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曾将12个省份纳入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并对其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约束。随着一揽子化债政策的逐步落地,国务院要求动态调整此名单。近期,内蒙古人大披露的报告显示,该自治区已成功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专家指出,退出该名单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新增投资项目审批上的限制将有所放宽,有助于缓解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压力,并为新的投资机会打开空间。此举表明化债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为其他面临债务压力的省份提供了积极信号。
📊 内蒙古已从地方债务高风险省份名单中退出,这是国家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而实施的政策调整的体现。此前,为遏制债务风险蔓延,被列入名单的省份在政府投资项目上受到严格限制。
📈 退出债务高风险名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温来成教授指出,一旦退出该名单,地方政府在新增政府投资项目上的审批限制将大大减轻,例如不再需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从而减少了项目推进的压力,并为刺激经济增长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 地方政府积极寻求退出债务高风险名单,是因为被列入名单会对地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影响。限制政府投资项目不仅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也可能导致民间投资的观望态度,对整体经济活力造成负面效应。
🏛️ 国务院要求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并已有一部分省份成功退出,这表明中央政府的化债政策正在显现效果,并且是一种灵活、动态的管理方式,旨在平衡风险防范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债务高风险省份名单已调整 内蒙古确认退出】财联社8月4日电,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12个省份被纳入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政府投资项目受到约束。随着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国务院今年要求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目前已有一些省份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近期,内蒙古人大网站披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4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其中在建议下一步强化当地政府债务管理时称,“要巩固退出地方债务重点省份成果”。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表示,这意味着内蒙古已经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因为纳入这个名单的省份,为防止债务风险蔓延,会被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资项目,也会让一些民间投资观望造成影响,这都对地方经济增长有影响,因此不少省份积极退出债务高风险名单。“我在一些债务高风险地区调研时,他们感觉在减少政府投资项目上有硬要求,另外新上政府投资项目需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限制比较多,压力大。”温来成说。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