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前天 10:21
从汕头牛肉火锅,看这座城市的服务智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汕头“服务精神”如何从潮汕牛肉火锅的极致追求,延伸至驱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治理以及焕新文旅产业的关键力量。汕头不产牛,却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对“现宰现切、分类涮煮、服务周到”的匠心精神,将牛肉火锅打造成城市名片。这种精神如今体现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中,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快递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在城市治理方面,汕头通过精细化服务,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文旅方面,则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整个城市以“服务至上”的理念,加速了产业转型,提升了城市品质,绽放了文旅魅力,赢得了海内外潮商的认可和投资。

🥩 **精益求精的牛肉火锅精神是汕头服务理念的起点。** 汕头不产牛,却能将牛肉火锅做到极致,关键在于其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对牛肉“现宰现切、分类涮煮”的工匠精神,以及门店的精美设计和周到服务,这体现了对顾客体验的极致追求,并为后续的城市发展奠定了“服务”基因。

🚀 **“汕头服务精神”正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为导向,新能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贡献显著,快递业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通过“证照联办”、“有呼必应”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安心发展,实现了经济数据的亮眼表现。

🏙️ **服务精神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居民幸福感。** 汕头将“服务者”的姿态融入城市治理细节,通过整治积水点、改造老旧小区、升级农贸市场、建设公园和“长者饭堂”等,切实改善民生。同时,鼓励全民监督、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文化与服务融合,焕新文旅产业。** 汕头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赋予小公园开埠区、胡文豹大楼等历史遗迹新的生命力,并推动英歌舞、潮剧等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这种“服务精神”的注入,使得汕头成为网红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文旅产业的显著增长,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

现在提到汕头,大家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风行全国的潮汕牛肉火锅

现切的牛肉薄片,放入滚烫的锅底中涮上10秒,在特调的蘸料碟里轻轻啜几下,送入口中,顿时鲜嫩咸香,舌尖生花......

它不仅是汕头的美食名片、非遗项目,更是这座城市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

那么问题来了:汕头明明不产牛,为什么能将牛肉火锅做到极致?答案其实很简单:强大的供应链,以及极致的服务精神。

物之所出,不如物之所聚,汕头把这句古语发挥到了极致,汕头不生产牛,但通过供应链的方式,将外地物产为我所用,打造成自己的产业名片。

至于“服务”,就更用心了,一方面体现在对牛肉的“现宰现切、分类涮煮”的工匠精神,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牛肉的鲜美;

另一方面体现在门店的精美、服务的周到,为客人提供美味的同时,还能带来愉悦的情绪价值。新鲜现切、分类涮煮、服务周到,这三个词儿,是刻进DNA里的“汕头牛肉火锅精神”、“汕头服务精神”。

有意思的是,这份对“服务”近乎偏执的追求,如今正从火锅店的案板,蔓延到整座城市的肌理,成了驱动汕头发展的新密码。

01

“汕头服务精神”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这个“新密码”,正在汕头的产业转型中生动展现。

有人说,汕头这座昔日的商贸名城,如今正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有力注脚:

一是产业结构呈现出“专精特新”的特征,上半年汕头“三新两特一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贡献了66.3%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新经济的比重越拉越高。

二是投资结构的优化,全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45.8%,不仅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其中,“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占“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总额的43.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5%。

三是快递业跑出新速度。快递业务量是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表征,上半年汕头货运量增长5.1%,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1.31亿件、总量居全国各城市第7位,增长16.7%。

汕头快递业务量为何能跻身全国前十?这是因为快递业与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汕头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的重要力量。

第四,汕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占比达65.1%,这一数字不仅大幅领先全省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也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5个百分点,展现出民营企业对汕头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民营经济的活力,在市场主体的培育方面尤为突出。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制造业企业1329家,增长7.3%,6月末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56.78万家。

有人说,民营经济就像“毛细血管”一样密布于汕头的大街小巷。

可以说,每一个新增的市场主体、每一笔增长的民间投资,都是无数创业者对汕头营商环境、汕头服务精神的认同。

从“证照联办”的审批提速,到“有呼必应”的服务承诺,再到实实在在的降本减负,汕头正用一系列举措,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地留在汕头发展。

当然,汕头的改革步伐并未止步于此。6月30日召开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掷地有声地强调:

要让我们的营商环境“今年跟去年就是不一样”!

这场会议,不仅释放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更明确了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路线图。

02

“汕头服务精神”赋能城市治理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

今年,汕头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这座城市以“服务者”的谦卑姿态、绣花般的精细功夫,把“服务精神”融入城市治理的细节当中,累计完成中心城区67个积水点整治、671个老旧小区改造、260个农贸市场升级、259个公园广场焕新,更建成了115个“口袋公园”和170家“长者饭堂”......

一个个具体数字,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回归。

当然,城市之进,不在一朝一夕的跃升,而在一以贯之的坚持。

城市治理升级、营商环境提升,本质上就是汕头城市治理的自我革命:“口袋公园”激活城市边角料空间,“长者饭堂”传递城市的温度,“城管随手拍”鼓励全民监督,“政务窗口夜间问诊”破解上班族无时间办事难题,“邻里议事厅”激发市民参与社会治理“主人翁”热情......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这些用心的改变,不仅带来了城市品质的蝶变,拉近了企业与城市管理者的距离,更厚实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3

“汕头服务精神”焕新文旅

“汕头服务精神”,正在游客们的心目中形成共识。

汕头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好吃、好玩、好逛的网红城市。在这里,“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更是一种能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情绪价值的艺术。

例如,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游人如织,百年商埠在文旅热潮中重现历史魅力;见证了汕头商埠辉煌的胡文豹大楼,蝶变为提供精神驿站的岭南书院,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中华战舞”英歌舞登上国际舞台,潮剧演员成新晋网红,这些“老传统”正以全新方式走向世界,成为汕头最闪亮的名片......

这些频频出圈的汕头文旅,都是汕头人发挥“汕头服务精神”,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赋予它们独特生机和活力的结果。

上半年,汕头全市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2.7%、11.9%;全市接待游客约364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5%,综合旅游收入约419.2亿元,同比增长约14.5个百分点,印证了文旅融合的显著成效。

这些数字背后,是汕头将历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硬支撑”的成功实践。

在此背景下,众多海内外潮商在看到家乡的变化后,主动归乡置业投资,正如一名侨领的深情告白:

“家乡的盛事就是我的大事,家乡的发展就是我们的机遇。”从热气腾腾的牛肉火锅店到蓬勃发展的科技园区,从古韵悠长的小公园到走向世界的英歌舞,从“有呼必应”的12345热线到灯火通明的政务服务中心......

“服务至上”的理念,已深深融入汕头的城市血脉,带来了产业转型的加速、城市品质的提升、文旅魅力的绽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作者:卡梅利多,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汕头 服务精神 产业升级 城市治理 文旅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