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1小时前
193家新首店引爆深圳!浓度TOP1的商圈居然是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上半年,深圳首店开业量达到193家,实现量质齐升。国际品牌占比稳定超过21%,显示其强大的商业吸引力。首店能级分布呈现城市首店为主,华南首店和全国首店为辅的多层次格局。在业态方面,零售业态以服饰类为主导,餐饮业态则呈现细分品类均衡渗透和场景创新的特点。体验业态则通过“新兴技术+传统焕新”实现分化。区域分布上,南山区和福田区构成核心双核,宝安区和罗湖区形成支撑,但东部片区发展仍有提升空间。头部商业项目对首店的虹吸效应显著,如深圳万象天地和前海壹方城。

📍 **国际品牌占比高,彰显深圳商业吸引力。** 2025年上半年,深圳开业的首店中,国际品牌占比稳定在21.1%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深圳在全球资源配置、营商环境优化以及对国际消费趋势的敏锐捕捉,吸引了包括美国、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众多知名品牌以首店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尤其在服饰、美妆香氛和餐饮领域表现突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商业的国际化水平。

🏠 **首店能级与业态多元化并存,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深圳首店分布形成城市首店、华南首店、全国首店的多层次矩阵,数量上城市首店占比最高。在业态上,餐饮业态以47.2%的比例占据主导,细分品类均衡覆盖且注重场景创新,如主题化餐饮备受青睐。零售业态则以服饰类为主导,集合店和细分赛道双轮驱动,呈现运动生活化趋势。体验业态如文体娱和生活服务则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细分,满足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

📍 **区域联动与商圈集聚效应显著,头部项目引领发展。** 首店选址高度集中于核心城区,南山区和福田区合计贡献近六成首店资源,形成“双核引领”格局。成熟商圈是首店的主要聚集地,但新兴商圈也在快速发展。头部商业项目对首店的虹吸效应明显,如深圳万象天地和前海壹方城成为高能级首店的核心载体。不同行政区的首店增长逻辑各异,南山区侧重国际品牌总部首店,福田区通过调改吸纳首店,宝安区则受益于政策红利和新商业载体。

💡 **创新业态与品牌试验田作用凸显,引领消费新趋势。** 深圳的首店经济不仅是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新消费趋势的实验场。诸如麦当劳·麦麦博物馆、有雲·川菜、安踏篮球竞技场等创新业态和概念店,通过主题化、差异化和体验式营销,成功吸引了消费者,并在特定细分领域实现了突破。此外,如“打酱油农场商店”等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品牌,也显示了市场对绿色消费理念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 **“标准店型+非标创新”组合,驱动商业场景升级。** 深圳的首店在门店形态上,以“标准店型+非标店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非标店型,如概念店、旗舰店、主题店等,占比超过59%,这些创新性门店形态不仅是品牌展示实力的平台,更是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性活动,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和价值感,推动了深圳商业场景的整体升级和创新。

据赢商大数据最新统计,2025年上半年深圳首店以193家开业量(不含围挡/快闪店/限时店,数据截至6月30日)实现“量质齐升”,全国首店(23家)、华南首店(63家)与城市首店(106家)构成的多层次矩阵中,国际品牌占比稳定超21%。

从比利时WOLFERS亚太区旗舰店、日本Goldwin华南首店等国际高端品牌落子,到本土新消费“霸王茶姬·超级茶仓店”“麦当劳·麦麦博物馆”破圈,深圳正以“顶奢零售+社区烟火”的多元业态、“标准店型+非标创新”的场景组合,持续诠释商业生态的全球包容性与创新吸引力。

01.

首店能级:

国际品牌占比超20%,城市商业话语权再升级

在首店能级分布方面,城市首店以106家的数量占比达54.9%,一马当先领跑首店格局;华南首店有63家,全国首店有23家,三者共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首店分布体系。

国际品牌占比稳定超两成

从品牌归属地维度剖析,中国内地首店数量达149家,港澳台首店有3家,而海外品牌首店则有41家,国际品牌首店占比稳定保持在21.1%。这一超过20%的高位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商业吸引力。

进一步探究其来源地,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美国有8家、韩国有6家、日本有5家、意大利有5家,这四个国家所贡献的海外首店数量合计占比高达68%;法国(4家)、英国(3家)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在业态分布上,海外品牌首店呈现出显著的“零售驱动”特点。其中,服饰类首店占比最为突出,达到了41%;美妆香氛类首店占比为17%,餐饮类首店占比近10%。

