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前天 21:45
折叠屏拐点,始于「0.1mm」的战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三星Galaxy Z Fold7与Z Flip7的发布,标志着折叠屏手机进入2.0时代。Fold7在轻薄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厚度与重量均大幅优化,并引入钛合金箔等新材料,实现了“轻薄且完整”的设计理念。其在影像、续航等方面的全面升级,使其更像一款“超级设备”。Z Flip7则在外屏交互、影像能力上实现跃迁,成为面向未来的影像与交互平台。两款新品深度融合AI能力,将折叠屏手机推向智能终端新维度,引领行业从硬件之争转向体验优雅平衡的新纪元。

🌟 **轻薄化技术极限的突破**:三星Galaxy Z Fold7在轻薄设计上实现了行业领先,折叠后厚度接近直板手机,重量甚至轻于自家直板旗舰。通过重新设计的1.2mm轴承和精密制造工艺,实现了内屏几乎“无折痕”的观感,并引入钛合金箔增强屏幕刚性与抗冲击能力,在轻薄的同时保证了耐用性。

📸 **影像能力的大幅跃升**:Z Fold7首次搭载2亿像素主摄,并通过优化模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大底相机与轻薄机身的共存。配合AI影像处理算法,在复杂光线和夜景场景下都能输出旗舰级照片,并支持更精细的后期处理,弥补了折叠屏在影像方面的短板。

💡 **AI赋能的超级终端体验**:新一代Galaxy Z系列深度融合AI能力,Bixby语音助手升级为多模态AI生产力革命的载体,提供音乐生成、思维导图、语聊视界等功能。“即圈即搜”等无感AI体验,让AI融入日常生活。照片助手、音频橡皮擦等工具,提升了手机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效率。

🚀 **折叠屏行业新范式引领者**:三星凭借其完整的折叠屏产业链、材料学与工业设计的系统工程成熟度,在技术和品质上保持领先。Z Fold7的诞生标志着折叠屏手机从“尝鲜设备”进化为“成熟主力机”,引领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体验的优雅平衡,为用户带来“能装进口袋的电脑”。

折叠屏赛道,已然开启“百花齐放”的时代。当智能手机的形态创新打破了旧有的天花板桎梏,主流手机厂商们此起彼伏地轮番押注,在折叠屏赛道上发起了一场关乎未来的“毫米战争”。 

2025年起,整个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轻、更薄、更大”的终极目标演进。这正是折叠屏2.0时代到来的证明,竞争就藏在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0.1mm”中。

每一次铰链厚度的削减、每一寸边框的收窄、每一克重量的减轻,都是新材料、新铰链、新设计合力的结果,也成功将旗舰机型的行业平均重量降至230g,平均厚度降低在9mm之下。

今年7月初,三星发布第七代折叠屏产品Galaxy Z Fold7与 Z Flip7。其中,Z Fold7凭借215克重量,折叠后8.9mm的厚度,成为今年三星产品线中最受瞩目的新品之一,也完成了该系列产品有史以来最大的升级。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折叠产品,其在轻薄、续航、影像等方面的进步,让折叠屏不止于手机,而真正进化为一款“超级设备”。

Light and Right,“轻薄哲学”下的技术极限

任何看到三星Galaxy Z Fold7的人,都会先惊讶于它的薄。相比前代,它不仅机身厚度进一步压缩至直板手机水平,重量甚至也做到了比自家直板旗舰Galaxy S25 Ultra更轻。

目前行业内的手机折后平均厚度普遍超过9mm,展开厚度在4.1-4.8mm之间。在其他厂商已经发布的大折叠产品中,许多整机重量在220g以内的型号都需要借助特定版本才能实现,常规版本普遍都在220g以上。而三星Galaxy Z Fold7的215克机身重量,则是全参数一致,不论何种配置或颜色。

从参数就可以看出,在次时代产品的研发上,三星选择了一条更难也更重的路径,并充分发挥出材料与结构系统的创新和精密制造工艺的关键优势,它并非简单靠减配或妥协。正如这一代产品的设计理念——Thin and Light, Make it right。不是只追求轻薄,而是“轻薄且完整”。

在结构上,Z Fold7重新设计了水滴铰链形态,让超过140个零部件排列组合,实现三星史上最高密度内部堆叠。产品在轴承(Rotate)部分压缩至1.2毫米,实现了23%的厚度减少,支撑(Arm)部分则减少39%的厚度。这些优化,使得内屏在正面角度使用时几乎实现了“无折痕”的观感。

