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Daily Brief 前天 12:13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8月1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期《大西洋月刊》每日综述涵盖了多个焦点:特朗普政府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以主观“感觉”取代客观数据,引发对事实真相的担忧;其律师聘请爱泼斯坦的长期律师,引发政治敏感性;特朗普以核武器相威胁,转移公众对其执政困境的注意力;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严峻,救援人员面临饥荒;影评赞扬新版《白头神探》的恶搞喜剧风格;探讨将爱好转变为习惯的价值;分析无烟草尼古丁产品(如Zyn)的公共卫生困境,特别是其成瘾性;回顾了卡特里娜飓风对家庭的长期影响;书评肯定了邮递员回忆录对体力劳动和公共服务的反思;以及对美国应如何部署其力量的地缘政治讨论。

特朗普政府通过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等行为,展现了用主观“感觉”和政治需求取代客观事实的倾向。作者批评这种做法会制造一个由虚假信息主导的“迷雾”,导致社会难以了解真实经济状况,最终可能剥夺人们的自由。

文章揭露了特朗普核心圈子律师聘用爱泼斯坦长期律师的行为,这在特朗普支持者对精英腐败的普遍不满情绪下,显得尤为尴尬和具有政治敏感性。此举与特朗普标榜的“根除腐败”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关于尼古丁产品(如Zyn和电子烟)的讨论,指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困境。虽然这些产品风险低于传统香烟,但尼古丁本身的长期健康影响尚不明确,其极强的成瘾性不仅带来经济负担,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束缚,加剧了成瘾问题。

探讨了将爱好转化为习惯的价值,并推荐了多本书籍。核心观点是,仅仅为了享受而追求一项活动是“深刻人性化”的,从过程中学习比追求即时回报更有价值,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尤为重要。

在国际关系方面,文章讨论了特朗普政府可能对北约等联盟的动摇,以及美国应如何部署其力量。主张保持军事存在以威慑侵略,并支持通过支持当地民众来推翻独裁者,体现了一种干预主义但强调自主建设的观点。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8月1日

Trump Gets Rid of Those Pesky Statistic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9:03

这篇充满讽刺意味的评论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的行为,是其长期以来用主观“感觉”和政治需求取代客观现实的又一例证。作者以戏谑的口吻开篇,称特朗普的体重、高尔夫分数和净资产等数字早已“顺从”于他的意愿,并引用了特朗普在法庭上的证词,即其净资产会“随着市场、态度甚至我自己的感觉而波动”。

文章将这一模式与特朗普否认2020年选举结果相联系,并指出,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是因为经济数据“不够爱国”。作者认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数据“合作”,以符合政府的政治叙事。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当政府领导人开始摧毁提供客观事实的机构时,整个社会将陷入一个由“感觉”和虚假信息主导的“迷雾”之中。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人能真正了解经济的真实状况——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利率应升或降,气候是变暖还是变冷。作者悲观地预测,这种对事实的摒弃将使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无助地摸索”,最终,被征服的将是数字,而人们也将因此失去自由。


A MAGA Attorney Hired Epstein’s Lawyer for His ‘Valuable’ Experienc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7:56

本篇报道揭露,在“MAGA”圈内颇具影响力的律师蒂姆·帕拉托雷(Tim Parlatore)于2022年10月雇佣了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长达近25年的私人律师达伦·因迪克(Darren Indyke)。帕拉托雷曾为特朗普处理机密文件案,现为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私人律师和五角大楼顾问。

因迪克不仅是爱泼斯坦的长期律师,还是其遗产的联合执行人。他目前正被两名女性起诉,指控他帮助管理了爱泼斯坦用于实施犯罪的复杂金融网络。对此,因迪克在法庭文件中予以否认,且未被刑事起诉。帕拉托雷在接受采访时称,他雇佣因迪克是因为其在公司法、金融安排和飞机等资产购买方面的“宝贵经验”,并表示“爱泼斯坦那点事”与他无关。

文章指出,这一雇佣关系对特朗普及其核心圈子具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爱泼斯坦案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象征着精英阶层的腐败,而特朗普一直标榜要根除此类现象。帕拉托雷与因迪克的合作,加上他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紧密关系(他帮助赫格塞斯通过了提名确认,并成为其在五角大楼的关键人物),使得这一联系尤为尴尬。文章还提到,帕拉토雷本人也曾对爱泼斯坦之死发表过阴谋论,暗示其死亡是为保护权贵而被“允许”的。


Not With a Bang, but With a Truth Social Pos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7:54

本文评论了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上以核武器相威胁的举动,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鲁莽和危险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转移公众对其执政困境的注意力。事件起因是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帖,声称为了回应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言论,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

