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前天 16:18
掉粉400万,今年最大的翻车闹剧出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网红“蒙面”演唱会引发的争议持续升级,不仅涉及到歌手的原创权纠纷,更暴露了网红经济跨界演唱会市场的种种乱象。从高昂票价、歌曲翻唱到“蒙面”表演,一系列问题引发公众质疑。文章回顾了“旺仔小乔”演唱会事件的始末,包括其与汪苏泷、张碧晨在歌曲《年轮》上的原唱权争议,以及其道歉信被曝AI代笔等负面事件,导致其粉丝大量流失,账号被禁言。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其他网红演唱会的翻车案例,如“何秋亊”被指抄袭和假唱,以及“那依娜”演唱会被戏称为“圈钱”。文章分析了网红跨界演唱会的动机,认为这是流量变现和粉丝经济的新模式,但同时也指出,仅凭线上人气和营销无法支撑合格的线下演出,消费者购买的是“音乐体验”而非单纯的“网红名气”。未来,网红演唱会市场将面临“挤泡沫”的过程,只有具备真正实力、尊重舞台、用心打磨内容的网红才能走得更远,行业也需要更完善的制作标准和监督机制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网红“旺仔小乔”的“蒙面”演唱会引发多重争议,包括高昂票价、大量翻唱歌曲以及其在歌曲《年轮》原唱权上与汪苏泷、张碧晨的对峙,甚至其道歉信被指AI代笔,最终导致其粉丝大量流失,账号被禁言,标志着网红跨界演唱会市场的乱象初现。

“旺仔小乔”演唱会的“蒙面”形式,虽然是其一贯的风格,但在演唱会这一消费场景下,引发了对表演者身份真实性、声音收音效果以及真假唱的质疑,尤其是在高票价下,观众对于能否看清歌手面部动作、判断真假唱的担忧加剧。

文章通过“旺仔小乔”和“何秋亊”等案例,揭示了网红演唱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票价虚高、涉嫌抄袭、假唱、消费粉丝情怀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透支了网红自身的IP价值,使得达人“升咖”变得更加困难。

网红演唱会是流量变现和粉丝经济的体现,但文章强调,线上人气和营销无法支撑合格的线下演出,观众更看重的是“音乐体验”而非单纯的“网红名气”。未来,网红演唱会市场需要经历“挤泡沫”,具备真实实力和专业素养的网红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文章呼吁行业建立更完善的制作标准和监督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并预测未来网红演唱会市场将更加审慎,观众的鉴别能力也将不断提升,推动整个生态向更专业、健康的方向发展,流量仅能打开大门,真实力才能让门长久敞开。

谁也没想到,网红“蒙面”演唱会争议的进化形态,是两大华语歌手的对峙。

在@旺仔小乔 过往争议性言论持续发酵下,7月25日,汪苏泷工作室发布声明,强调《年轮》双原唱的同时收回歌曲授权,张碧晨方工作室也迅速回应,依旧坚持“唯一原唱”身份,并与《年轮》告别。几番拉扯之下,花千骨制作人、海蝶音乐相关人士也纷纷下场说明,外界则为孰是孰非争论不休。

一言挑动两大华语歌手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后,@旺仔小乔 的翻车闹剧仍未停歇。一天后,她发布道歉信,表示接受所有批评和指正,但很快被网友用AI扒出查重率高达97%,被嘲讽“只有名字是自己写的”。与此同时,其演唱会主办方也宣布演出延期,并开启了退票手续。

社交媒体上,旺仔小乔则迎来了大规模掉粉。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旺仔小乔 的粉丝量减少了424万。在所有翻车网红里,这个数字也是十分惊人的。目前,她的微博账号处于被禁言状态,抖音账号也被禁止关注。

虽然闹剧即将走向终局,但风波过后,网红开演唱会的遮羞布又被扯开了一点点。

一场演唱会引发的翻车闹剧

风波的起点是一场达人演唱会。

7月18日,千万粉丝达人@旺仔小乔 发布了一支“五周年”纪念视频,感谢粉丝的支持与陪伴,并宣布将在上海举办一场名为“探寻者”的演唱会。

网红举办线下演唱会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很快有人发现,这场演唱会将以“蒙面”的形式进行。主办方释出的演出信息中特意标注了“蒙面”提示:艺人将全程佩戴特制面具表演,不会露出真实面容。

