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胰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病例在发现时已属晚期,治疗效果有限。新检测方法基于对患者血液中游离肿瘤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差异甲基化分析,有望突破早筛难题。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近日发布公告称,协会研究人员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出一种有望用于胰腺癌早期高精度检测的新方法。这项技术温和无创,有望显著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方法无需进行侵入性活检,只需从肘部等常规部位采血即可完成检测,对患者更为温和且风险较低。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分析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更多患者样本,以进一步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其最终目标是将该技术推广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为胰腺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争取更多时间与机会。
研究团队介绍,该方法首先需采集血液样本并分离血浆,从中提取因细胞死亡或退化而释放的游离DNA,进而检测其是否存在特定的病理性变化。由于肿瘤DNA与正常DNA在某些位置存在生化修饰差异(即甲基化差异),研究人员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识别这些变化,从而实现对肿瘤DNA的高精度检测。
研究还显示,该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胰腺癌早筛,还可将其与早期症状相似的胰腺炎区分开来。两者虽表现相似,但治疗策略完全不同,准确区分对于患者至关重要。此外,研究人员还能够依据特定甲基化模式,对某些非恶性早期病变进行分类与识别,提升诊断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