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2小时前
市场规模超200亿!“信息填报”拉开帷幕 生物药联盟集采节奏渐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通知,对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8个单抗类生物制剂进行信息填报,此举被视为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的前期准备。此次摸底涵盖了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核心单抗药物,涉及多家国内外知名药企。业内专家指出,生物药联盟集采的推进节奏和降幅要求与仿制药集采不同,具有较大弹性空间,并可能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此次信息收集虽非参与集采的前提,但标志着生物药集采进程已进入技术准备阶段,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 **前期摸底,预示集采启动**: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8个单抗类生物制剂(包括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的信息填报通知,旨在摸底市场信息,此举被普遍解读为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的前期准备工作,标志着集采进程从政策预期进入技术准备阶段。

🔬 **覆盖广泛,国产替代加速**:此次摸底的8个单抗品种基本涵盖了当前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核心单抗类药物,并且均有两家以上国内企业布局,涉及罗氏、艾伯维等跨国药企,以及贝达药业、信达生物、复宏汉霖等本土企业,预示着这些企业在未来集采中将面临“以价换量”的策略调整。

💰 **市场规模可观,集采潜力巨大**:2022年,上述8个抗体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规模合计已超过200亿元,其中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市场规模位居前列。庞大的市场体量使得生物药联盟集采具有显著的经济影响和潜力。

⚖️ **集采节奏审慎,与仿制药有别**:多位业内专家和观察人士认为,生物药联盟集采的推进节奏和未来价格降幅要求仍有较大弹性空间,不能简单类比仿制药集采。生物类似药在研发投入、生产成本和临床使用复杂度上均显著高于普通仿制药,政策层面可能会采取“审慎中求突破”的方向,并可能参考相对合理的路径进行价格治理。

❓ **关键问题待解,企业策略受影响**:目前,生物药联盟集采的标书细节尚未明确,关键问题如是否设置价格保护期、是否保留原研药参与权以及如何界定竞品范围等仍是未知数。这些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和销售模式时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了解政策细则。


财联社8月1日讯(记者 卢阿峰)今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单抗类生物制剂信息填报收集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对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等8个单抗类生物制剂的市场信息摸底。作为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的牵头单位,安徽此举被业内视为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的前期准备阶段。

不过,多位业内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生物药联盟集采推进节奏和未来的价格降幅要求仍有较大弹性空间,不能类比仿制药集采。

据通知内容,企业需围绕药品通用名、适应症、剂型、批准时间等多个维度开展填报,截止时间为8月8日。填报品种共计8个,分别为: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英夫利西单抗、托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地舒单抗、帕妥珠单抗。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所列品种基本涵盖了当前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核心单抗类药物,且均有两家以上国内企业布局。不仅涉及罗氏、艾伯维等跨国药企产品,也涵盖了贝达药业(300558.SZ)、信达生物(01801.HK)、复宏汉霖(02696.HK)、齐鲁制药等本土代表性企业。在未来可能启动的集采中,这些企业面临如何在“以价换量”机制下重构竞争策略的选择。

据米内网数据,2022年时,上述抗体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合计已超过200亿元。其中,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77亿元、65亿元、46亿元,位居前列。

通知明确表示,“本次信息收集不作为企业参与后续集中带量采购活动的前提条件”。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生物药联盟集采启动前的重要政策信号,认为这一程序将在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的同时,逐步推进整体集采节奏。

事实上,今年1月,安徽省在其年度医保工作会议上已提出“牵头开展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当时即被认为是正式启动前的制度预告。此次摸底通知的发布,表明这一进程已由政策预期阶段进入技术准备阶段。

贝达药业证券部当时回应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对于生物药联盟集采,我们还需跟负责部门进行了解。”贝伐珠单抗只是公司已上市五款药物的一个,而且只有这一个生物类似药,若是纳入到生物制剂国采中,应该不会对公司营收产生影响。

“关于生物药联盟集采的标书,现在长啥样大家还不知道。”武汉哈瑞医药总经理卢传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集采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关键问题包括是否设置价格保护期、是否保留原研药参与权,以及如何界定竞品范围等。“这些内容没有明确之前,企业很难就定价策略和销售模式做出明确判断。”

在观察人士看来,生物药联盟集采的推进节奏和未来的降幅要求仍有较大弹性空间。

卢传勇强调,不能简单将生物药联盟集采推进与化学仿制药集采做类比。“无论是研发投入、生产成本还是临床使用复杂度,生物类似药都显著高于普通仿制药。它既体现替代价值,也承担产业创新能力的延续性。”从国家集采其他品类的推进路径及今年预备举行第十一批集中采购所呈现出的“温和基调”来看,生物药联盟集采可能会采取相对保守的节奏推进策略。

风云药谈创始人、资深医药招采专家张廷杰亦对财联社表示,单抗类药品一直是各地招采政策中最为审慎的板块之一。当前医保资源配置更强调对高质量创新的支持,因此对于高壁垒产品的价格机制和规则设计,政策层面可能会采取“审慎中求突破”的方向。

“2025年是价格治理和集中采购的关键之年,这已是业内共识。”张廷杰表示,“我们目前更关注的是这轮生物药联盟集采推进到哪一步。如果限价水平、竞标机制参考的是第六批国采的相对合理路径,那对多方都可能是一个可接受的结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生物药集采 单抗药物 药品集中采购 医药行业 安徽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