图源:大麦

“蒙面”倒是@旺仔小乔 视频中一以贯之的风格。2020年,以翻唱作品《爱存在》为起点,她在抖音开启了她的唱歌生涯,五年时间内迅速积累起超两千万粉丝,还与姚晨、檀健次、单依纯、陶喆等多位明星艺人合拍唱歌。2023年起,她大部分视频点赞量都在百万以上,与韩红合拍的一支视频甚至达到了千万赞。

图源:旺仔小乔 抖音

这些视频中,旺仔小乔均以不露脸的形式出现,或是用特效遮挡面部。在2024年底的平台活动“抖音美好惊喜夜”中,旺仔小乔也以头戴二次元风格头套的形式出场,演唱《樱花树下的约定》。

图源:旺仔小乔 抖音

但放到演唱会这样的消费场景下,“蒙面”这一形式迅速引发了多重质疑,比如如何确定台上演唱者是旺仔小乔本人、面具的存在是否会影响收音等。由于定制面具的特殊性,观众其实并不能看到歌手的面部、喉部动作,也因此更难判定真唱假唱。

不过,对于一场粉丝特供的演唱会来说,蒙面也并不是争议的核心,将这一事件进一步推向大众讨论的,是堪比明星演唱会的票价以及翻唱问题。

按照定价,这场演唱会看台价最低268元,内场票最高则达到968元,与一些老牌歌手不相上下。以往演唱会中,观众总是担心坐太远了看不清歌手,坐太近了票价又太贵,旺仔小乔正好拉平了场上所有人的差距——哪怕中间差着700的差价,观众看到的也还是精美的面具。

而在曲目方面,旺仔小乔的演唱曲目共计30首,其中只有7首为本人原创歌曲,8首是她参与首次录制的原唱歌曲,剩余15首则为翻唱。加上票价堪比原唱,于是事态就变成了:到底是谁在花钱看不露脸的网红唱翻唱的歌?

为了回应争议,演唱会主办方华纳音乐迅速出面,表示将全程录音录像,对实时音轨进行核查,确保不假唱;票价则是综合考虑了演出制作成本、场地租赁、安检安保等费用。

但舆论并未因此停歇,反而随着事情发酵,@旺仔小乔 此前更多争议性言论被挖掘出来,最知名的就是“坚持张碧晨为《年轮》唯一原唱”,结果一言挑动两大歌手对立,《年轮》这首唱了十年的歌横遭不幸。

此外还包括怒怼网友“你给我刷了几个子?”——这段音频甚至还被用户剪裁做成了鬼畜,以及翻唱鞠婧祎歌曲《恋爱告急》时未标注原唱等问题。此前@旺仔小乔 在足球嘉年华现场的演唱也因“话筒位置不影响声调”等原因陷入假唱疑云,在B站,还有UP主拉出实时音轨予以分析。

舆论纷纷之下,旺仔小乔陷入掉粉泥潭,事发后掉粉超过400万,对一名千万粉丝达人来说,这个数字并非无足轻重。而后,其抖音、快手账号被官方禁止关注。

这场刹不住的闹剧,终于走向了落幕时刻。

网红演唱会迎来多事之秋

如同短剧演员爆火后走上综艺舞台,迅速完成“升咖”,抖音达人们的演唱会也越来越有排面。但与此同时,步入2025年,网红演唱会却是非不断、频频暴雷,达人们持续携庞大粉丝体量扑向演唱会战场,一战成名的少,被骂出圈的多。

在@旺仔小乔 之前,抖音颜值博主@何秋亊 也因举办线下演唱会而翻车,甚至二者面临的争议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样是打着感谢粉丝支持和陪伴的名义举办演唱会,但昂贵的票价只是让粉丝为其梦想付费,@何秋亊 的演唱会门票甚至比小乔还高出一大截,看台票价格为410元,内场票更是达到了1314元。

