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前天 11:16
5年,终于搞明白了职场这回事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在北美科技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五年来的职业发展心得。她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能指导他人,清晰地阐述了“做得好,想明白,讲出去”的职业发展理论。文章还深入探讨了能力、影响力和知名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个人品牌并非等同于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而是基于作品和内在能力。作者还对比了中美职场文化,表达了对北美职场生态的认同,并认为对职业发展的焦虑是幸福的体现。最终,她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 职业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通关”:作者在北美科技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五年,逐渐掌握了职场晋升的规律,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规划,形成了“做得好,想明白,讲出去”的职业发展理论,强调执行、战略思考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 能力、影响与知名度的辩证关系:文章区分了个人能力、影响力与知名度,指出个人品牌并非仅限于社交媒体曝光,而是源于作品和内在能力。作者认为能力是基础,影响力是目标,并强调提升能力应优先于追求影响力。

🌍 中美职场生态对比与个人定位:作者对比了中美职场文化,认为北美职场更注重双向需求和员工的反馈,而国内职场存在“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压榨现象。她也肯定了自己在职场发展中积累的能力,并自信地认为自己是公司的宝贵资产。

💡 职场焦虑是幸福的体现:作者提出,对职业发展的焦虑往往发生在生活其他方面稳定、幸福时。这种焦虑证明了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从而有精力去关注职业成长,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 寻找理想工作与多领域发展:作者最终找到了一份完美的工作,既能让她专注于喜欢的业务,也能将工作重心转向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如创意、艺术等,展现了她在职业发展之外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一、终于搞明白了职场这回事儿

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几年我在工作/职业相关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刚开始工作一两年的时候,不太懂怎么做好产品经理的本职工作,也不太懂怎么爬北美职场的梯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且那两年正好疫情也没地方出去玩,所以下班之后和周末很多时间除了谈恋爱逛公园基本都在各种学习怎么把工作这个事儿搞明白,忙不迭在各种圈子、社群里听各种职场相关的分享。

而今年到第5年,我觉得在北美科技公司怎么做PM往上爬这条路上我已经差不多通关了,已经从听讲的人变成可以给别人讲课的人了——很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老板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想往上爬需要更多做哪方面的工作。

如果笃定了这条路,那么剩下的其实就是日复一日地贯彻这条方法论,然后不能着急,要耐得住寂寞,等待时机。因为职业发展不是线性的,需要卷的时候卷一卷可以有一个跃升,但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更加关注别的事情。

刚工作的时候觉得老板需要的是8小时工作时间内不能闲着,随叫随到,完成好老板布置的每一分任务;现在除了一些老板要向大老板汇报的工作,自己大部分每天要做什么都是自己定,产品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啥,哪些东西更重要更值得现在花时间,是应该做更多的长期思考还是先救火,也不需要别人告诉我,我觉得该做啥就召集团队做啥,有需要再找老板。

我最近自创了一套 “做得好,想明白,讲出去”的职业发展理论,大致是做好执行,然后想明白战略,然后在公司内组里组外好好画饼讲impact,之后要是有组织再去请我讲职场发展我就讲这个大道至简的模型哈哈。

按一万小时定律来算,我做了5年PM真的基本一万个小时,5年做一件事情还能想不明白基本逻辑吗?肯定想明白了。所以我这两年已经越来越少地参加纯PM甚至科技行业的活动了,我也百分之一万地确认了自己完全不想去科技行业从业者聚集的地方生活。

而且相比之前经常会把工作里的事情和情绪带到生活中,现在已经可以越来越好地割裂开了。除了在我最近工作比较上瘾的时候半夜还会想产品战略,大部分时候没有紧急的任务合上电脑之后真的就完全不用想工作了。

这样不用再花很多时间研究怎么把工作做好,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疯狂地玩,体验其他的事情,了解除了科技行业之外更广阔的世界的运行逻辑,解锁创意、艺术等等我之前完全不懂但顶层相通的行业,那才是真的有趣。

传说中的其他领域...

二、能力≠影响力≠知名度

我深知自己其实是非常适合美国职场的这一套规则的。

虽然身上贴着“亚裔女性”“学霸”等等标签,但是幸运的是我完全没有被这些身份束缚住,“学霸”背后对应的不识人间烟火、只会学习不会玩,简直是我的反面,如果我工作能力在前1%的话,在“玩出学问”这件事情上可能有前0.1%哈哈;而社会对“亚裔女性”的乖乖女、不敢为自己争取的刻板印象也完全不适用于我,本身就没有什么过分内耗,“绩优主义”没有在我身上留下任何心理阴影,近些年学了这么多北美职业发展课程之后自己更是正在走向成为印度人和成为白男的路上,一天比一天自信,一天比一天高配得感。

