且以国库券为主。然而,美联储在最近的议息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并对降息持谨慎态度,因为核心PCE物价指数仍在走高,而就业数据则表现疲软,内需增长也显露疲态,整体经济状况更接近“滞胀”。市场对明年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可能过于乐观,若实际情况为滞胀,资产面临回调风险。尽管存在宏观数据的不确定性,但部分微观数据如广告平台收入增长尚可。短期内,美股面临的风险大于机会,建议关注本周的半导体和垂类科技公司的财报,以进一步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向。

📈 **财政发债规模与结构调整**: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新的发债计划,第三季度净发债额预计将达到一万亿美元,并在第四季度继续净发债5900亿美元。发债结构上,中长端发行量保持稳定,而国库券(T-bills)的发行量大幅增加,这表明财政部可能在等待利率下降后再发行中长债。同时,财政部账户余额(TGA)在过去一周增加了约900亿美元,主要由银行准备金余额减少和美联储逆回购余额下降所驱动。发债吸水对市场的扰动仍需持续关注。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鹰派”信号**:尽管市场对降息有所期待,但美联储在最近的议息会议上并未改变利率预期,且鲍威尔的表态整体偏向“鹰派”。他指出,关税对价格的潜在影响需要时间观察,且不预设9月份会降息。这表明美联储在评估通胀和就业数据时,仍将保持谨慎。

⚖️ **“滞胀”风险显现**: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物价胀、就业滞、内需弱”的局面。核心PCE物价指数继续走高,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非农就业数据持续下修且新增人数疲软;二季度GDP虽增长3%,但剔除库存变动后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内需年化增长仅为2%,内生动力减弱。这种“滞胀”状态与市场定价的“软着陆”和随后的“宽松+增长”叙事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导致资产价格面临回调压力。

📊 **微观数据与市场叙事博弈**:尽管宏观数据指向“滞胀”,但部分微观数据,如广告平台收入的普遍增长,似乎显示二季度经济情况并非非常糟糕。市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叙事逻辑,即关税收入将转化为居民和企业开支,且贸易伙伴的美元回流将以FDI形式进入美国,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这种叙事是否能抵消“滞胀”风险仍有待观察。

⚠️ **美股短期风险大于机会**:在大型科技公司财报季接近尾声,财报利多效应减退后,美股市场将更多地受到美债发行和宏观数据博弈的影响。考虑到当前美股整体处于高位,以及“滞胀”风险的存在,海豚君认为美股短期内风险大于机会。

以Meta和微软为核心的科技龙头并没有令人失望,甚至这段时间一直表现较弱的苹果交出的卷子也是稳健的。但实际结果是,除了真正大幅超出预期的公司之外,这个财报季多数公司交卷之后,仍以跌为主(见下图)。

本质上,还是之前海豚君所说的,涨多了,把好业绩都已经定价进去了,估值过高,风吹草动都是利空。 而近期的风吹草动仍宏观层面上,没有脱离《策略周报》中的三大关键:基本面、美债抽水+美联储降息。

上周这三大方面都有了了清晰的进展,详细来看:

发债先到

先说财政发债节奏:特朗普的《美丽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被戏称为One Big Beautiful Bubble)把美国债务上限拉高到了41万亿美金后,美国财政部上周更新了发债计划表。

总量:按新计划,三季度的净发债额度确实和上周海豚君的估算如出一辙,整整一万亿美金,三季度末财政部要把账户的余额提升到8500亿美金;四季度还会再净发5900亿美金。

结构:中长端(2-30年)发行量与二季度基本一致,中长端完全按兵不动;通胀保值的TIPS小幅度扩容;国库券T-bills开闸放量。发债结构与原本的预告一致,财政部显然认为当前利率太高,等到利率降下来再发中长债。

再看TGA重建进度:上周净增了不到900亿美金,账户余额恢复到了4100亿美金,这个900亿美金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看,主要是靠银行准备金余额减少,小部分是美联储逆回购余额下降。