高能级门店形态引领商业创新

从上半年首店品质来看,大众化品牌占比50.3%,占据半壁江山,体现深圳消费市场的大众化基础;中档品牌占比26.9%,中高档16.6%,形成腰部支撑;高档(4.7%)和奢华(1.6%)品牌供给城市高端消费,构建出城市中健康的消费生态金字塔。

从门店类型来看,主要以“标准店型+非标店型”组成, 其中标准店型首店占比69.4%,非标店型占比59%。

海外品牌多以概念店、旗舰店等形式进入深圳,例如:比利时珠宝品牌WOLFERS亚太区旗舰店、美国美妆品牌Fenty Beauty中国大陆首家概念店、英国GFore华南首家旗舰店、日本自行车品牌松永滨海户外旗舰店、麦当劳中国首家“麦麦博物馆”等,展现出深圳浓厚的商业创新活力和国际品牌吸引力。

02.

首店分布热力图:

南山区领跑,多中心化初现 

核心区域集聚效应显著,新兴区域尚待发力

深圳首店选址分布呈现“西密东疏”的显著特征。

核心城区主导格局:南山区以60家首店(占比31.1%)稳居榜首,福田区以55家(28.5%)紧随其后,两大核心区合计贡献全市近六成首店资源;宝安区(35家,18.1%)与罗湖区(20家,10.4%)构成第二梯队,四区首店总量占比高达88.1%,形成“双核引领、四区支撑”的集中化格局。龙岗10家、龙华9家、光明3家、坪山1家,首店总和仅占全市9.8%,不足南山区单区数量的1/3,反映出基础设施与消费能级的区域差距。

成熟商圈是首店主要聚集地:从商圈维度看,成熟商业首店占比72%,新兴商圈占比14%,显示商业外拓趋势。其中:宝安中心商圈(29家)、蔡屋围商圈(24家)位列全市商圈前两位,福田CBD与高新园商圈(均21家)并列第三;太子湾商圈凭借K11 ECOAST首期试运营及Villa街区开业,新增16家首店跻身第五,以艺术商业定位实现差异化突围。

头部项目虹吸效应显著,呈现区域分化

首店布局深度依赖标杆商业项目,2025年上半年全市首店TOP10项目贡献117家首店,占比达60%。南山区深圳万象天地以21家首店(占该区35%)成为高能级首店核心载体,含多家国际品牌华南首店;宝安区前海壹方城以20家首店(占该区57%)巩固西部商业地标地位,“区域首店+特色业态”策略成效显著;福田区iN城市广场作为新兴项目,14家首店中60%具备区域独家性,成为品牌试验田。

不同行政区的首店增长逻辑呈现显著差异。南山区依托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重点吸引国际品牌区域总部首店,强化了其高端商业地位。福田区则以COCO Park等标杆老项目通过积极调改吸纳首店实现租金溢价,带来商业新鲜感。宝安区借势前海自贸区扩容政策红利和新增优质商业载体,首店数量激增明显。而东部片区受限于基础设施与消费能级,首店规模仍处低位。

03.

首店业态特征:

新消费实验场的三大突破

上半年193家首店以“餐饮引领、零售主导、体验创新”为核心,呈现多元化、细分化、主题化与创新化特征,成为新消费趋势的重要观测窗口。

餐饮更新:细分品类均衡渗透,场景创新破圈

上半年餐饮首店达到91家,占比47.2%,接近一半的比例。消费者对于新的餐饮品牌和特色餐饮有较高的兴趣和尝试意愿。

核心品类聚焦高频消费:烘焙甜品首店12家,如“VinLo唯珑”以高颜值产品与第三空间设计抢占“轻食社交”场景;饮品首店10家,通过限定口味与联名营销强化差异,如“柠檬向右”“山山不夜”、眷茶臻选等品牌首店。

细分菜系均衡覆盖:日式料理(3.6%)、云贵菜(3.1%)、川式火锅(2.1%)等特色品类占比分散,显示餐饮首店注重“小众菜系大众化”突破,还有粤式火锅、素食餐厅等细分赛道通过健康概念切入市场。

如“有雲·川菜”“来菜”“木南苑”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中式美食的多样化需求,“麻布屋”“京都御握丸”“岐余食堂”“MUJINY木槿钰·创意韩餐”“BEGL贝果餐厅”等,为消费者提供国际化的餐饮体验;“有胃青年地摊摊小火锅”“庖丁家”“贵厨酸汤火锅”等,火锅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