作者认为,特朗普此举的实际军事意义可能不大,因为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本就在全球巡航。然而,其象征意义却极为令人担忧。文章指出,此举暴露了特朗普对核武器威慑的根本性无知,他似乎将核潜艇视为可以随意挥舞的玩具,用于在政治上受挫时分散公众视线。作者分析特朗普的动机有二:首先,通过与梅德韦杰夫(而非普京)进行口水战,来营造对俄强硬的假象;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利用核危机话题来转移公众对本周一系列坏消息的关注,包括爱泼斯坦问题的持续发酵、经济形势恶化以及支持率下滑。

文章最后强调,历任美国总统都对使用核威慑语言极为审慎,而特朗普则打破了所有禁忌,开创了一个总统可以为个人政治利益而轻率动用核威胁的新时代。尽管目前对手国家可能已将特朗普的“戏剧性”考虑在内,但这种行为一旦被当真,后果将不堪设想。


Donald Trump Shoots the Messenger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7:20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总统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埃里卡·麦克恩塔弗(Erika McEntarfer)的决定,将其定性为一种“典型的威权主义举动”——当现实不符合你的意愿时,就否认现实。作者认为,此举属于特朗普“愚蠢冲动”而非“阴险计划”的范畴,其直接原因是BLS发布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上月就业增长不及预期,并大幅下调了前几个月的增长数据。

文章指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长期以来一直抱有一种阴谋论,即经济数据被操控以帮助民主党。作者尖锐地揭示了特朗普逻辑上的矛盾:在拜登执政时期,共和党人声称BLS向下修正数据是为了掩盖先前的美化;而现在特朗普执政,向下修正数据又成了“为了让共和党和我看起来很糟糕”的阴谋。

此外,作者还分析了特朗普的愤怒与其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攻击之间的冲突。特朗普一方面声称经济比数据显示的要强劲,另一方面又要求鲍威尔降息(通常是应对经济疲软的措施)。文章的结论是,特朗普错误地认为操控统计数据能够影响选民观感。事实上,选民对经济的判断基于自身感受,而非报告数字。篡改数据无法欺骗公众,只会让政策制定者更难驾驭经济,最终可能反噬其身。


The Mystery of the Strong Economy Has Finally Been Solve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6:02

本文指出,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的“特朗普强劲经济之谜”已经解开:事实证明,经济根本没有那么强劲。此前,尽管特朗普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关税,美国经济数据却出人意料地表现良好,就业增长强劲,通胀稳定。这一现象让许多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也让特朗普政府有了吹嘘其政策成功的资本,并可能因此更加大胆地推行新一轮关税。

然而,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的最新修正数据显示,这种强劲表现很大程度上是“海市蜃楼”。报告显示,上月仅新增7.3万个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更重要的是,此前两个月的数据被大幅下修,从报告的29.1万个工作岗位净增,修正为仅3.3万个。这使得过去一个季度成为自2010年以来(除疫情初期外)劳动力市场表现最差的季度。

文章进一步分析,所有净增长几乎都来自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医疗保健行业,而关税本应提振的制造业已连续三个月失业。同时,通胀数据也在上升,经济正呈现出几个月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迹象。面对这一现实,特朗普政府的反应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承认数据“不理想”,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则在社交媒体上指责BLS局长伪造数据并将其解雇。文章总结道,经济反弹的赌注看起来比24小时前糟糕得多。


‘We’re Trying to Do the Best We Can Before We Di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4:44

这篇报道深入描绘了加沙地带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通过当地救援人员的亲身经历,揭示了饥荒的残酷现实。这些救援人员在自己也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仍在竭力帮助他人。文章聚焦于两位加沙本地救援人员:乔治·安东(George Anton),加沙城圣家天主教堂援助分发项目的运营经理;以及尤素福·阿尔维赫里(Youssef Alwikhery),一名职业治疗师。

国际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的最新数据显示,加沙大部分地区的粮食消费和急性营养不良状况已达到饥荒阈值。安东和他收容的400人所在的教堂食品储藏室已经空了,他本人每天只靠咖啡和茶度日。阿尔维赫里则描述了试图从官方援助点获取食物的“死亡游戏”,那里人群拥挤,枪声和爆炸声不断,许多人在寻求援助时丧生。由于无法获得援助,他每天只吃一顿饭,甚至烧掉了自己的专业教科书取火。

文章强调,救援人员自身的困境加剧了救援工作的难度。阿尔维赫里提到,他的儿科病人因严重缺乏热量而无法进行康复锻炼。安东则在深夜冒着危险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报道以安东令人心碎的话语结尾:“你知道,我们只是在死前尽力而为……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我们所有人都会饿死。”


