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小时前
续作多连响,短剧“IP宇宙”迎收割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短剧市场掀起IP系列化开发热潮,多部系列短剧如《云渺》、《太奶奶》、《一品布衣》等在暑期档表现亮眼,收获高热度和播放数据,展现了短剧IP系列化开发的新潜力。这些成功案例普遍具备IP基础扎实、内容叙事吸引人、制作周期短等特点。例如,《太奶奶》系列通过新增角色和故事线保持新鲜感,而《一品布衣》则以反套路叙事和精良制作获得口碑。短剧的形态优势使其能快速满足观众期待并巩固市场热度,为行业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IP基础与市场验证是关键**:短剧IP系列化成功的首要条件是IP本身适合多季开发,并且首部作品已在市场中获得良好的知名度和认可。例如,《云渺》改编自体量庞大的连载小说,采用“主线+单元剧”模式,非常适合系列化;《太奶奶》系列则构建了能够支撑连续开发的世界观,并在轻喜剧外壳下融入家族振兴和家国情怀,迅速引发关注。

💬 **内容叙事保持吸引力并持续创新**:系列短剧需要在延续前作风格的同时,不断为观众带来新的惊喜。以《太奶奶》为例,第二部在保留核心情感共鸣的基础上,通过新增角色如“二孙子”纪言庭,并设计出“扫腿舞”等具有传播性的喜剧爆点,成功延续了剧集的热度。同样,《一品布衣》凭借精良的群像刻画和有深度的叙事,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 **短剧形态优势助力系列化发展**:短剧短小精悍的内容形式和较短的制作周期,使其在系列化创作和传播方面比长剧更具优势。这能够及时满足粉丝对新内容的需求,并帮助新观众快速融入系列,从而持续巩固用户粘性和市场热度。例如,《云渺》已更新至第四季,且每一季都创造了热度高峰。

📈 **系列化开发开辟可持续商业路径**:当单一爆款短剧能够成功进阶到系列化开发,就意味着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新路径的出现。这不仅能带来稳定的收益,也能让品牌和IP价值得到持续的积累和放大。文章期待更多同行者加入这一赛道,共同推动短剧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文|沈婉婷编辑|朴芳

IP系列化的风最近在短剧圈吹得正劲。

而且收成还不错。

这个暑期档已先后诞生《云渺》《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下称《太奶奶》)《一品布衣》等多个系列短剧,涉及女频修仙、家族亲情、男频古装等各类题材,皆取得不俗的热度和播放数据,也让市场看到了短剧IP系列化开发的新可能。

短剧“IP宇宙”多连响

首先是国内短剧头部厂牌听花岛出品的《太奶奶》系列第二部于7月25日开播后便以强烈攻势延续了第一部的高热度,也成为红果首部上线第一天热度值破亿的短剧,同时刷新抖音短剧最快破亿纪录,目前其在红果观看量已突破10亿并位居热播榜和新剧榜TOP1,还推动《太奶奶1》热度重回高位。

而一个多月前,《太奶奶1》上线后就在红果、抖音原生端、爱奇艺等多渠道断崖式领先,带动女主李柯以晋升为新一任“短剧一姐”。而第二部在原班人马回归基础上又加入了新的角色和故事线,剧中“影帝爆改模子哥”相关片段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火爆程度较前作更上一层楼,如今已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观众群、第三部也已有130万+人开启预约。

由格物致知制作的《一品布衣》虽然题材属性和宣传声量在同期短剧中不占优势,却凭借反套路的男频叙事和少有的正剧品相实现热度和播放稳步攀升,上线第五天在红果拿下热播、推荐、飙升三榜第一,云合数据单日有效播放达2.38亿、大幅领先第二名的短剧。截至7月28日,红果官方公布该剧站内观看量已突破10亿。

