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18小时前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日企供应链转折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丰田汽车将在泰国生产的新款电动车上采用中国零部件,旨在提升成本竞争力,这标志着以日系企业为主轴的东南亚汽车供应链面临重大转折。中国品牌汽车在东南亚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对日系车造成冲击。丰田此举不仅是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也意在推动日系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此举可能促使更多日系车企调整其在东南亚的采购策略,对当地汽车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丰田汽车计划在泰国生产的新款电动车中采用中国零部件,以提升成本竞争力。这是日本大型车企首次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入当地市场,预示着东南亚汽车供应链的重大转型。

📈 中国品牌汽车,特别是比亚迪等,正凭借价格优势在泰国市场迅速崛起,导致日系车市场份额下滑。2025年前五个月,日系车份额降至71%,中国车升至16%,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 丰田此举除了提升自身成本竞争力,也意在鼓励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更具价格优势的中国产品,从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应对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和美国关税等外部挑战。

🌐 东南亚已成为日系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要市场,但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本地化生产,日系供应链的传统优势正受到挑战。中国零部件厂商的数量在泰国显著增长,成本优势明显,可能导致部分日系企业面临业务调整。

🚀 丰田计划最早于2028年在东南亚推出新款电动车,采用“多路径新能源平台”,并设定了将成本较以往降低30%的目标,这表明其将更广泛地利用中国厂商的零部件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与日资企业相比,中国零部件厂商的成本低2~3成。一些日系企业可能面临退出或缩小业务的困境”。这将成为以日系企业为主轴的东南亚日本汽车供应链的重大转折点……

丰田将在其东南亚最大的生产基地泰国从中国厂商采购零部件。在2028年开始在当地生产的新款电动车上采用中国零部件。中国厂商随着纯电动汽车(EV)的普及而实力不断增强,丰田通过采用中国厂商的零部件来提升成本竞争力。这将成为以日系企业为主轴的东南亚日本汽车供应链的重大转折点。

长期以来,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中一直占据90%的份额。目前,以中国比亚迪(BYD)为首的中国企业通过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发起降价攻势,开始瓦解日本车企的坚固阵地。2025年1月~5月,日系车的份额降至71%,而中国车的份额则上升至16%。

除了对抗中国车企,丰田还需要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在泰国等海外地区,迫切需要提高采购效率。

据多位相关人士透露,丰田已开始在泰国正式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丰田向其主要交易对象、当地大型零部件企业森密集团(Summit Group)介绍了中国的内饰材料制造商“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两家企业于2025年1月在泰国新设了合资企业,打算今后在当地设立工厂,为丰田供应零部件。

这被认为是日本大型车企首次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驻当地市场。

3月下旬丰田在泰国的国际车展上(小原雄辉 摄)

丰田还在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中国企业的产品,包括生产模具的浙江凯华模具以及生产树脂材料的金发科技。方针是采用更多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中国零部件,此举的另一个意图被认为是促进日系企业降低成本。

丰田推动采用的大多数中国零部件已应用于丰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中。3月,丰田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低价EV“bZ3X”,销售情况良好。

丰田旗下大型零部件企业的高管表示:“在东南亚,我们也打算像bZ3X那样,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厂商的零部件,开发成本更低的电动车”。

丰田计划最早于2028年前后在东南亚推出新款车。届时将采用适配于EV及混合动力车(HV)等多种电动车型驱动装置的车身“Multi-Pathway Platform(多路径新能源平台)”。据丰田相关人士称,该车将采用中国厂商的零部件,“提出了将成本较以往降低30%的目标”。

丰田的公关负责人对日本经济新闻的采访未作评论。

随着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厂商在EV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零部件厂商也逐渐增强实力。

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显示,泰国大约聚集着310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其中,日系约占1400家。尽管中国企业只有约190家,但与2017年底相比,企业数量已增长了4倍。

当地零部件厂商的负责人指出:“与日资企业相比,中国零部件厂商的成本低2~3成。一些日系企业可能面临退出或缩小业务的困境”。

从1960年代起,日本汽车厂商开始全面进驻泰国并建立起供应链。如果最大车企丰田在当地扩大对中国零部件的采用,将会对其他日本企业在东南亚的战略产生影响。

日系车在东南亚的供应链是由以电装等丰田系为首的日系零部件厂商形成的产业金字塔所支撑的。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显示,进驻东南亚的日系汽车零部件厂商约有2770家(截至8月1日)。泰国占其中的5成。进入东南亚之外的主要市场中国市场的日系零部件厂商有2090家,进入北美的日资零部件厂商有1630家,均少于东南亚。

尽管东南亚的新车年销量仅有不到350万辆,但在印尼和泰国等国,日系车持续占近9成的市场份额,未受到价格竞争的压力。零部件企业一直以比其他地区低的工资水平进行生产,一直被视为可以获得利润的稳定市场。

进入本世纪20年代,比亚迪等中国大型汽车厂商纷纷进入东南亚市场。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下,低关税的汽车零部件流入,中国汽车大型企业也开始本地生产。凭借具有价格竞争力的汽车抢夺日系车份额的格局加剧。日系车厂商将采购的重心从过去的日本企业转向其他地区零部件企业的趋势可能会扩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赤间建哉,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丰田 中国零部件 东南亚汽车供应链 电动汽车 日系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