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1小时前
甩锅的坏胚子、背锅的怂包,职场食物链顶端的两大真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内涵、作用及实施方法。分析了价值观如何反映团队文化、价值观与绩效规则的关系,以及负面价值观如何导致“渣男文化”。文章强调了文化建设需建立信任、明确规则、公平奖惩,并提出了文化建设框架与实施路径,旨在提升组织凝聚力与效率。

🌱价值观是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行为规范反映群体特征,如诚信塑造互信文化,仁义构建忠诚团结的团队。

📋文化通过分类提升效率,价值观作为虚拟规则筛选员工,如推行奉献、自驱力等价值观以实现隐性管理目标。

🚫负面价值观如“浪费可耻”可作为红线,优于绩效规则约束行为,如避免推卸责任以减少团队内耗。

🤝“渣男文化”源于转移风险的低成本,因特权阶级的存在导致责任推卸,需通过公平机制矫正。

🤝渣男文化的隐形价值观包括任人唯亲、弱者活该等,这些价值观加剧自私自利与操控,需正面价值观引导。

一、什么是文化价值观

文化有很深的内涵,在公司场景下,他主要与梯队建设有关,核心是帮围绕员工展开的。

文化很虚,所以在团队中真实使用的是价值观,因为他很实,价值观是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关系是:

    反映群体状态,反映一个群体的整体特征和背景,包括其历史、传统、习俗、语言、艺术等;

    具体到行为规范,指一个群体或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核心信念和原则;

可以认为:因为我遵守有这样的价值观,所以我所属团队具有这样的文化氛围。举个例子:

    因为我遵守诚信的价值观,所以我所属的团队具有互相信任的文化氛围;

    因为刘备遵守仁义的价值观,所以蜀汉团队具有忠诚和团结的文化氛围;

    因为任正非遵守艰苦奋斗和创新的价值观,所以华为团队具有拼搏和创新的文化氛围;

价值观是因,文化氛围是果;文化是虚,价值观是实,进一步什么是价值观呢?

什么是价值观

要深刻理解什么是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为达到某一目标,所维护的一些虚拟规则,他的作用是分类;

公司文化用于将员工做分类,一个类型的人更容易彼此理解,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以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文化的作用是减少冲突、提升效率。

所以,文化建设由两点组成:

这里,多数人认可的规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

而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价值观呢?价值观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绩效管不了,但又想要的东西。举个例子:

    我不想给加班工资,但我又想加班,所以我推奉献的价值观;

    我不想给员工安排具体任务,但我又希望他们主动工作,所以我推行自驱力的价值观;

    我不想设置绩效奖励,但我又希望员工努力工作,所以我强调团队荣誉的价值观;

    我不想给员工安排度假,但我又希望他们保持活力,所以我推崇在工作中寻找乐趣的价值观;

    我不想给员工升职机会,但我又希望他们有动力,所以我提倡内在成就感的价值观;

    我不想对每个项目都进行严格审核,但我又希望结果完美无瑕,所以我推崇纯粹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

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公司场景下,文化是人治的进一步衍生,他呼唤更多员工成为英雄。

如果公司遭遇困境,给不到应有的福利,那上升通道就会失灵,这时因为缺少管理工具,只有两种方式激发团队:

    第一是靠Leader的个人魅力,多半是各种远期承诺,俗称画大饼;

    第二是靠公司价值观,倡导奉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价值观的真相主打的是一个“白嫖”的原因。

综上:文化在做分类,价值观在做规则,最终的结果就是用价值观去筛选符合团队文化要求的员工。

那么,对应的文化建设需要怎么做,也比较清晰了:思考清楚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反复问为什么,然后上方法。

接下来以案例加深对文化分类的理解。

二、正负面价值观

之前有一个关于事故的经典Case,可以重新拉出来看看:

某天,测试环境有个BUG,前端可以写代码解决,于是后端认为是前端的问题;后端也可以写代码解决,于是前端认为是后端的问题。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有趣的一幕:

两个同学一步不让,10分钟代码的事,扯了一个小时,甚至后端同学已经把前端的代码写出来,贴在了群里,让前端同学发上去即可。

前端同学气不过就是不上传代码,让后端同学自己去上传,于是10分钟的事情两个人拉扯了一天。

因为BUG迟迟没得到解决,线上BUG演化成严重事故,Leader开始介入,两个团队6个人扯了半天有余,都怕这次事故算到自己头上。

10分钟的事情扯了一天!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因为谁解决问题,谁容易变成锅的拥有者。

这时候就算推行正面价值观勇于担当,都是无效的!因为:正面价值观规则小于绩效规则,这里的绩效规则很清晰:背事故要扣钱!

