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14小时前
学校托管、父母家、单位——比上学还忙碌的暑假漂流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作者一家在暑假期间,为解决孩子托管和课外活动安排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从学校托管的尝试,到孩子在家学习的散漫,再到为了满足视力训练、学习辅导和舞蹈考级等需求,家长不得不四处奔波,将孩子送到不同地点,甚至需要老人协助接送。这种频繁变动的学习环境和家长疲惫的奔波,反映了暑期教育的复杂性以及家长在平衡孩子全面发展与自身精力之间的困境。文章最后表达了对暑假课程密集安排的疲惫,并期待下半段课程减少后的休息。

🏫 学校托管尝试与退出:暑假初期,作者尝试将孩子送至学校托管班,本意是希望老师能督促学习,减轻家长负担,但由于孩子假期松懈,作息混乱,导致不到一周就申请退出,反映了托管班在假期效果上的局限性。

🏠 家庭学习与监管难题:孩子在家时,虽然保证了睡眠,但学习效率低下,存在策略性偷懒,只写简单作业,复杂任务推迟甚至未完成。家长需要时刻监管,但效果不佳,体现了孩子在家学习的自律性挑战。

🏢 单位与老人支持的有限性:为了解决看护难,作者利用了妻子单位提供的轮值看护和富裕用房,以及老人家的帮助。但单位看护的便利性有限,而老人也因孩子年长而力不从心,频频出现孩子不听话、打架、作息混乱等情况,显示出外部支持的局限性。

🩰 课外培训与接送奔波:随着舞蹈考级临近,需要增加额外课程,加上视力训练和课程辅导等,导致家长每周需要三次以上在不同地点接送孩子,学习环境频繁变动,物品遗失、生活被打乱,家长身心俱疲,如同“候鸟”般奔波。

⚖️ 家长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作者表达了希望孩子锻炼身体、保护视力、查漏补缺甚至更进一步的多重期望,但意识到这种期望与现实的执行存在矛盾,暑假期间的家长角色,在满足孩子多方面需求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疲惫。

到了暑假,叫孩子起床成了艰巨的任务。说实话,我们还是不忍心,总觉得孩子理应获得一个完整的睡眠,叫几声、推两下就停下了。整整一个学期,孩子上学没有迟到过,自然,我们上班也没有迟到过。可为了叫俩孩子去学校的托管班,大家全都迟到了……

还没放暑假,老师就早早在群里发布消息,说学生可以在校托管,完全自愿,不收取费用。但是,家长要和与学校签订托管协议。协议可以分阶段,两周一签。签订后,学生原则上就不得随意退出,如有特殊情况需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同意方可退出。


《西小河的夏天》剧照

我们也犹豫过,到底该不该把她们放在学校。在那里,起码老师还能象征性地督促一下学习。这样的话,我们当然会轻松很多。可坚持了不到一周,我们就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退出。因为孩子也知道尽管还要去学校,但假期就是假期,整个身心都彻底松懈下来,所以总会睡到八点多甚至九点,早就过了到校的时间。内分泌科的医生曾一再嘱咐说,保证睡眠是长大个儿的最主要因素。犹犹豫豫中,孩子还是留在了家里。

新的问题紧接着又来了,如果只有她们在家,睡眠是保证了,可是谁都不好好学习。孩子的偷懒也是有策略的,你布置了若干项作业,她们肯定先写最简单的:练练字,抄抄单词,至于阅读理解,数学计算练习这些需要动脑筋的,总要放到最后。要么错得一塌糊涂,要么你回家了她们还没来得及写。你都能想象她们在家是如何先玩得畅快淋漓,然后随随便便糊弄一篇作业的。

我们只好继续找地方,既能让孩子多睡会儿,又能及时盯住她们。此时,妻子单位传来消息:为了照顾职工子女假期“看护难”,工会特意安排了两间富裕用房,每天轮流派一个工作人员去照顾。更重要的是,单位离家很近,骑电动车也就几分钟,她们可以睡到八点才起。另外,在单位学习,妈妈随时都能出现,孩子多少还算老实一些。

