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报》,此前有香港立法会文件指出,上海及澳洲等地的网约车数量均比德士多,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个别城市在制定有关政策初期无规定车的数量,变相网约车可无上限地投入服务,但司机可能“不定时上线”,反而导致服务不稳定。

针对有人建议网约车牌照可供竞投,陈美宝指出,政府制定框架时,是盼有更多人投入市场,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点对点服务,因此日后网约车牌照签发制度会较简单,不希望未来会衍生竞投或炒卖市场。

香港政府正推进网约车监管立法,拟向平台、车辆及司机发牌,其中不限制司机人数,但限制车辆总量。

陈美宝认为,政府需“动态上”做规划及小心平衡公共交通系统里其他持份者的意见,然后再作调整。

香港特区官员表示,将动态规划网约车数量,不会设定硬指标,以免影响市场化运作。

陈美宝也强调,指定车主作为司机及限制车龄是网约车框架的基本要求,除方便平台能监察司机做尽职审查,以及提供报告予运输署作措施检讨外,也能确保市民可享有舒适、安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