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人工智能 8小时前
模仿Kiro,超越Kiro:一图说明Augment Code的「任务列表」强在哪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Augment Code推出的任务列表功能,将复杂的开发流程结构化、可视化,解决了AI编程中的“黑盒”和“分心”问题。该功能允许用户自动或手动创建、执行、监控任务,并能审查代码变更。与Kiro相比,Augment Code的任务列表更像一个具有独立状态的对象,交互更高效,并支持导入导出作为模板,同时能与GitHub、Jira等外部工具集成,实现从任务分配到代码实现再到任务关闭的完整链路,开启了“先规划,后执行”的AI协作新模式。

✨ Augment Code的“任务列表”功能将AI编程流程从“黑盒”转变为透明可干预的工作流。它允许用户清晰地看到AI的规划步骤,并在执行前进行审查和修正,从而有效避免了AI在执行复杂任务时可能出现的理解偏差或遗漏关键步骤的问题,提高了开发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 该功能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结构化的交互界面和任务的“对象化”处理。每个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文本描述,而是具有独立状态的对象,能够被精确地管理、追踪和操作,如同软件工程中的状态机,确保AI在执行复杂流程时能够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了AI“分心”和遗漏步骤的风险。

🔄 Augment Code的任务列表支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用户不仅可以手动创建和调整任务,还可以将完成并优化的任务列表导出为模板,用于相似的工作流,极大地提升了重复性工作的效率。同时,它还支持与Jira、GitHub等外部项目管理工具的集成,实现了从工单创建到任务执行再到工单关闭的完整自动化流程。

💡 引入“先规划,后执行”的开发模式是Augment Code任务列表带来的重要变革。在实际编写代码前,用户可以与AI共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提前验证计划的合理性,补充遗漏的步骤,并预警潜在风险,这种分离使得软件开发更加专业、安全,并能更好地应对需求变化,实现计划的动态调整。

早在评测 Kiro 的文章《理念惊艳,体验拉胯:写在Kiro初体验之后》中,我就曾提到其 任务列表(Tasklist) 功能带来的两大好处:

这种将现实世界的开发流程,映射到 AI 编程工具的执行流程中的做法,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不,最近热度一度赶超 Cursor 的 AI 编程工具 Augment Code,也推出了一个同名的功能,并将其打磨得更加成熟好用。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带你深入了解这一功能:

什么是任务列表?

简单来说,任务列表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系列清晰、有序、可管理的步骤。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待办列表,而是一个可以动态调整的路线图,让你和 Agent 能够围绕同一个计划紧密协作,实时跟踪进度,并随时调整方向。

任务列表怎么使用?

第一步:创建任务

第二步:运行任务

计划制定好后,就可以开始执行了。

第三步:监控、停止与审查

直观的任务状态

任务的进展通过简洁的图标和颜色清晰地展示出来:

这些状态遵循着一个严格的生命周期:待办进行中已完成 / 已取消,界面会实时同步这些变化。

随时停止任务

如果发现 Agent 的执行路径偏离了你的预期,只需要果断点击停止按钮(⏹️),即可立即中断当前任务。随后,你可以给出新的指令,纠正它的错误,引导它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审查代码变更

当一个任务完成后,你可以在“任务 (Tasks)”和“变更 (Changes)”两个视图之间自由切换,查看每个任务所产生的具体代码差异 (Diffs)。

与Kiro的异同点

结构化协作界面

Kiro 的任务列表形式是基于 Markdown 文档的。虽然灵活,但在交互和管理上存在天然的局限性。

Augment Code 的任务列表则提供了一个专属的结构化协作界面,围绕这个界面,打造了一系列精确的操作(如运行、停止、添加),使得任务的管理和添加更加方便和高效。

“对象”而非文本

在 Augment Code 中,每个任务都不再是一段简单的文本描述,而是一个具有独立状态的“对象”。

这意味着,任务将从原本的“单一长提示词”中被剥离出来,可以被单独追踪、操作、传递。

就像软件工程中的状态机 (State Machine)一样,严格的状态转换确保了 AI 在执行复杂流程时能保持正轨,避免因“单一长提示词”模式而导致的跑偏和遗漏问题。