为解决这个问题,便可以提出负面价值观规则,比如:浪费可耻,那么情况又会发生变化。

因为正面价值观只是提倡,而负面价值观就是红线,红线优于绩效。

之前在做团队事故惩罚策略时,就涉及了部分基本法和文化建设:

主责对齐根因,惩罚方案设计看价值导向。前一句是法理,后一句是引导,赏罚要站得住,必须首先群众认同你的道理,前者看历史,后者顾未来。

以红线制定军规,一定不可犯;工程师文化,期待做得更好,一个兜底,一个提升上限。

再举个例子:人家让你遵循爱国主义,你可以不理他;但人家骂你是汉奸,你马上就不能忍了,因为那是要口诛笔伐的啊!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所谓文化和机制的边界是很模糊的。

经过之前的讨论,我们对文化价值观有了基础的认识,接下来回答一个问题:文化价值观有用吗?

三、文化价值观有用吗

文化是在做分类、价值观是在做筛选,对于管理层当然是有用的。但对多数员工,他们多数其实是不相信文化的,也不会去刻意遵守正面价值观的。

其原因也很简单:管理层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做一个规则只是来约束员工。

价值观失灵的原因也出现了:奖惩出问题了,符合价值观不会被激励,违反价值观不会被惩罚。

因为价值观的本质是规则,规则的遵守离不开奖惩,如果奖惩失灵,那么价值观一定会失灵,进一步文化的分类目标肯定难以达成。比如:

合作共赢

管理层说:我们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

实际情况:那些独自完成任务、不与团队协作的员工依然获得了高额奖金和晋升机会,而积极协作的员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公平公正价

管理层说:我们提倡公平公正,所有人都应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绩效评估。

实际情况:某员工绩效表现优秀,但因为没有与管理层建立私交关系,绩效评分被压低;而管理层亲近的员工绩效一般,却获得了高分和奖励。

......

所以,当婊子不重要,但你不能还要求立牌坊。

文化价值观到底有没有用,端看你要不要用、如何用

如果你要设立奖惩去支持价值观,那么就要保证不出现特权阶级。

什么是特权阶级,聊聊近期比较出名的渣男文化。

四、渣男文化

工作中的渣男更好理解,就是既让你干活又让你背锅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两种关系:

下游容易变成天然受害者,特别对于交互物比较模糊的行业,比如研发领域:

上游业务不清,产品需求就模糊,技术细节就乱来,最后带伤上阵出问题,遭殃的是测试。

不公平,但不可避免,下游天生弱势,而且交接标准很难统一,非要较劲就是内耗。

还会有一些身份对等但角色不对等的场景也一直在上演:

    这个活你们组做吧,反正之前也是你们在做;随便你们做不做,反正我们不做;

    这个事故是你们团队的责任,如果你们乱甩锅,那么我们以后也就不能合作了;

故事的结果往往都是渣男更加肆无忌惮、老实人活该吃亏。所以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渣男文化?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甩锅没有成本,没有人实际制裁他们,其结果就是渣男的真相:渣男的本质是转移风险,并且ROI极高!

很多价值观,是上者逼使下者更加屈服的心理枷锁,因为违背价值观将招致惩罚,所以下者对上者更加敬畏,但上者自己是万万不会遵守的。

毕竟,信用是将自己利益无条件交给他人掌控,弱者遵守信用,因为他们必须依靠规则存活,敢背信的人,是拥有对方不敢报复的自信。

这个自信是什么,这个自信是:

    不可或缺;能力出众,在某个时间段团队离不开他;

    背后有人;由于历史功绩,赢得大Leader信任,偶尔被“惯坏了”;

    其他团队跟渣男翻脸,事情有可能做不下去,成本较高;

比如,你的老婆每次稍不如意就要离婚,她这个离婚是直接绑架了多年感情和小孩,这个成本巨大,由不得你不就范;

比如,一些强势团队的行事逻辑是,没有你我照样玩,没有我你就玩不动,因为他才是掌握核心资源的人;