主题化创新成亮点:如春花戏院、公路商店、霸王茶姬·超级茶仓店、麦当劳·麦麦博物馆等具有特定主题或创新概念的餐饮店铺,吸引追求独特体验的消费者。

■ 麦当劳·麦麦博物馆(中国首店·西式快餐):位于深圳福田a park,是中国内地首家以麦当劳品牌历史为核心的西式快餐主题博物馆,亦是全球第四家麦当劳博物馆.深圳是麦当劳进入中国大陆的起点——1990年10月8日罗湖东门开设中国内地首家餐厅,品牌伴随深圳35年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符号。

■ 有雲·川菜(华南首店·川菜):位于太子湾villa街区,黑珍珠二钻上榜餐厅,突破传统川菜馆模式,以“新派川菜+意境环境”为特色,招牌菜融合分子料理手法,吸引追求“高端川菜体验”的中产阶级客群。

图源:品牌官方

■ 贵厨酸汤牛肉(华南首店·火锅):位于深圳罗湖益田假日广场,作为贵州本土老牌酸汤火锅品牌,已扎根近10年,并连续6年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

零售进化:服饰与潮流消费主导,集合店与细分赛道双轮驱动

零售业态首店有68家,占比35.2%。零售作为传统的商业业态,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比例。消费者对于各类新的零售品牌、产品等也有一定的需求和关注度,包括一些特色商品、潮流服饰、家居用品等的新品牌首店有一定的市场。

运动生活化:服饰集合店首店11家,如美国街头品牌Vision Street Wear华南首店、英国生活方式品牌BOHRHOO通过多品牌集成与跨界联名,以“生活方式概念店”重构消费场景;运动装以FILA FUSION先锋店、安踏篮球竞技场、比音勒芬先锋旗舰店、GFore华南旗舰店等为代表,融合专业运动与时尚属性,并与户外用品(如日本Goldwin华南首店)、潮流数码(如迈从旗舰店)形成“运动生活化”组合。

细分领域呈现多层次突破:国际美妆品牌以概念店形式加速布局(如Fenty Beauty、Atelier Cologne);女装则聚焦设计师品牌与快时尚副线(如SIINSIIN、ZRAU),通过主题形象店(亲子概念店、NEXT潮流运动主题店)实现差异化竞争。潮流数码首店(如IQUNIX设计展馆)搭载AR试穿、智能导购技术,特色主题店如“打酱油农场商店”主打绿色生态有机生活方式,推动零售从“商品售卖”向“体验服务”“场景升维”转型。

■ 安踏篮球竞技场主题店(全球首店·零售):位于深圳龙华壹方天地C区,超2000㎡空间内,集购物、运动、社交于一体,设两大篮球场及六大主题俱乐部,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曾空降签约并举办3V3表演赛。

■ Fenty Beauty(中国大陆首店·美妆概念店):位于深圳万象天地,由美国流行音乐天后蕾哈娜(Rihanna)2017年创立,门店打造“未来星球”沉浸式空间,含50色粉底液矩阵、试色大空间站等互动区。

■ Wolfers(中国首店·珠宝零售):位于深圳罗湖万象城,亚太区首家旗舰店,比利时国宝级王室御用珠宝品牌,门店以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呈现百年珠宝匠心。

图源:品牌官方

■ 打酱油农场商店(深圳首店·有机生活方式):位于华侨城OCT PARK欢乐时光,来自大理的品牌,推行“无过度包装、无化学添加、无动物成分”散打裸买,提供有机食材及植物基轻餐饮,倡导可持续生活。

图源:品牌官方

体验进化:场景分层与客群细分并行

文体娱(15家,7.8%)生活服务(13家,6.7%)通过“新兴技术+传统焕新”实现体验分化。

专业球馆如“NBA HOOP PARK”“UPTennis网球”以及“Wandering滑板”等以“运动社交”构建垂直社群,VR体验馆如鲸奇Amazing通过元宇宙技术吸引Z世代;“来疯喜剧”剧场激活线下社交。

生活服务业态呈现“高端定制+大众便捷”分层:美容SPA如Dm宣大美科学量肤引入AI肤质检测,健身会所SUPERMONKEY推出主题团课店以精品小店课程降低决策门槛;足疗按摩(贡方堂)推出24小时上门服务,宠物服务(茸茸传奇宠物超市)覆盖“它经济”刚需,形成全场景服务网络。

■ NBA HOOP PARK(深圳首店·篮球公园):位于深圳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是NBA中国在深圳布局的首家篮球文化体验中心,设有专业级赛事球场及智能训练系统,配套复古主题咖啡厅与酒吧,是国内首个集“球场、餐饮、酒吧、社群”多功能于一体的旗舰级篮球公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赢商网”,作者:罗嘉欣,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深圳 首店经济 商业创新 国际品牌 消费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