值得一提的是,上线时间不长的《一品布衣》在口碑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群像出彩”“演技不浮夸”“家国情怀很热血”等好评统领讨论区,尤其是饰演男主的演员被指“神似胡歌”,自带正气的形象与主人公颇为贴合。而该系列第二部也已在红果上线预约,且有近100万人将其提前加入观看片单之列。

由百川中文打造的《云渺》则在更早时候涉足短剧IP系列化并获得三部均创下热度高峰的佳绩。

今年2月第一部在红果上线后平均热度值达7000万、充值额超5000万,为后续作品奠定较扎实的基础;4月第二部播出首日热度值即达9491万,总播放量冲破10亿大关;暑期档的《云渺3》正式开播前预约人数达300万+,上线第一天便登上红果热播榜TOP1且拿下平台短剧周榜冠军。在红果最新发布的暑期档片单中,《云渺4:绝嗣佛子》将于8月2日上线。

作为短剧系列化较早获得市场验证的经典案例之一,《云渺》改编自番茄小说作者白菜的作品《我,修仙大佬强亿点怎么了》,主打“大女主修仙+志怪美学”,剧中女主云渺的旗袍装扮和冷冽眼神已成为该系列的招牌。

除了以上三部系列短剧,聚焦反赌博内核的《老千2》、融合穿越和宅斗等多种热门元素的《乡下真千金2》等热作续集也将在不久后登陆红果。

阶段性成功秘诀

那么,IP系列化开发这一在长视频内容领域走过不少弯路的“老大难”缘何在时下的短剧市场风生水起?这背后又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方法论?

犀牛君通过总结发现,走通短剧系列化这条路的前提是IP本身适合多季开发且首部作品已顺利打开市场知名度。

比如已进行到第四季的《云渺》,该剧原著本就是一部体量较大的连载小说,加上短剧版采用“主线+单元剧”的故事模式,让季播变得更加顺理成章。又如以“重整家族荣耀”为核心的《太奶奶》系列所构建的世界观足够支撑连续开发,剧集从一开始便在轻喜剧的外壳下包裹了家族振兴和家国情怀两条相辅相成的故事线,并以势如破竹的走向迅速破圈。

其次是内容叙事层面具备持久吸引观众的实力,既能延续前作的基本风格又能不断带来新的惊喜。

以《太奶奶》为例,犀牛君曾在旧文《半年N爆,揭开这家短剧公司的“荣耀之术”》中提到过,其首作的走红最初源于“十八岁太奶奶”这一极具冲击力的身份错位离奇设定,但更深层的因素是跨越时空的母子亲情和振奋人心的民族大义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到了第二部中,这一底层逻辑仍然贯穿始终,同时又围绕新增角色的故事线延展出新的内容和情感锚点。如王道铁饰演的“二孙子”纪言庭就是本季新加的重要角色之一,其在剧中为逗家人开心跳“扫腿舞”也成为最出圈的名场面,魔性舞姿与“霸总”的反差不仅制造了极具传播性的喜剧爆点,也传达出亲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互动。

再如靠口碑发酵起来的《一品布衣》,无论是主题立意还是叙事张力都堪比长剧品质。从题材和人物设定来看,该剧避开了传统男频爽文的“金手指”,用乱世中的小人物逆袭代替只会“开挂”的大男主,在105集的篇幅里将历史质感与人文温度巧妙融入其中。而被观众尤为称道的群像刻画格外吸睛,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都棱角分明,共同构成乱世中的鲜活众生相。

此外,相较于动辄好几年才能推出一季的长剧IP而言,其实短剧短小精悍的内容形态和周期较短的制作模式更具有系列化创作与传播的优势,既能及时满足已有粉丝对新故事的期待,又能让新观众快速跟上整个系列的节奏,持续巩固其用户粘性和市场热度。

从以上短剧IP的阶段性成功也能看到,当单一爆款突破“昙花一现”标签向系列化开发进阶,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新路径也应运而生。期待这条路上涌现更多同行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犀牛娱乐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短剧 IP系列化 内容创作 市场趋势 娱乐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