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伟达宣布将恢复对华出口H20芯片并推出新款中国市场专用芯片RTX Pro 6000 Blackwell。与此同时,华为昇腾芯片凭借规模化系统设计和架构创新,在超大规模模型训练和实时推理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其CloudMatrix 384通过堆叠5倍芯片数量,在系统层面实现了算力反超,预示着AI竞争正从单卡性能转向集群规模。全球云服务商巨头和国内互联网厂商都在加大资本开支,预示着AI算力需求的强劲增长。国产算力产业链正经历“产业突破-业绩验证-需求验证”的逻辑闭环,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正在加速,进入了增长新周期。
英伟达在政策调整下恢复对华出口H20芯片,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款RTX Pro 6000 Blackwell芯片,显示出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中国市场对AI算力的需求。
华为昇腾芯片通过创新的系统设计和规模化部署,在整体算力上实现了对单颗高性能芯片的超越,尤其在超大规模模型训练和实时推理等应用场景中表现出显著优势,体现了“集群规模超过单卡”的AI竞争新范式。
华为CloudMatrix 384通过创新的多芯片堆叠和系统架构,成功在制程落后一代的情况下实现了算力反超,其在光互联和资源池化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可能成为未来超算领域的新标准,并为国产算力自主化提供了可行路径。
全球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和中国互联网厂商都在大幅增加资本开支,表明对AI算力需求的强劲预期,这将为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驱动力。
国产算力产业链已形成“产业突破-业绩验证-需求验证”的良性循环,从GPU制造商到硬件厂商,再到AI大模型应用,整个生态正在快速成熟并进入增长周期,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显著提速。
(1)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期间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恢复对华出口,此外,英伟达还宣布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的合规芯片RTX Pro 6000 Blackwell,定位于中低端AI市场,或最早将于今年三季度启动供应;
(2)尽管单颗华为昇腾芯片的性能约为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的三分之一,但华为通过规模化系统设计,成功实现了整体算力的显著跃升,并在超大规模模型训练、实时推理等场景中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3)华为CloudMatrix 384通过5倍芯片数量堆叠,在系统层面实现算力反超,证明在芯片制程落后一代下,可通过架构创新实现算力主权突围,推动AI竞争进入集群规模超过单卡时代,其光互联、资源池化等技术或成未来超算新标准;
(4)2025年Meta、Microsoft、Amazon、Alphabet四大云服务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将超过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5%,我国三大互联网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将超过3500亿元;
(5)国产算力产业链“产业突破-业绩验证-需求验证”逻辑链条已逐步打通,国产GPU上市潮、硬件厂商业绩兑现与AI大模型需求爆发形成共振,国产算力产业从技术研发、商业落地到需求支撑已进入增长周期,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提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