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印尼机会很多,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是在印尼落地生根,赚到了第一桶金。
但是,印尼也不是所有行业都可以做,对于一些行业是有明确限制的。
DNI,全称 Daftar Negatif Investasi,中文一般叫“负面投资清单”。
这就是印尼政府列出的“外资进得来、进得有限、干脆别进”的行业分类表。
这份清单不是随便写写的,它是政策执行的底线,由总统条例亲自背书。
目前最新版是2021年第49号总统条例,在第10号条例基础上修订来的。这意味着,每一次修订都代表着印尼对外资态度的微妙变化,值得认真研读。
DNI的划分
那DNI具体怎么分的呢?大致划了四条线:
1、鼓励投资领域:100%开放
这类行业是对外资100%开放的,基本没有附加条件,甚至还会有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政策加持。
2、有要求才能进的行业:不是不行,但你得配合
这类业务领域对外资开放,但需要满足一些具体条件。
可能是最低投资额的门槛,也可能是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地原材料、设备或者劳动力,有时还得找家印尼本地公司合作入场。
这类模式对熟悉印尼市场、有人脉资源的企业来说,还能玩;但对初来乍到的投资者,就得多走几圈、多下些功夫了。
3、强制合资行业:必须“牵手”印尼企业
有些行业,印尼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你要投可以,但必须和我们当地企业一起干,合资是基本门槛。这个比例一般在49%或更低,换句话说,你不能控股。
这类领域主要集中在那些印尼认为“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比如某些能源、港口、通信领域。
政府希望外资能带来技术和资金,但主导权得牢牢掌握在本国手里。
4、禁止投资行业:别碰,一碰就违法
最后一类就是完全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也不对本国私人资本开放,一般是涉及宗教、毒品、传统文化保护、国防安全等高度敏感的领域。
这类红线就是高压线,是投资者的禁区。
印尼的“红线”
对于出海印尼的企业来说,“红线”不要碰。
别说资金技术,哪怕你是全球500强,碰了这条线也没戏。
这些限制,大多跟国家安全、宗教文化、环境保护有关,不是简单的政策问题,而是原则性红线。
下面这9类行业,是印尼政府明确列入《投资负面清单》的“严禁进入”领域:
1. 毒品相关行业
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种植大麻、加工鸦片,到任何形式的毒品分销,印尼都持“零容忍”态度。不只是法律严厉,背后还有强烈的宗教立场,在这个穆斯林人口全球最多的国家,毒品不仅违法,更是违背信仰。
2. 赌博产业
无论是赌场、线上赌博平台,还是民间彩票销售,通通不行。一方面是出于宗教原因,伊斯兰教本就反对赌博;另一方面,政府也担心赌博会带来社会治安问题。
3. 危害健康与环境的行业
包括氰化物、汞等高危化学品生产、放射性物质加工、石棉制品等,这些行业被视为对公共健康和环境的双重威胁。印尼政府希望尽量避免污染与高风险制造业进入本国。
4. 自然资源破坏性开发
比如非法采伐、濒危动物贸易、珊瑚采集、红树林毁林等。这些行为在印尼不仅违法,还可能引发国际关注。作为一个海岛国家,印尼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说是底线问题。
5. 军工与国家安全行业
包括未经许可的武器生产、军用爆炸物制造、间谍设备研发。这类产业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通常只对国有资本或获得特别授权的主体开放。
6. 违反宗教与文化伦理的行业
比如部分地区禁止酒精饮料的生产与销售、色情内容制作、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娱乐活动等。这类规定因地区而异,但宗教和文化价值观在印尼绝对不是“小事一桩”。
7. 环境高风险的采矿与能源活动
包括在自然保护区内采矿、炸鱼毒鱼式渔业、放射性矿物开采等,通通列为禁止类。印尼近几年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尤其是在海洋与森林领域。
8.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
像转基因作物、克隆技术等前沿科研项目,未经政府许可一律不得从事。这类技术的不确定性太高,政府宁可保守,也不愿贸然开放。
9. 涉公共安全与国家利益的特许经营
比如民航、电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等,属于高监管行业。非本国公司如无特殊资质或批准,禁止涉足。
写在最后
所谓入乡随俗,企业出海也是如此,到一个新的国家,需要遵守当地的一些规定。
印尼对有的产业张开怀抱,但也有非常明确的一些。
要注意的是,《投资负面清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文件,印尼政府近年来确实在逐步放宽限制,试图吸引更多外资。
但即便如此,“红线”依旧存在,尤其是涉及环境、宗教和国家安全的部分,松动的可能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