接下来,仍要观察这段时间发债吸水对市场的扰动。

降息没到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7月利率水平预期中地丝毫未动。虽有两个票委罕见投了两张反对票,但鲍威尔的口径整体仍然偏“鹰”。比如说,鲍威尔回应了几个核心关注点:

a. 关税对价格影响基准假设是一次性提价,但已看到商品价格初步抬升,且定性调研显示,进口商和零售商考虑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需要用时间来观察他们是否真会这么做。

b. 不会预设9月份就会降息。

关键是物价还在“胀”:美联储看重的核心PCE物价指数 6月也继续走高,环比0.26%的增幅基本对应3.2%的这年同比,也是显著高于美联储长期的物价目标2%的。

尴尬的就业“滞”:与物价“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新非农就业就较为惨淡了:首先5月份非农就业从原本的13.9万下修到了1.9万,6月份从14.7万下修到了1.4万,7月新增也仅仅7.3万。

虽然非农每次均有调整,在修正到这个幅度,确实也是夸张了。但如果数据反映实际就业情况,显然已经不是市场定价的“软着陆”,而是“硬着陆”了。

内需走“弱”:美国二季度GDP看似高增了3%,但实际看民间内需——企业投资+居民内需(剔因关税扰动较大的企业存货变化,仅考虑企业固定资产投入)折年增长只有2%,当下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也在走弱。

三个数放一起:物价“胀”、就业“滞”、内需“弱”,合起来的经济状态更像是“滞胀”,而不是GDP整体3%的高增。

但当下的市场实际上已经忽略了今年下半年高息常驻的前景,直接去抢跑定价明年“关税战胜利(关税收入换为居民减税+FDI外资直投)+财政宽松+货币宽松“催动的“通胀式经济增长”,以及这种情况下的资产狂欢前景。

但如果实际是滞胀——物价涨、就业不增,经济不长,资产确实需要回调。只是由于当下宏观数据的政治博弈,在加上本身夸张的下修幅度,市场对一些宏观数据的信任度在下降。

而最真实的微观数据——一个个美股财报,所拼成经济拼图,尤其是各个广告平台收入增长普遍不差,背后所隐含的二季度经济情况似乎并不是很差。

尤其是当下,美国在关税谈判中初步成功,市场在快速形成“2026年多增的关税收入变成多增的居民和企业开支,同时贸易伙伴赚取的美元又以FDI的形式回流美国”的叙事逻辑(美元在这种逻辑下又开始回升)。

因此,上周市场有回调,但回调幅度不大;但当下整体美股高位,财报季的利多基本过去,剩下还是美债发行,和宏观数据博弈问题,海豚君认为,美股短期仍然风险大于机会。

组合收益

上周,海豚投研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未调仓。当周下行1.5%,跑赢对标市场指数——沪深300(-1.8%)、恒生科技(-4.9%)、MSCI中国(-3.4%),以及标普500(-1.5%)。

自组合开始测试(2022年3月25日)到上周末,组合绝对收益是92.6%,与 MSCI 中国相比的超额收益是86.4%。从资产净值角度来看,海豚君初始虚拟资产1亿美金,截至上周末超过了1.96亿美金。

个股盈亏贡献

上周海豚君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组合表现跑赢市场指数,主要是因组合的当下配置结构更偏配置属性,黄金+现金+美债配置比例较高。

个股主要涨跌幅解释如下:

资产组合分布

Alpha Dolphin虚拟组合共计持仓18只个股与权益型ETF,其中标配7只,其余低配。股权之外资产主要分布在了黄金、美债和美元现金上,目前权益资产与黄金/美债/现金等防守资产之间大约53:47。

截至上周末,Alpha Dolphin 资产配置分配和权益资产持仓权重我们已发布在长桥App「动态—投研」栏目同名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长桥App或添加下方小助手微信获取。

另外海豚君一些事实的热点评论、对公司大事件的部分观点更新等也不会放在公众号,而是优先更新在长桥App并第一时间发布在群内,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我们的交流社群,免费畅读所有内容。 

本周重点事件

本周美股巨头财报告一段落,海豚君覆盖的一系列垂类小龙头开始密集发业绩。半导体中重点关注AMD在CSP巨头们普遍上调了资本开支之后,看AMD是否能有超预期的指引。

此外垂类巨头如迪士尼、Uber、Airbnb、Block,可以从财报和电话会中了解美国经济的进展;软件股如Palantir、Shopify、Unity、Applovin等,可以观察AI在SaaS端的应用进展。中国资产中,主要是中芯国际,看这波传统的半导体周期到底有多漫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豚投研”,作者:海豚君,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股 财报季 宏观经济 滞胀 美联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