与此同时,这场演唱会还因服装造型、舞台美术等涉嫌抄袭内娱明星,被网友戏称为“拼好会”,据网友统计,其多套服装造型撞款宋亚轩、刘耀文等多名艺人,“同款”设计则有汪苏泷的粉色兔子玩偶、章昊定制手麦的镶钻、张杰的应援语,甚至包括镜头签、刮刮乐等互动环节。

图源:何秋亊 抖音

再加上演唱会期间对口型假唱、播放原声大碟等争议,何秋亊直接“黑红”出圈,并宣布无限期停播。在演唱会事件过去两个月后,达人的掉粉趋势仍未停歇,最高的一天甚至掉粉超过77万。

相比之下,花99元在那依娜演唱会上听个乐子反而成了性价比之选。虽然观众将她的演唱会戏称为“圈如钱”,集体喊着“退票”玩梗,但那依娜反而确实有着《爱如火》这一出圈神曲,她本人则在互联网上完成了身份的多次蜕变,成为抽象时代的又一位抽象女王。

2025年,线下演唱会依旧是吸金利器,红人、演员纷纷跨界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MCN也在强势入场——今年《新白娘子传奇》30周年演唱开启巡演,主办方之一就是捧红贾乃亮的遥望科技,但这场主打“情怀”的演唱会也最终被指责消费情怀。与此同时,演唱会乱象也已经达到了“好笑”的程度:粉丝们虽然身不在现场,但可以为偶像出车马费、面子费。

作为粉丝经济的一种,网络红人们纷纷瞄准线下演唱会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对艺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件稳赚不赔的生意。据21世纪经济报道,除了门票之外,演唱会的收入渠道还包括赞助、周边销售,甚至直播版权、见面会等,但主办方还要承担成本和演唱会临时取消的风险,艺人则直接收取固定出场费,或是参与票房分成,而具体分成上主办方和艺人拿到的比例很相似,约在40%左右。

借助线下演唱会,@何秋亊 可能还想强化自身“颜值+唱歌”双标签的身份,通过跨界提升自身影响力。为此他不仅频繁开播、发布了多支翻唱、原创歌曲,出演网剧,还参与了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这种跨界的野心倒可以理解,只不过自身缺乏跃迁的硬实力。

2018年抖音的唱歌区曾经有过“神仙打架”时期,彼时走出来开办个人演唱会的达人包括蓝心羽,再往前还有冯提莫、刘宇宁这样实现达人价值跃迁的“标杆”。但现在,达人“升咖”也变得艰难了。

另一方面,抖音网红开演唱会本身就是互联网娱乐生态发展的自然产物,体现了流量变现的新模式,证明了网红经济的活力和粉丝经济的强大。

尽管在舆论上不占优势,但@旺仔小乔 的演唱会依然可以用“火爆”形容。在宣布延期之前,大麦平台超过5万人将这场演唱会标记为“想看”,看台票和内场票均已告罄。这场演出还冲上上海演唱会热销榜第二名,排在第一的是陈慧娴。不管其中“乐子人”的成分有多少,可以窥见的是,演唱会本身的热度也不会低。

图源:大麦

只不过,粉丝特供也意味着圈外“查无此人”,且大部分的网红实际上并不具备能登上演唱会舞台的唱功,一到台上就容易原形毕露,出现假唱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翻车风险。一场并不那么成功的演唱会,消耗的反而是达人个人的IP价值。富贵可以险中求,但没必要硬求,况且对不少达人来说,仅是直播打赏便已足够富贵。

仅靠线上人气和营销无法支撑起一场合格的线下演出。观众是为“音乐体验”买单,而非单纯为“网红名气”。行业需要更完善的制作标准和监督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

而在未来,网红演唱会市场可能会经历一轮“挤泡沫”的过程。具备真正现场实力、尊重舞台、用心打磨内容的网红艺人才能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平台和主办方也将更加审慎地评估项目风险,推动行业向更专业、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观众的鉴别能力也在类似事件中不断提升,并倒逼着整个生态的升级。

流量或许能打开演唱会的大门,但唯有真实力才能让那扇门长久敞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卡思数据”(ID:caasdata6),作者:褚澄,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红演唱会 粉丝经济 流量变现 音乐版权 假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