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做副业,就是不信天赋更不信运气
近些年的职场越来越像地狱模式,不仅同样收入下要卷的工作量越来越多,甚至还可能随时没工作,这时候对很多人来说一个选择就自然而然浮上水面 —— 做一份副业
这篇想讲讲普通人该怎么做副业。并不是说我做副业有多成功,而是想讲讲我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团队、没有任何“商业模式”设计、基本没有刻意追流量热点的情况下,如何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靠爱好赚到钱(全文无广告不卖课)…
想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收到一位读者的评论“哥们儿真能写啊,太顶了”,看完我还真想了想,为什么“这么能写”?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基本是每天至少1篇1000-1500字左右的长文,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篇长文初稿可能写完有2000-4000字,但因为小红书特性限制,不得不每篇删了又删到1000字左右
这样我每天的信息输入大概2小时左右(主要是阅读付费专栏、书、公号文章、商业或经济方面的新闻等),如果有灵感,写作酝酿1-2小时,每天干活外的空闲时间,大概花4小时专门在输入和输出这件事上
(所以为什么我写了很多篇文章建议普通人卸载短视频APP等“杀时间”工具,因为你如果真的每天在干活时间之外,还要干自己的事,时间其实是非常拮据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高强度的模式?
1,普通人不能信天赋,更不能信运气
这个高强度模式严格来说不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极其普通的人,可能有点能力,但绝没有很强的天赋,更没有好运气(比如我年会从没有中过稍微大一点的奖🙄)
所以我早就想清楚了适合我的人生道路,比如上天通过从没中大奖暗示我,要踏踏实实,每天日拱一卒,绝不可生出走捷径中大奖的心思(例如几个月起号、突然爆红、直播带货走上人生巅峰),我没这个命
这也是和我一样,绝大多数普通人应该知道的事,想在职场之外还能有自己的第二条路,就要日拱一卒,用你的勤奋和努力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和信息【在低质信息和急功近利的环境中,用扎稳马步的方法杀出一条血路】,普通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2,一定要做你日常中最喜欢或擅长的事,每天打磨,让它成为你最趁手的武器
比如我每天要看大量的信息(几万字起步),还要写东西输出,在开始的一两年不要说爆火,甚至都没人看,每篇文章发出去一点水花都没有
但为什么我还会一直坚持看,坚持写,甚至在这么多年后,甚至还能因为写作给我带来一些意料外的收入?(比如有出版社、电影机构、语言培训机构等找到我)
就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我在工作的时候和在日常生活的时候就会做的事,我每天做这件事就是为了能让我自己“输出倒逼信息吸收”,成为一个认知思维不断在进化的人 —— 即便没有所谓的流量,我也会一直做,因为只要做了我自己就有成长,而流量和所谓的变现,只是第二位的附加品
所以,能让没有运气和天赋的普通人能坚持下去的副业,一定是你自己本身在生活中就会做的事,而且是做了不管外界有没有反馈,你自己就有成长的事
3,持续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正向飞轮
我发现越写作,我对自己思维的观察和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觉察越敏感,越有更多想法涌现,慢慢地,我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思维语料库,看到社会上发生的一件新的事情,都能迅速在思维语料库中串联成一个解释模型
我自己好像就把大脑训练成了一个专属的AI思维模型,,然后你会发现你的写作触觉越来越敏感,写作速度越来越快,写作手感也越来越好 —— 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飞轮
你会发现那些著名大师的写作习惯也是这样,比如村上春树、海明威、马尔克斯,都是每天像上班一样雷打不动地在固定时间进行写作 —— 连大师都是靠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成长飞轮,我们普通人做副业,更不可走捷径,想偷懒,想靠玄之又玄的“灵感”
最后,史考特·亚当斯在《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中讲了一个道理,我想送给你:
“普通人会追求一个个目标,而智者会给自己打造一个系统。一个目标就像一场有终点的比赛,到最后,往往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而系统没有最后期限,也没有所谓的成功失败,你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感觉就会很好,做事时能量满满,总有一天这个系统会让你获得进步,更加幸福。”
(最后附上一篇我刚开始写文章时的链接,你对比可能就知道区别了:https://mp.weixin.qq.com/s/TeV8LsQMMpgut4U_AMVJ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