这背后靠的是精密制造能力,许多关键部件公差需要控制在±5μm,达到了部分精密仪器的装配标准。这种级别的工艺精度,也意味着可折叠手机的产业链门槛再次被拉高。

在屏幕结构上,三星通过一项关键创新打破了“薄即脆”的刻板印象。在自研的UTG内屏下方,三星首次引入钛合金箔作为应力分散骨架。这一材料层被真空压合进屏幕与中框之间,并通过约120°C的高温胶体固化处理,使其在保证柔性的同时,增加抗弯折与防裂强度。

升级后的新结构通过了20万次折叠测试和-20°C到60°C的温差循环测试,验证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物理稳定性。最终,Z Fold7的内屏不仅厚度比上一代更薄,折痕也变得更浅,同时刚性与抗冲击能力显著增强。

这种材料系统的迭代,不只是单机性能提升的故事,更意味着三星在材料学与工业设计维度的系统工程成熟度,已拉开与大部分国产厂商的差距。

同时,Galaxy Z Fold7延续了三星折叠屏惯用的Advanced Armor Aluminum(增强装甲铝)材质,实现了10%的强度继续提升,外屏则是业界唯一用上了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2,具备从1米高跌落至模拟混凝土地面多次无损的耐冲击性能。

更重要的是,在维持重量与结构平衡的同时,三星没有牺牲任何旗舰该有的配置。Z Fold7 首次搭载 2 亿像素主摄,并通过对自动对焦马达与 OIS 结构的重新设计,使整个模组体积减小了18%。这意味着,在有限的厚度空间内,Z Fold7同时容纳了2亿像素主摄的大底相机、5层显示模组、精密铰链结构和完整的散热/天线系统。

这不仅解决了折叠机因空间受限长期拍照保守的行业难题,更实现了轻薄机身与大底影像系统的首次共存。搭配AI影像处理算法,Z Fold7实现了全链路HDR优化和像素级夜景降噪能力,在光线复杂、夜景逆光等场景中仍能输出旗舰水准的照片细节和动态范围。

此外,2亿像素的高解析能力,也为三星的AI变焦系统提供了更大的算法空间,支持更远的裁切取景、更精细的后期构图,让Z Fold7真正做到了从能拍、好拍到会拍,不仅补齐了大折叠屏产品在影像方面的关键短板,也进一步巩固其全能“主力机”的定位。

“简”装上阵,小折叠的全面跃迁

自入局折叠屏行业以来,三星一直坚持“双旗舰”布局,此次竖折旗舰Z Flip 7同样给人以惊喜。折叠状态下,4.1英寸的直角窄边框外屏占满整个视野。在折叠状态下可以快速回复消息、查看通知甚至拍摄影片。

在软件层面,三星全面优化外屏交互体验,新增实时窗功能,折叠情况下即可查看网约车到达时间、音乐进度、航班动态等关键信息。此次更新的即时简报功能,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用户日常习惯,主动推送日程、天气与健康提醒,把原本分散的碎片操作整合至外屏,使效率显著提升。

同时,这块屏幕还是Galaxy Z Flip系列迄今为止亮度最高的外屏,和内部主屏幕一样支持2600尼特峰值亮度,并拥有120Hz高刷新率。

影像方面,Galaxy Z Flip7将设备打造为迷你Vlog工作室。新机主摄为5000万像素的广角摄像头,能够拍摄10-bit HDR视频,这种编码能做到呈现约10.7亿种颜色,无论是拍日落时天空的渐变色、拍室内人物时面部的明暗过渡更自然。素材后期调色空间更大,满足了社交内容创作者对画质的高要求。

此次Z Flip 7外屏自拍功能功能进一步解放了双手,仅需双击电源键将机身轻盈立于桌面,即可激活专业级拍摄模式。得益于精密铰链结构与AI动态变焦技术,设备可自动完成多维度构图优化与毫秒级对焦,让用户既能以优雅姿态捕捉生活灵感,又可借助折叠形态的天然支撑力,实现媲美三脚架的稳定画质。

在算法方面,Galaxy Z系列也不止比拼清晰度,而是通过AI场景识别,将复杂的光线条件转化为可计算的参数。如拍摄夜景人像时,系统能精准区分人脸与背景光源,自动平衡面部亮度与环境氛围,避免传统手机要么人脸过暗、要么背景过曝的尴尬。

这一系列软硬件的升级,使Z Flip7不仅是一台更轻巧的折叠手机,更是面向未来的影像与交互平台。在满足社交内容创作者、移动拍摄者等专业需求的同时,三星也将AI能力深度融合进日常使用场景,将折叠屏从可折叠推向智能终端的全新维度。正如Galaxy Z系列呈现出的新趋势——折叠只是起点。

