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宣布将开发拥有10000个物理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目标在2030财年(2031年4月前)完成。此前,富士通已成功研发出256量子比特系统,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1000量子比特计算机。此次万比特量子计算机将采用“STAR”架构,富士通将重点投入高通量高精度量子比特制造、芯片互连、高密度封装和低成本控制以及量子纠错解码等技术。在实现万比特物理量子比特后,富士通将专注于逻辑量子比特的发展,目标在2035财年实现1000个逻辑量子比特,以推动量子计算的实际产业应用。
🚀 富士通正全力推进10000物理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并设定了2030财年(即2031年4月前)完工的目标。此举标志着其量子计算系统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指数级增长,短期内(2026年)将推出1000量子比特计算机。
💡 新一代的10000物理量子比特计算机将采用富士通与大阪大学合作开发的“STAR”架构。该架构是一种基于相位旋转门的高效早期容错量子计算架构,预示着在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效率方面将有重要突破。
🛠️ 富士通在技术开发上将聚焦四大关键领域:一是高通量、高精度量子比特制造技术,以保证量子比特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先进的芯片到芯片互连技术,以实现大规模系统的集成;三是高密度封装和低成本的量子比特控制技术,以降低部署和运行成本;四是高效的量子纠错解码技术,这是实现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
📈 在达到10000物理量子比特的里程碑后,富士通将战略性地转向逻辑量子比特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财年实现1000个逻辑量子比特,这是2030年水平的四倍。这一目标旨在将量子计算的理论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应用解决方案。
IT之家 8 月 1 日消息,富士通今日宣布启动 10000(物理)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开发,目标 2030 财年(IT之家注:即 2031 年 4 月前)完工。
富士通此前于今年 4 月成功完成了世界领先的 256 量子比特计算系统,短期目标是在 2026 年推出下一代 1000 量子比特计算机,这意味着在之后的四年中其量子计算系统的最大规模将提升 10 倍。

▲ 富士通、理研合作 256 量子比特计算系统在未来的 10000 物理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中,富士通将采用其与大阪大学合作开发的 "STAR" 架构,这是一项基于相位旋转门的高效早期容错量子计算架构。富士通的相关技术开发将集中在以下四大方面:
高通量、高精度量子比特制造技术;
芯片到芯片互连技术;
高密度封装和低成本量子比特控制;
量子纠错解码技术。
在于 2030 财年在物理量子比特领域达到 10000 量子比特后,富士通将在逻辑量子比特领域发力,致力于实现量子计算解决方案的实际产业应用。
该企业计划从 2030 财年开始进一步推进针对超导和金刚石自旋量子比特集成的先进研究计划,到 2035 财年实现 1000 个逻辑量子比特,这一水平是 2030 年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