An Action Movie That’s a Total Jok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2:11

这篇影评高度赞扬了2025年版的电影《白头神探》(The Naked Gun),认为这部由连姆·尼森(Liam Neeson)主演的重启之作,是对应景、纯粹的恶搞喜剧(spoof comedy)类型的一次完美回归。

影评人认为,连姆·尼森是接替原版主演莱斯利·尼尔森(Leslie Nielsen)的绝佳人选。尼森在过去二十年里塑造了无数严肃、硬汉的动作英雄形象,他那“面如磐石”的表演风格,在荒诞的喜剧背景下几乎无需调整就能产生巨大的喜剧效果。

文章指出,在当前充斥着严肃大片的电影市场中,这样一部纯粹的闹剧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导演阿吉瓦·沙弗尔(Akiva Schaffer)成功地再现了原作高密度笑话的风格,情节松散,完全为各种插科打诨服务。影评人赞赏该片对“毫无意义的愚蠢”的坚持,并希望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够为影院带来更多的类型多样性,不仅仅是“带点笑话的动作片”,而是“本身就是个笑话的动作片”。文章最后表达了对这类“傻得可爱”的喜剧能够复兴的期盼。


Turning a Hobby Into a Habi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2:00

本篇是《大西洋月刊》的“图书简报”(Books Briefing)栏目,探讨了将业余爱好(hobby)转变为持久习惯(habit)的价值。作者从自己在疫情期间尝试了多种爱好(如弹尤克里里、冲浪、编织)但无一坚持的个人经历出发,反思了“浅尝辄止”(dabbling)与“持续关注”之间的区别。

文章引用了索菲亚·斯图尔特(Sophia Stewart)整理的一份书单,这份书单中的书籍展示了“我们爱好中存在的可能性——即使是我们不擅长的爱好”。作者从中得到启发,认为自己虽然享受尝试新事物的乐趣,但也可能陷入了追求即时满足的陷阱,未能将注意力持续投入到工作之外的领域。

作者指出,那些能对人产生深远影响的爱好往往涉及身体力行,例如园艺或网球,这些活动能让人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仅仅为了享受而追求一项活动的决定是“深刻人性化”的,并且从旅程中学习比追逐即时回报更有价值。最后,作者推荐了克里斯托弗·贝哈(Christopher Beha)的小说《自我毁灭行为索引》(The Index of Self-Destructive Acts)。


Eight Books for Dabbler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1:00

本文提倡一种“浅尝辄止”(dabbling)的生活态度,认为人们应该为了纯粹的乐趣而追求业余爱好,而不必在乎自己是否擅长或是否能带来实际产出。文章推荐了八本书,每一本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理念。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在一个将时间和注意力视为商品的世界里,仅仅为了享受而追求一项活动是“深刻人性化”的。这种尝试为成年人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罕见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推荐的书籍涵盖了各种爱好,并揭示了其内在价值:* 佩吉·奥伦斯坦的《解开》 (Unraveling):通过从零开始制作一件毛衣的过程,赞美了手工艺过程本身带来的喜悦。* 谭恩美的《后院鸟类编年史》 (The Backyard Bird Chronicles):展示了一位著名小说家如何以新手的身份重新拾起绘画和观鸟的爱好,并通过热情的投入获得成长。* 琳达·巴里的《想象这个》 (Picture This):倡导将绘画作为一种自发的表达方式,鼓励人们“愿意花时间做一些毫无理由的事情”。* 凯伦·沃尔龙德的《为浅尝辄-止辩护》 (In Defense of Dabbling):直接赞美“有意的业余主义”,认为人们应该以快乐为导向,自由地尝试各种事物,而无需追求精通。

总而言之,这份书单旨在提醒读者,爱好中的可能性存在于过程、学习和纯粹的享受之中,而非最终的成果。


What’s So Bad About Nicotin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0:34

本文探讨了Zyn尼古丁袋和电子烟等无烟草尼古丁产品的兴起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困境。与传统香烟相比,这些产品的健康风险要低得多,因为它们不涉及烟草燃烧。然而,关于尼古丁本身对人体的长期影响,科学界仍缺乏明确答案,这使得公共卫生信息变得模糊不清。

文章指出,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些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如果成年人使用这些产品作为吸烟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危害,这是可以接受的。另一些专家则担忧,这些新产品是烟草巨头用来吸引新一代用户上瘾的“新花招”。

