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达到127.61亿元,同比增长6.10%。报告显示,直播收入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80.38%,赛事、俱乐部及其他收入合计占比19.62%,收入结构保持稳定。截至6月,中国电竞用户规模接近4.93亿人,呈现微弱增长态势。射击类游戏在主要电竞产品中占比最高,达27.7%,其次是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14.9%)和体育类(11.7%)。移动端是电竞产品的主要平台,占比58.5%,客户端次之。上半年共举办72项省级以上非表演类电竞赛事,线上线下结合办赛模式明显增加。上海在赛事举办城市和电竞俱乐部数量上均位居首位。
🎮 **产业收入稳健增长,直播贡献仍是主力**: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达127.61亿元,同比增长6.10%。其中,直播收入占据了80.38%的份额,显示出其在电竞产业生态中的核心地位;赛事、俱乐部及其他收入合计占比19.62%,整体收入结构保持稳定,反映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态势。
👥 **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近5亿玩家构成庞大基础**: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已接近4.93亿人,用户规模的稳定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庞大的用户群体是电竞内容消费和产业生态繁荣的关键驱动力。
🎮 **游戏品类与平台分布多元化,射击与移动端占优**:在主要电竞产品中,射击类游戏以27.7%的占比位居榜首,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和体育类也占据重要地位。平台方面,移动端以58.5%的绝对优势成为最主要的电竞平台,客户端占25.5%,这反映了移动电竞的普及度和市场主导地位。
🏆 **赛事举办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2025年上半年,共举办了72项省级以上非表演类电子竞技赛事。值得注意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办赛模式同比显著增加,占总赛事的41%,这为赛事组织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参与度。
🏙️ **城市赛事与俱乐部分布集中,上海领跑**:上海在电竞产业的城市布局中表现突出,是举办赛事最多和拥有电竞俱乐部最多的城市,分别占比22.9%和34家。重庆、杭州和北京也是重要的电竞城市,这表明头部城市的电竞生态已初步形成,并对全国范围内的电竞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2025 全球电竞大会于 8 月 1 日在上海市静安区顺利举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大会上对外发布《2025 年 1-6 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


IT之家从报告获悉,2025 年 1-6 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 127.61 亿元,同比增长 6.10%。截至今年 6 月,电竞产业的收入中,直播收入依然占比最高,为 80.38%。赛事、俱乐部和其他收入合计占比 19.62%,收入结构相对稳定。


截至今年 6 月,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近 4.93 亿人,呈微弱增长,规模基数较为稳定。据统计,主要电竞产品中,射击类占比最高,为 27.7%;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次之,为 14.9%;体育类占比 11.7%。
按平台区分,电竞产品中移动端占比最高,为 58.5%;客户端次之,为 25.5%;两端通用占比 11.7%;网页端占比最低,为 4.3%。



1-6 月,流水排名前 10 的移动电竞游戏产品依次为射击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自走棋类、休闲类、棋牌类、非对称竞技类和动作类。热度排名前 10 的客户端产品中,有 6 款为射击类。
1-6 月,参赛范围在省级以上,并由职业选手参与的非表演类电子竞技赛事,共举办 72 项,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 51% 为全程线下举办,41% 为线上线下结合举办,8% 为线上举办。线上线下结合办赛同比明显增加。


1-6 月,中国电子竞技线下赛事举办城市分布较为广泛,上海仍为举办赛事最多城市,占比 22.9%。其他依次为重庆、杭州和北京,占比分别为 14.0%、7.0% 和 5.3%。截至今年 6 月,上海仍然为拥有电竞俱乐部最多的城市,共计 34 家。北京、广州和深圳数量次之,分别拥有 11 家、10 家和 8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