超级终端,注入AI“灵魂”

Galaxy Z系列在折叠屏赛道上不断精进的背后,是三星对下一代智能设备形态的深刻预判。此次Z系列在轻薄机身中注入了更强的AI能力,不再是简单的参数升级。以人工智能语音助手Bixby载体,三星率先实现了多模态AI生产力革命。

实际使用过程中,Bixby更像是一位主动理解场景、实时参与决策的全能数字搭档。新增的音乐生成功能,会根据用户的创作需求生成专属BGM,生成思维导图功能也可以像私人秘书一样把零散信息整理成清晰框架。

“语聊视界”更是让手机不仅听得懂用户的话,还能看得见周围的环境,从而打造出更具语境理解力和感知能力的互动体验。而最实用的还是升级后的“即圈即搜”,遇到不会的题目拍个照就能显示解题步骤,拍下外文菜单就能直接扫描翻译,这些无感介入的AI体验,让AI从功能清单中的一个选项,变成用户生活中的下意识依赖。

在生产力工具层面,这块智能大屏在AI加持后不仅是娱乐设备,更成为高效工具。照片助手提供实时预览与一键路人移除功能,音频橡皮擦能消除环境噪声,让录音更清晰。游戏玩家也能体验实时AI搜索与悬浮攻略窗口,并直接将内容拖拽为笔记,真正在多任务间实现无缝协同。

游戏过程中,用户可通过即时搜索圈选内容,获取游戏攻略;AI搜索结果可以悬浮窗等多种形式呈现,并支持将内容直接拖拽至三星笔记等应用中,实现了真正无缝的跨应用协同。

被誉为划时代新品的Galaxy Z Fold7,其意义已不止轻或薄,而是一次算力、智能服务与多场景融合的集成进化,也昭示着折叠屏正从硬件之争走向智能终端的全新范式。而在无数技术与交互的演进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折叠屏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变化。

过去数年间,折叠屏手机经历了从概念机到市场验证的漫长探索期,而今全行业的竞争焦点已经悄然发生转变。市场已经形成一种共识,2025年以后,轻薄、耐用、大屏等关键词不再是折叠屏的卖点,而将成为消费者的基本预期。

次世代折叠屏的胜负手,不再是“能否折叠”,而在于“能否让用户忘记折叠的存在”折叠屏的下一个战场,不再是参数之争,而是体验的优雅平衡。

三星Galaxy Fold 7在折叠屏品类中的突破性进化,首次实现了便携性、轻薄机身与大屏体验的三重统一、当参数竞赛接近天花板,三星用大屏生态+轻薄工程+多模态AI三重进化,让折叠屏从物理形态创新转向体验场景革命,真正将智能手机变为能装进口袋的电脑。

优雅的体验之下,是绝对的技术“统治力”。放眼全球,三星仍是目前唯一掌握折叠屏关键材料、核心部零件、屏幕制造与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巨头。三星的上下游协同能力和技术积累,也让其在折叠屏的量产稳定性与品质方面,能够优于更多依赖外包和部分进口材料的竞争品牌。无论是销量抑或者技术,折叠屏赛道都已经形成了以三星为头阵的“一超多强”格局。

Fold 7的诞生,彻底推翻了折叠屏行业的“不可能三角”。这一里程碑式的技术跨越,标志着折叠屏设备正式完成从“尝鲜设备”到“成熟主力机”的成人礼。

当拐点来到,三星正凭借其全链条掌控力与前瞻性技术布局,正引领行业迈向体验优雅平衡的新纪元。无法跟上这一趋势的品牌,或许将在这场“0.1mm”的战争中逐渐掉队。

*现在购买Z Fold7享256GB免费升杯至512GB。

参考文章

[1]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insight/post-insight-galaxy-z-fold7-z-flip7-z-flip7-fe-handson-samsung-regain-foldable-momentum-thin-light-design/(Z Fold7, Z Flip7, Z Flip7 FE : Samsung Cements Leadership with Ultra-Thin, Light & Intelligent Foldables)

[2]https://dealsite.co.kr/articles/144553("폴드·플립7, 폴더블폰의 미래 재정의")

[3]https://my.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US53311725(Worldwide Smartphone Market Grew 1.5% in Q1 2025 according to ID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三星Galaxy Z Fold7 折叠屏手机 AI技术 轻薄设计 影像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