谁掌握核心资源,谁就拥有不可替换性,谁就可以强势,就算闹到老板那里,老板也一定会帮他,因为老板离不开他啊,老实人想要鱼死网破,结果鸡飞蛋打,那还不如再忍忍。

真闹起来,人家跟你说,我们遵守的是“强者文化”,你们遵守的是“合作共赢”,在我们团队强者是大于共赢的!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难道“我弱我有理”吗,当然不是,如果我欺负不了你,难道还欺负不了他吗?于是渣男文化会呈现链条状发展,总有更“弱小”者受到伤害。

渣一下就可以转移风险,并且也不怕被人报复,ROI极高,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公司层面是否发现这个问题,或者是否管理层就贯彻的“渣男文化”,这就不得而知了,但要注意一个事:老实人是会愤怒的,脏活累活也是需要代价的。

渣男文化的价值观

渣男文化也是文化,是文化就有导致他发生的价值观,所以在渣男文化盛行的公司,可能会有几条隐形的价值观:

    任人唯亲,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帮我的嫡系,至少是倾向于帮他;

    弱者活该,做技术的就该帮产品补足“繁琐细节”,因为产品是做创新的;做测试就该帮技术擦屁股,因为测试本就没技术含量;

    功劳是领导的,任何成功都归功于自己,而失败则归咎于他人,特别是下属或协作部门;

    下属无能,一旦出锅,都是下属执行不行,下属无能,我领导依旧精明;

    ……

在这些隐形价值观的交错作用下,必定导致自私自利、责任推卸、缺乏尊重、操控与操纵、虚伪与双面的渣男文化。

可以认为渣男文化是团队默许的结果,默许的是负面的,建设的当然就是正面的了。

五、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件建设是一种管理工具,是对人治的机制性扩展。

虽然其的内涵更多在管人这块,但文化的实施却与信息通道息息相关,因为文化的本质是在做宣传。

举个例子:每个重要项目的启动,我们都会开一个隆重的项目会议,除了强调本次项目的信息,还会列举过往一些正面或反面的案例,说白了就三个作用:

    第一让外部门团队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第二是借此给团队小伙伴打打气;

    第三是倡导大家遵守公司价值观;

文化建设得宜会达到“上下同欲”的效果,公司凝聚力会很强,原因是:

    他是对上升通道可信度的增强;

    他是对信息通道建设健壮性的结果;

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位,也有合理的上升空间,并且知道通过什么从当前定位进入到下一个定位,就如我们下一节“人才运营框架”所描述的。

有事做,有期待;有目标,能达到;知所为,知不可,这是文化建设期待能到达的一个状态。

管理层对于文化建设想要达成的一个结果是:

首先可以辅助重要的决策,成为认知对齐、认知调度甚至是资源调度、资金调度的管理工具!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管理的延伸,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降低员工冲突,提升管理效率。

所以,到底该如何做文化建设?

六、文化建设框架

很多公司的文化建设其实比较差,从表面上看,公司对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不多,产出的文化内容太少,宣传力度也不够。

但实际原因是:公司员工对公司营造的文化价值观不信任,是因为大家实际的行为和公司价值观大相径庭——说一套,做一套,特权阶级太多...

《组织行为学》一书提到,决定组织文化的是三点:

    第一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

    第二是高级管理者们的真实行为;

    第三是员工的社会化,即日常向员工宣贯,以及通过制度和日常工作等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

因此创始人和高管群体的人格特性和真实行为,才是建设好企业文化的关键。

具体到文化建设如何进行,可以参考以下路径:

框架大图如下:

七、建立信任

如何建立信任,这里举个例子:

很多公司都非常推崇复盘文化,如果想要推进就要有正面案例,而最好的正面案例一定来源于公司一号位,复盘文化更是如此。

如果CEO喜欢甩锅,那么公司一定会衍生浓厚的渣男文化,渣男文化天生克制复盘文化。

在渣男文化盛行的公司,复盘会沦为彻底的工具,被复盘的对象一般都是底层或者“憨憨”,复盘变成彻底的笑料与谈资。

反之,如果CEO本身就是很有担当,并不在乎自己的脸面,总是喜欢血淋淋地将自己的错误展示给大家,那么员工就不会认为复盘是整人,而是一种公司向上发展必要的步骤。

员工其实也很聪明,他不会看你怎么说,他会相信你实际怎么做。

有些Leader会担心一个事情,如果自我评判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权威,进而影响后续自己的指令,这点上来说可能是多虑了,这里再来个经典案例:李世民与魏征。

其实在这段历史佳话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魏征敢连续怼李世民?