这几年在职场发展这条主线之外,我也间歇性有一搭没一搭地在感受“创业”这件事情。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尽管5年很短,但是很多人对“创业”这条路的定义,已经从需要VC参与的“大创业”,在往个体户“小而美创业”的方向发展。对于绝大多数人甚至我自己,就算没有“大创业”的能力,做“小而美创业”自给自足养活自己,已经成为了不再小众的一种选择。

在短视频最火的那几年,我最开始对做短视频有一种FOMO,觉得自己背景这么好,不在社交媒体上刷刷存在感就是浪费了自己的无形资产,就是没给自己找好不打工的后路。我后来明白,个人品牌不等于小红书、视频号,后者更多叫做“知名度”,就是你走在大街上可能有多少人能认出你,而我真的不喜欢这种知名度。我希望我一辈子都不要有这种知名度,真的太可怕了。

我对我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个幕后大boss,就是依靠我的作品来说话,而拓宽自己的影响力是成为幕后大boss的一个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美丽花花

我认为人没有必要故意拓宽自己的舒适圈,人生已经够难的,为什么要自己强行加难度呢?我不喜欢写小红书、录视频号,我也没必要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再赚钱的事情,我不喜欢做,那就不做。我做的所谓踏出舒适圈的事情,都是抱着体验生活的态度,都是就算不给我钱甚至赔钱我也觉得很好玩值得做的事情。

关注很多博主以及接受了很多卖课的培训之后,我发现能力和影响力、知名度之间可能有些许关系,但是不多。很有能力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自己闷头研究,完全不想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所以知名度很低,但是在行业内能慢慢依靠能力打造出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反过来,很有影响力的人,不一定非常有能力,却一定有很强的人格号召能力。

即,最顶尖的有能力的人一定有影响力,中间稍微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有影响力,有影响力的人也不一定有超高的能力,但是至少有一定的能力。

能力是为了自己,影响力是为了别人。

提升能力一定在提升影响力之前。所以也是为什么我说,我觉得在北美PM这个赛道里,我积累的能力够了,可以开始释放影响力了;但是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我还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野心

我现在有一个理论,当人开始焦虑职业发展,比如啥时候能升职、啥时候该跳槽的时候,大概率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因为焦虑职业,证明生活里没有其他可以焦虑的东西。证明你身体健康,没啥过于严重的疾病,证明你家庭幸福,没有让你分心的事情,所以才有心情管职业发展。

我有机会在过去5年短暂的职业生涯里面体验中美两国的职场,我觉得最大的感觉就是国内的老板好幸福,可以随便压榨和PUA员工,下属还不敢回怼;美国的老板好惨,感觉完全服务者,天天要被下属pushback甚至要被员工批评没有leadership...

尤其是我还记得我曾经目睹过我的美国同事是怎么怼老板的,令我幼小的心灵大为震撼,但是还没办法,因为老板确实需要这个人的能力——这才是正确的职场生态啊,本身老板和员工就是互相需要,比起我需要这份工作,我的老板可能更需要我——但是国内职场完全不会有这个概念,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我可能被宠坏了。

我很开心,5年,我把自己的职业打造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让我知道未来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是裁员、AI等等,我积累的经验、能力都让我的生活不会太差。能得到我这种勤勤恳恳、能执行、有想法的天选打工人简直是公司的幸运。

当然,选择都是双向的。几经辗转,我也终于找到了一份在现阶段我觉得非常非常完美的工作。以至于我可以拿着我可以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业务,一边把工作之外生活的重心转向其他的领域。

我的野心依然在,我知道,假以时日,我想得到的,都能得到。

纽约烟花为我镇楼!!!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职场发展 产品经理 个人品牌 北美职场 职业规划
相关文章
零零后,接下来二十年不想下牌桌的规划就三条路: ​- 县城豪强血缘裙带关系的,当皇商瓜分金圆券 ​- 都市中产背景的武装自己能为出海企业打好工 - 小镇做题家...
创业的一个milestone可能是 不主动跟人提自己的过往背景(大厂、VC之类)且觉得那不是一个加分项
最近真的认真思考了不继续像现在这样上班赚钱自己还有什么出路。 我想了许多,一些线下实体店的经营,一我不懂经营,二前期投入太多风险太大,对于我这种目前完...
远程工作对女性的伤害最大吗?
?30个问题,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热情) 1. 不需要考虑工作、金钱之类的条件时,你喜欢什么? 2. 有让你感到兴奋的话题,或让你感到热血的东西吗? 3. 你做什么...
如果没有兴趣,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这几天在高考,高考完了就是选专业,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应该都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决定。 都说选专业要结合兴趣...
其实我不太了解 花钱报志愿的意义何在 我表妹花钱报的志愿,现在也没工作 如果未来想找个好工作,寻求专业上的建议,是不是咨询当下年薪百万的职场人更有效? 虽...
你财富自由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应该做什么工作。 做自己不喜欢的没法财富自由。
我被剥夺了终身职位--我该如何应对?
Ask HN: 寻求建议 - 应对科技领域的职业和财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