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前天 10:21
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4.3% 民企在重点区域深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前七个月,中国重点房企拿地总额显著增长34.3%,达到5783亿元,显示出市场热度不减。央国企依然是拿地主力,部分民营房企也加大了投资力度。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在新增货值方面位居前列。同时,热点城市土地拍卖依然激烈,多地块刷新区域最高楼面价,上海一地块成交楼面价更是创下全国新纪录。房企积极补仓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尤其长三角区域拿地金额占据首位。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房企仍需警惕高价地风险,并关注产品力提升。

📈 **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大幅增长,市场热度持续**:2025年1月至7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达到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表明土地市场保持较高热度。央国企在拿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部分民营房企如滨江集团等也表现出较强的投资意愿。

🏆 **绿城、中海、保利领跑新增货值榜**:在新增货值方面,绿城中国以1116亿元位居榜首,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分列第二、三位,显示出这些企业在土地储备和未来价值创造方面的优势。

🔥 **热点城市土地拍卖竞争激烈,屡破楼面价纪录**:7月份,南京、苏州、杭州等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吸引了房企的激烈竞拍,出现数十轮竞价。上海徐汇区一地块以20万/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刷新了全国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记录,凸显了优质地块的稀缺性和高吸引力。

🌍 **长三角区域土地市场活跃,房企聚焦核心城市**: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区域的拿地金额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显示出该区域的经济活力和对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招商蛇口、建发等头部企业积极在杭州、北京、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补仓。

⚖️ **房企需平衡拿地策略,关注安全与盈利**:尽管土地市场火热,房企在积极补仓的同时,也需警惕高价地带来的开发风险,注重项目的安全性和盈利确定性。未来,房企在获取地块后,如何通过提升产品力来打造“好房子”将是关键的考验。

01

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4.3%

2025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相比上月增幅小幅增长1个百分点。2025年以来,土地市场热度不减,同比不断走高。拿地企业仍以央国企为主,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亦有一定投资强度,如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位居前十,邦泰集团、大华集团等也进入拿地金额前二十。

图:2022年1月-2025年7月TOP100房企累计拿地总额及同比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从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2025年1-7月,绿城中国以1116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中海地产以935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907亿元,位列第三。TOP10企业2025年1-7月新增货值总额6871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3.5%,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55亿元。

02

热点城市土拍热度不减

多地块刷新区域最高楼面价

2025年7月,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依旧激烈,一方面,企业竞拍热情高涨,数十轮竞价争夺优质地块,如南京编号NO.2025G47地块经过89轮竞价成交,苏州园区双湖地块经过49轮竞价成交,杭州拱墅区石桥单元GS130201-56地块经过43轮竞价成交。同时,部分地块的竞价也会触发双高双竞等限制条件。另一方面,拿地楼面价屡破纪录,如上海徐汇区XH-02(TPL)单元051-11地块以20万/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刷新了上海乃至全国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纪录,此前该纪录为上海静安寺C050101单元095-7地块,成交楼面价16万/平方米,成交时间为今年2月,仅5个月,该纪录便被打破,进一步说明房企对优质地块争夺的激烈。

表:7月刷新区域最高成交楼面价地块情况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房企土拍争夺激烈,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均紧抓窗口期,通过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积极补仓;另一方面,2025年以来,各地也积极释放优质地块乃至稀缺地块吸引房企投资,如上海徐汇区XH-02(TPL)单元051-11地块位于051街坊,是风貌别墅地块,享受便利的轨道交通以及丰富的高品质商业服务,同时,该地块也是衡复风貌区十年里的首宗新增住宅用地,其稀缺性也决定了竞争的激烈性。

从短期来看,房企当下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预计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成为房企争夺的焦点。不过,房企仍需避免获取高价地,防止因单价过高而为项目后续开发带来挑战。未来,各地在供地端的“缩量提质”模式仍将延续,北上深、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或将保持高溢价成交,而多数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则继续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城市可能通过优化供地结构、降低起拍价格等方式吸引房企投资布局。同时,产品力竞争升级,得房率提升、外立面材料升级成趋势,倒逼房企提升设计能力,房企获取地块后如何打造“好房子”,也是对房企未来的一个考验。

03

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2025年1-7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 1802 亿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 TOP10企业拿地金额 894 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 TOP10企业拿地金额 457 亿元,位居第三。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建发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进入前十,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兴耀房产集团在杭州、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地储备;嘉禾兴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前十。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7月高总价地块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和深圳。入榜地块中,上海有5宗入榜,总成交金额高达244亿元,杭州和深圳各2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46亿元和45亿元。其中,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区hk315-11地块以总成交价65亿元位列榜首。从拿地企业来看,高总价地块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2宗地为联合拿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指研究院”,作者:中指研究,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房地产 土地市场 拿地 房企 城市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