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前天 22:20
中国电子学会:我国人形机器人整体水平处全球第一方阵,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透露,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和灵巧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整体技术水平已进入全球第一方阵。核心技术如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及多模态感知均实现不断突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AI算法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和连贯性持续提升。此外,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在机器人研发与制造人才培养方面也展现出显著优势,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与灵巧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全球第一方阵。这得益于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和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国产机器人能够实现毫秒级的动作响应,稳定性和连贯性显著增强。

📈 中国连续12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从2015年的7.0万套增长到2024年的30.2万套。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的3.3万套激增至2024年的55.6万套,显示出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

💡 中国在机器人竞赛中占据优势,主要归因于稀土资源优势、积极的政策激励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拥有超过11000所培养机器人制造人才的高校,在校学生超过500万人,远超美国的92.3万人,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 投行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在机器人领域正领先于美国。这一优势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技术创新、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预示着中国在未来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今天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徐晓兰表示,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 AI 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 2015 年的 7.0 万套增长至 2024 年的 30.2 万套,连续 12 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 2015 年的 3.3 万套增长至 2024 年的 55.6 万套。

据IT之家此前报道,投行摩根士丹利 6 月的报告也指出,中国正在机器人竞赛中占据优势,领先于美国。中国在机器人研发与制造领域的快速进展,主要得益于稀土资源优势、政策激励以及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在制造机器人所需人才培养方面也领先美国。2023 年中国有超过 11000 所培养机器人制造所需人才的高校,总体在校学生超过 500 万人,而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美国类似院校的在校人数仅为 92.3 万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 中国制造 人工智能 工业机器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