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前天 15:05
【生态环境周观察】特斯拉与LG新能源达成合作;宁德时代发布半年报;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投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周生态环境领域动态聚焦。中国出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中国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生效,为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特斯拉与LG新能源签订巨额电池订单,显示其在储能业务上寻求降低对华依赖的战略。中国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同比激增99.3%,光伏和风电是主要驱动力,显示出绿色能源转型的加速。宁德时代半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稳健增长,但储能业务营收略有下降。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投产,标志着绿氢制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下降,凸显电网容量和储能挑战。研究表明,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年均可归因损失超1200亿美元,强调了加强气候风险治理和跨国合作的紧迫性。

🗄️ 责任制明确:中国出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细化到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强调其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并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相关部门的环保职责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储能标准升级: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生效。该标准由工信部归口管理,对应用于电能存储系统的锂蓄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试验方法描述,这对规范和促进新型储能产业的健康、安全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新能源装机猛增:今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达到2.68亿千瓦,同比增长高达99.3%,其中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量达到21.59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的59.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四成,显示出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 跨国合作与依赖:特斯拉与LG新能源签订价值42.6亿美元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协议,预计从2027年8月开始由LG新能源的美国工厂供货。此举被解读为特斯拉在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关税”后,寻求降低对华进口电池依赖度的战略调整,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和多元化趋势。

🌍 气候损失严峻:一项研究估算,2009-2019年间,全球因人为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和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年均可归因经济损失高达约1254亿美元,占全球气候灾害经济损失的46%。这表明加强全球气候风险治理、推动从“减缓”到“适应”的战略转型,对于提升气候韧性和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政策

根据新华社7月29日发布的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其中提到,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结合职责,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分管行业或者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依规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按照党委和政府部署要求加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在职责范围内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部门依规依法履行本行业或者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对本行业或者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本行业或者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同时,相关政策还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保护职责、监督追责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

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牵头并组织起草的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于8月1日正式生效。据悉,该安全要求由工信部归口管理,是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应用于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并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电能存储系统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以及并网/离网大容量储能。业内人士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性标准出台,对于新型储能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事件

7月30日,韩国锂电厂商LG新能源公告称与一家海外头部企业达成合作,签署42.6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协议。此后,多家媒体报道称与LG新能源达成合作的是特斯拉,电池供应从2027年8月开始,由LG新能源的美国工厂负责供货,其合同价值相当于LG新能源2024年销售额的23.2%。财新网梳理称,特斯拉方面在今年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曾表示,公司正在寻求为其储能业务寻找中国之外的电池供应商,与韩国锂电厂商的合作,或许预示着特斯拉未来将进一步降低其对华进口电池的依赖度。

在7月31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我国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在新增装机中,太阳能发电(光伏)新增2.12亿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仍是绝对主力。与此同时,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也达到了21.59亿千瓦,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9.2%。从发电量来看,截至6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合计达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

7月30日晚,全球锂电龙头宁德时代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的储能业务营收出现了1.47%的同比下降,而动力电池业务营收仍同比增长16.8%。此外,宁德时代上半年境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14%,在总营收中占到34.22%,该公司在财报中提及,主要业务地区未受关税明显影响,境外客户回款情况正常。

据新华社报道,7月26日,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大安市正式投产。据介绍,该项目利用吉林西部风光“绿电”资源制氢、制氮,继而合成为“绿氨”,规划年产绿氨18万吨,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23万吨,相当于可抵消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是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

据彭博社报道,因电网容量限制和储能发展尚不成熟,导致德国今年上半年风电、光伏发电量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下降5.4%,创下近年降幅记录,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也从去年的57%降到了54%。除了电网、储能的原因,不利的天气条件,如弱风、少水等也对新能源发电造成了一定影响。

7月30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官微发文介绍了清华大学王博文等的一项研究,经过对2009-2019年全球范围内因人为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和风暴3类事件所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系统估算,得出全球极端事件年均可归因直接经济损失约603.2亿美元,间接损失约650.7亿美元,合计约1254亿美元,占全球气候灾害经济损失的46%,相当于同期全球GDP的约0.16%。相关研究指出,全球气候风险治理亟需强化跨国协作,推动从“减缓”到“适应”的全面战略转型,为提升气候韧性和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定量依据。(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蔡鹏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生态环境 责任制 储能 可再生能源 气候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