文章的核心问题在于,尽管尼古丁的认知提升效果被证实是温和的,但其潜在风险尚未完全明确,包括可能加速肿瘤生长和带来心血管风险。然而,目前最确凿的负面影响是其极强的成瘾性。尼古丁的成瘾性与海洛因相当,而Zyn和电子烟等产品的使用方式更为便捷和隐蔽,可能加剧成瘾问题。这种成瘾不仅带来高昂的经济成本(重度使用者每年可能花费数千美元),还会造成心理负担,迫使人们做出违背自身利益的行为。文章结论是,尽管新产品解决了吸烟最大的问题,但由尼古丁成瘾引发的许多更微妙的问题依然存在。


Photos of the Week: Ice Factory, Cattle Race, Winding Path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9:00

本周的图片集锦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精彩瞬间。内容包括上海的一场机器人拳击赛、中国多地发生的洪水、德国的一起火车脱轨事故、印度被遗弃的公交车、加拿大的一场表演犬秀等多样化的场景和事件。


Floodlines Part IX: Rebirth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8:00

这是《大西洋月刊》播客节目《洪水线》(Floodlines)在卡特里娜飓风20周年之际推出的特别篇章。节目回访了原系列的核心人物勒安·威廉姆斯(Le-Ann Williams),探讨了这场灾难如何持续影响她和她女儿德斯蒂妮(Destiny)的生活。

本集内容显示,自上次节目播出五年以来,勒安经历了更多的人生悲剧,包括继父的突然去世和兄弟的被谋杀。这些变故迫使她成长为家庭的“基石”,努力维系因灾难和变故而分散的家人。节目通过勒安和她16岁的女儿德斯蒂妮的视角,探讨了创伤的代际传递。德斯蒂妮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飓风,但她的生活却被母亲的焦虑和灾难的集体记忆所笼罩。

节目揭示了母女俩在面对未来时的不同选择:勒安深爱着新奥尔良,梦想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家,以此重建被摧毁的生活;而德斯蒂妮则计划离开这座城市去外地上大学,代表了新一代希望摆脱历史创伤的愿望。这一集深刻地描绘了悲伤、记忆、韧性以及一场历史性灾难如何在几代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Memoir of a Mailman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8:00

本文是对斯蒂芬·斯塔林·格兰特(Stephen Starring Grant)的新书《邮差:我在阿巴拉契亚送信的狂野之旅并最终找到归宿》的一篇书评。评论者认为,这是一部引人入胜且多层面的回忆录,融合了疫情反思、对蓝岭山脉的热爱、对乡村邮局的人类学观察以及对政府紧缩政策的批判。

书的核心内容是,作者格兰特,一位50岁的白领营销人员,在疫情期间失业后,回到阿巴拉契亚的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邮递员。这段经历让他重新审视了体力劳动的尊严、公共服务的意义以及自己的身份认同。

评论者赞扬格兰特以同理心观察同事和社区,避免了对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刻板描绘。书中不仅展现了送信工作的艰辛和惊险(如在土路上打滑、被黄蜂蜇),也记录了与当地居民的温情互动。更重要的是,格兰特通过自己的经历,赞美了美国邮政服务(USPS)在维系社会“连续性、安全感和常态”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尖锐批评了邮政工人的恶劣工作条件。

评论者认为,本书最深刻的洞见在于区分了“工作”与“服务”。尽管格兰特最终重返白领岗位,但他的经历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何在一个国家里,选择服务性的人生道路往往在经济上和社會地位上都如此不受重视。


How American Power Should Be Deploye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6:00

本期播客节目《美国的独裁》(Autocracy in America)由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主持,采访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深入探讨了其新保守主义地缘政治观、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应如何在世界舞台上运用其力量。

博尔顿在访谈中表达了以下核心观点:1. 对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批判:他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是交易性的,缺乏连贯的战略思想。其第二任期的用人标准是“效忠”而非专业建议,这对国家极为危险。2. 对联盟的担忧:博尔顿深切担忧特朗普对北约等联盟的根本性不信任,并认为他仍有可能单方面让美国退出北约,此举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3. 对乌克兰问题的看法:他预测特朗普政府将对乌克兰战争保持距离,并怀疑欧洲是否有能力填补美国军事援助,特别是情报支持的空缺。4. 博尔顿的干预主义观点:他主张美国应保持强大的前沿军事存在以威慑侵略。他支持“政权更迭”,但澄清这不一定意味着派遣地面部队,而是通过支持当地民众推翻独裁者,然后让他们自己建设国家。5. 对美国未来的信心:尽管对现状持批评态度,博尔顿对美国的未来仍抱有信心,他相信“美国例外论”,认为美国的制度终将经受住考验。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朗普政府 劳工统计局 尼古丁成瘾 爱好习惯 地缘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