同时,这种灵活性,也为未来引入子 Agent 来校验任务进度,甚至多个 Agent 间协作处理一个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任务可导入导出

你可以将任务列表导入和导出,方便在相似的工作流中重复使用。

有些工作流你总会反复遇到,比如:添加一个新的功能开关、更新项目的配置文件等等。现在,你无需每次都从零开始构建计划了。

你可以这样做:

这实际上为你提供了一套具备代码感知能力的自动化模板库,可以极大地提升重复性工作的效率。

打通任务管理工具

Augment Code 集成了许多外部服务,比如 GitHub、Linear、Jira、Notion等。

它能够根据你的请求上下文,自动调用合适的服务,让你无需离开编辑器即可完成协作。

现在,任务列表可以与你现有的项目管理工具(如 Jira 或 Linear)完美配合,扮演一个得力助手。

这套组合拳,真正打通了从“任务分配”到“代码实现”再到“任务关闭”的完整链路。

为什么需要任务列表?

告别“黑盒”

在传统的聊天式交互下,当你下达一个指令后,Agent 的规划和执行过程对于你来说是完全封闭的。

你无法提前知道它每一步的计划,自然也就无法干预它的决策。你唯一能做的,只是被动地等待、实时地监督,等到它执行到对应的那一步时,才能知道它有没有理解错你的意图。

而任务列表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点。

正如 DeepSeek 开创性地把推理模型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一样,任务列表也相当于把 Agent 的规划过程“前置并可视化”。

它把原本那种“黑盒”式的规划过程,转变为一个完全透明、可衡量、可干预的工作流。 它迫使 AI 在行动之前,必须预先展示其计划。

这意味着你在规划层面就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无需再紧盯着 Agent 输出的每一条消息,更不用等到最终结果出来,才在海量代码细节中定位问题根源。

克服“分心”

大多数工具只是用普通的 Markdown 来存储计划,这导致 Agent 很容易在执行某些复杂任务时“分心”,遗漏掉一些关键步骤。

试图将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硬塞进一个单一的提示词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这既是 UI 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性的架构问题。UI 固然需要清晰地展示 Agent 的思考过程,但更重要的是,底层的设计需要能够支持结构化的、有状态的任务,以便 Agent 能够可靠地追踪和执行。

先规划,后执行

任务列表引入了一种更安全、更专业的开发模式:“先规划,后执行”。

你可以在投入实际的开发之前,先让它一起规划出一份清晰的工作蓝图。这种分离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

可动态调整

软件开发永远充满了变化,而任务列表恰恰是可以动态调整的。

因为 Agent 会实时地从列表中读取下一步的任务,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时调整计划。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你发现遗漏了某个依赖,或是需要调整步骤的先后顺序(比如,先迁移数据库结构再修改 API),都可以直接在列表中进行修改。

你无需停止重来,也无需重新输入提示,只需简单调整,Agent 就会无缝地衔接新的计划,继续执行下去。

总结

最后,用一张表格来总结 Augment Code 与 Kiro 「任务列表」功能的对比情况。

特性维度Augment Code 任务列表Kiro 任务列表
呈现形式提供一个专属的、结构化的协作界面。基于 Markdown 文档。
交互与管理围绕界面打造了运行、停止、添加等一系列精确操作,管理高效。灵活性高,但在交互和管理上存在天然的局限性。
任务本质每个任务都是一个具有独立状态的“对象”,而不仅仅是文本描述。任务形式只是 Markdown 文档中的文本。
状态管理任务遵循严格的状态转换(如状态机),能可靠追踪,避免 AI 跑偏和遗漏。依赖于 AI 在单一长提示词模式下的理解力,可能会“分心”或遗漏步骤。
任务复用性支持任务列表的导入和导出,可以作为“模板”在相似的工作流中重复使用。针对每个功能模块建立单独的文件夹保存任务列表。
外部工具集成集成了 GitHub、Linear、Jira 等外部服务。可以基于工单(Ticket)创建任务,并在完成后自动更新工单状态。没有相关功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ugment Code AI编程 任务列表 AI协作 软件开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