原因很简单啊:人家二凤是真的无所谓啊!因为黑得最厉害的是他自己。

摘抄一段玄武门事变的记录:

元吉善射,射中太宗马。太宗以弓射建成,杀之,追元吉,至宜秋门,元吉将反击,尉迟敬德驰至,格杀之。

事变之后,太宗即刻令追杀建成、元吉之诸子及党羽,满门诛灭。宗室子弟及心腹皆尽夷灭,朝中人人自危。

这里写了两点,史书里面尤为详细:

    李世民在射杀李建成之后,遇到了齐王李元吉的反扑,差点失利。李元吉善于骑射,迅速回击,将李世民逼入困境。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救下了几乎陷入绝境的李世民,最终稳定了局势;

    在玄武门事变后,不仅杀掉了自己的兄弟,还追杀他们的后代及亲信,几乎彻底铲除异己,以保证自己的皇位稳固;

一般来说,弑兄夺位,总要有点包装吧,我们二凤偏不:就是老子干的,并且老子还差点打输了,虽然有点丢人,但这是事实,史书好好写,写清楚!

所以,魏征一看这架势,他都自己说自己丧心病狂了,我怼他一句不够努力,不过毛毛雨一般般嘛?

皇帝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大臣,所以整个贞观年间的吏治是很不错的。

八、文化载体

不同公司的文化产物不一样,可以使用的有:

    文化墙;

    文化图册;

    文化类会议;

    公司级复盘会;

    线上工具;

    ……

这里简单介绍两类:图册与复盘。

文化类图册是承载组织文化的最直接的形式。可以用漫画的形式,真实地将工作中发生的文化价值观相关的案例呈现出来。

漫画有很好的传播性和趣味性,很容易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

复盘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形式。

很多公司都缺少复盘机制,通过建立复盘机制,鼓励大家主动暴露问题,不仅能及时调整公司目标和运营手段,加强自我纠错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加速组织的自我进化。

九、宣传渠道

宣导是文化建设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公司级信息通道建设的重要一环,很多公司宣传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以工作群和圈子类为主,这显然是不够的。

群聊IM虽然作为内部沟通协作工具,但传播能力稍弱,因为纯线上的形式有一种不真实感,互动太少,大家的触感比较弱。

因此在后面的文化建设中建议多组织线下活动,加强员工与管理层的互动交流。当然还要辅以线上直播等方式,全方位触达。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可以建立文化积分机制,对于积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活动的员工,给予积分奖励。

积分可作为升职加薪的考核内容,对于管理侧层可下达文化积分考核KPI。

十、具体实施

组织文化实施过程分三个大的阶段:信任建立、全民参与、实现自运转。

信任建立

在信任建立阶段,让一线员工重拾对公司组织文化的信心,相信让目前公司文化价值观是有用的,引导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做到知行合一。

在此阶段以完善和丰富文化小册为主,将文化小册建设成为“文化手册”,为全体员工提供行为指引。

同时开始小范围实践复盘,打造复盘经典案例,用于进一步推广。

全民参与

此阶段将复盘机制推广到全体员工,组织复盘大赛,打造公司“复盘”文化。将“复盘”文化深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建立公司案例库,同时为文化小册提供更丰富的案例支持。

为达到良好推广效果,在此阶段建立并实现文化积分机制,对积极参与组织文化建设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对管理层下达文化积分考核KPI。

实现自运转

经过大半年摸索,组织文化机制初步成型,但还不完善,需要人为驱动。

因此该阶段,需要继续完善组织文化机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化虚拟规则,将组织文化与人才运营、业务经营和公司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把业务经营、人才运营和日常公司管理做成公司组织文化最大的实践。

十一、结语

文化是人治的延伸,它不仅是管理机制的扩展,也是对人治的补充。

文化在制度无法覆盖的地方提供规则,引导员工在模糊地带做出符合组织利益的选择。

文化通过分类和筛选起作用,正面价值观引导行为,负面价值观划定红线,两者相辅相成。若管理层言行不一,文化便会失去作用。

因此,文化建设不仅要有明确规则,还需建立信任与公平。

文化的核心是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公平。只有员工相信遵守价值观会被奖励,违背会被惩罚,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否则,它就会成为特权阶级的工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企业文化建设 价值观 团队文化 管理工具 组织行为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