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 拐点叙事下的指数节奏。 7 月大盘震荡走强,沪指突破 3600 点,续创新高。我们认为,这一轮沪指走强本质上是市场对于盈利周期见底企稳共识的形成。 一方面基于 2016 年的学习经验, 在“反内卷+需求扩张” 政策组合推出后,市场快速完成了拐点交易;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流动性水平较为充裕,具备快速定价的基础, 后续由拐点交易向空间交易的切换并非一蹴而就,市场大概率将经历一段震荡整固期。 部分资金基于空间交易逻辑可能会提前布局,承接筹码。 当前沪指已经进入了新的运行中枢,前期参与拐点交易的资金在快速获利后存在兑现需求,因此市场可能震荡蓄势。 慢牛思维下, 等待市场消化短期获利筹码、重新凝聚对盈利空间逻辑的共识后,行情有望逐步过渡至空间交易阶段。 指数高位整固,关注低位泛科技领域。 在本轮指数中,周期权重是指数走强的关键。顺周期板块搭台后, 成长有望持续表现。此外关注到部分分支已经跑出了显著超额,后续可能会迎来高切低, 关注具备筹码/比价优势的泛科技方向。 近年来风格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弱美元周期下成长风格占优。 近年来 A 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大级别风格行情往往持续 2-3 年,而美元利率是风格轮动的锚。从历史经验看,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元利率下行阶段, A 股成长风格占优。 展望后续,美国财政压力仍较大,美联储迎来降息时点,同时特朗普也多次喊话降息,预计弱美元仍将是基准假设。弱美元驱动的流动性外溢将带动 A 股上行, 成长股估值、流动性将尤其受益于弱美元环境,表现出更好弹性。 8 月,我们的配置以泛科技为主。 1、 泛科技方向: 海外算力链已经有显著超额, 可以关注 AI 方向的高低切,包括 AI 应用、国产算力链;创新药延续景气,预计仍将持续跑出超额; 军工、风电行业有业绩弹性; 固态电池、 3D 打印等科技主题有望演绎。 2、 顺周期方向: 关注涨价链,以及指数本轮反弹相对低位的食饮方向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海外政策不确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