《欢乐家长群》剧照

踏实几天之后,舞蹈训练班的老师又下发了新的通知:八月初就要考级。从七月第三周起要加课,周三、周五、周日的下午,每次都要学习或者复习新的考级舞蹈。更关键的是舞蹈训练班离我们家有六七公里远。这是有原因的:她们还在上幼儿园时,我们曾在岳父母家同住过几年。附近有一家舞蹈机构,两个孩子就都报了名,一直在那里学跳舞,时段也相对合适:每周日的下午。等到孩子上学了,我们搬到几公里以外的自己家,这依然不算个问题。毕竟,每周就只有一次课。我们自己的家距离学校很近,几乎所有的课外安排也都围绕在附近,比如孩子做的视力训练以及一些课程的辅导,虽然一周也都有两三次,但都能和舞蹈的时间错开。老师的通知一下,我们只好又把孩子放到岳父母家,让他们帮着接送。

虽然老人也很喜欢第三代,但孩子们都大了,也愈加不听话。我们的劝导都当做耳旁风,老人的更是如此。每次去岳父母家接孩子,我们首先听到的都是父母的控诉:孩子如何不好好写作业,如何又一言不合互相厮打,如何午觉睡到四点多……我们也明显感觉到老人的吃力,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对孩子大包大揽。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他们也在慢慢地退场。

《安家》剧照

我们只好忍着怒火,把孩子领回到家,先是嘶吼一顿,再继续上这边的课程或者训练。如果把自己比喻成候鸟,未免有点儿矫情,但每周至少三次在不同的地方,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孩子学习的环境总在变动,经常落下文具书籍手表充电器,心更是无处安放。我们的生活也完全打乱了,自己家做的饭忘记放冰箱,再回来时屋子里已经开始弥漫腐败的味道。

但我们只能在各处奔波,牢记每次上课的时间。有时,为了能赶下一节课,她们还得提前出来,急匆匆坐上车或者蹬自行车去另一个课堂。和上学时相比,我们也觉得疲惫,但不是一种累法:如果单单比较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准备饭菜、改写作业这些工作量,假期期间的家长肯定是轻松一些。但转着圈送完她们之后,还得看孩子忙里偷闲写的作业,更是一件更让人崩溃的事情。

《孩奴》剧照

我真的不知道是我们要求过多,还是暑假就该这样度过。我就觉得自己像一条贪吃蛇,把目及之处的方块统统吞到肚子里,直到撑得爬不动:又想让孩子锻炼锻炼身体,长长个头儿;又想让孩子多做视力训练,把眼睛好好休息一下;还想让她们的学习查漏补缺,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种矛盾的心情估计会贯穿整个假期的始终。我现在盼着那个又闷又热的暑假下半段的到来,因为很多课程就停掉了。是的,老师需要休息,孩子需要休息,我们也需要休息。





《少年新知》是《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原创青少年杂志,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人文思维启蒙。我们希望这本杂志能够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实复杂的世界,让他们意识到,看待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方法。

自2020年6月创刊,《少年新知》已经推出51期杂志。我们的主题涉及时间、魔法、友谊、家庭、偶像、未知、运动、冬日、海洋、倾听与表达、网络生存、像侦探一样思考、历史、成长的烦恼、微观世界、写作实验室、清单、博物馆、爱情、野外、情绪、音乐、美食、建筑、物理、秋日、漫画、流行、故事、社团、身体、AI、南北朝、游戏、古生物、语文、苏东坡、厨房、旅行、神话、智能手机、野生动物、二次元、明朝、音乐剧等。

许多愿意为青少年写作和绘画的成年人加入了这本杂志的创作。科学、游戏、哲学、文学、心理学、艺术专栏的创作者不断地输送着前沿的研究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试图回应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困惑。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8kwB3nlHAs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暑假 孩子教育 托管班 课外辅导 家长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