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7月31日 18:54
白酒在胖东来、山姆、盒马找到“新卖场”|行业风向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以胖东来、盒马、山姆为代表的新型商超正积极拓展白酒业务,通过OEM自营品牌或与酒企合作,推出高性价比的白酒产品,已成为白酒销售的重要新阵地。这些商超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模式以及对价格的严格把控,成功孵化出如“宝丰·自由爱”、“清香壹号”等热销白酒单品,实现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相较于传统酒类流通渠道面临的盈利困境和萎缩趋势,新型商超为白酒行业带来了渠道扩充的新机遇,并加速了白酒产品向大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白酒的销售格局,也为酒企和商超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 新型商超积极布局白酒市场,成为新的重要销售渠道。胖东来与酒鬼酒合作的“自由爱”白酒,以及其与宝丰酒业合作的“宝丰·自由爱”均取得了显著的销售成绩,前者目标规模10亿,后者年销售已破4亿。盒马鲜生也通过与郎酒、光良酒业、汾阳王等合作,推出了多款热销白酒,如“清香壹号”半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上市至今同比增长近80%。这表明新型商超已成为白酒品牌拓展市场、实现销量增长的重要平台。

💰 价格优势是消费者选择商超白酒的主要原因。例如,奥乐齐的9.9元白酒因其亲民价格而广受欢迎,甚至出现“代购”现象。胖东来的“宝丰·自由爱”定价75元,“酒鬼·自由爱”定价200元,盒马热销款多在100元以下。这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上同类竞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白酒的需求,也印证了“白酒低价化”的趋势,这对传统经销渠道的价格体系构成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 新型商超在供应链和运营模式上具备显著优势,促成了与酒企的深度合作。例如,胖东来以服务至上闻名,山姆、开市客实行会员制和折扣店模式,奥乐齐则采用“硬折扣”和极简SKU策略。这些模式使商超能够从厂家直采,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并对产品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孵化出利润更高的自营品牌。这种直采模式和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够帮助酒企实现精准营销,加速产品动销,突破渠道困局。

📉 传统酒类流通渠道正加速萎缩,白酒入驻新型商超具有紧迫性。在电商、新零售等冲击下,传统商超如永辉、家乐福等面临倒闭潮,经销商数量也在减少,盈利艰难。酒类连锁企业如酒便利、歌德盈香也陷入经营困境。相比之下,新型商超凭借其规模优势、数字化能力和差异化服务,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白酒行业需要适应这一变化,积极拥抱新型商超渠道,以应对传统渠道的衰退。

📈 新型商超的品牌背书、私域流量和大数据优势,能助力酒企实现营销转型。通过与胖东来、盒马等新型商超合作,酒企可以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加速产品动销,并推动产品去库存。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帮助酒企从“广撒网”式的传统营销转向更高效、更短平快的模式,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片系AI生成)

新型商超卷新业态,白酒从中看到了机会。

去年奥乐齐9.9元白酒爆红网络,今年胖东来“自由爱”白酒品牌剑指10亿规模,新型商超成“卖酒大户”这一现象背后,白酒渠道正悄然转变。

相比传统酒类流通渠道的“盈利艰难”,胖东来、山姆、盒马等超凭借价格、供应链、品牌等优势,将商超OEM白酒推向聚光灯下。这让白酒找到了渠道扩充的崭新空间。

新型商超搅动酒业

7月的酒业热点之一,是胖东来与白酒上市公司酒鬼酒合作推出的“酒鬼·自由爱”正式上市。在这之前,这两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仅仅是达成合作,就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不小的热度,让酒鬼酒率先从行业低迷的股价泥潭中抽身。

随着新品如预料中出现首日售罄,业内开始思考:胖东来、山姆、盒马等新型商超会不会是白酒下一个重要的渠道阵地?

眼下,商超自营白酒已成明确趋势。胖东来在与酒鬼酒联手之前,已与河南宝丰酒业推出“宝丰·自由爱”,这款售价仅75元的白酒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了胖东来酒水板块的支柱,年销售破4亿元。按照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规划,2025年“自由爱”单品将达到10亿元规模,未来10年的目标是100亿元。

无独有偶,盒马鲜生旗下的自营白酒品牌矩阵亦逐渐壮大:2020年盒马与郎酒联名款上市,2022年与光良酒业联手打造“光良酒·五种粮食酿的酒”,2024年与汾阳王合作推出“清香壹号”光瓶酒。行业数据显示,“清香壹号”创造了半年突破2000万元、位列盒马白酒销量前列的佳绩,上市至今同比增长近80%。近期盒马超市与汾阳王合作的第二款单品“清香壹号20”正式上市。

有着“廉价超市”“穷鬼超市”之称的德国超市品牌奥乐齐也在去年推出了一款9.9元白酒。这款售价仅9.9元的纯粮白酒被称为“五粮液平替”,因价格平民一度被抢空,甚至在京东、淘宝、拼多多、小红书以及抖音平台上出现了“代购”现象,价格也被炒到20元以上。今年,奥乐齐售价99.9元/瓶的酱酒产品也已上市。

被视为“中产天堂”的山姆超市目前虽未开发白酒自营品牌,但白酒品类依然是其酒水板块的核心部分,业内估算山姆超市去年白酒销售规模已达到100亿元。

站在消费者角度,购买这些白酒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胖东来“宝丰·自由爱”定价75元/瓶,“酒鬼·自由爱”200元/瓶,而且价格完全透明;盒马鲜生热销款基本是100元以下,新上的盒装“清香壹号20”价格也才168元,远低于同为清香型的青花汾20。

一酒商告诉笔者,“白酒低价化一定是趋势。尽管这一趋势会冲击到传统经销价格,但远比不上新渠道和新增量的诱惑大。未来会有更多香型、更多品牌出现在这类新零售商超的货架上。”

知名白酒分析师蔡学飞认为,“目前传统渠道不断萎缩,这一环境下酒厂与胖东来、盒马等新型商超合作推出自营白酒产品已成为行业确定性新趋势。比如宝丰与胖东来联名的‘自由爱1999’,盒马与汾阳王合作的‘清香壹号’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印证了商超自有品牌在高性价比大众市场的爆发力。”

直采兴起,新型商超掌握话语权

虽然目前商超仍是白酒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伴随商超经历变革,出现两极分化,白酒这一标杆渠道亦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首先是以永辉代表的传统商超逐渐没落。过去几年,传统商超掀起了大规模的倒闭潮,包括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步步高、永辉超市等商超巨头均在此行列。比如,2024年永辉超市还关闭了超200家门店;家乐福门店数量从巅峰时的300多家减少至2024年底的4家,同时收入大幅下降,累计亏损67亿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显示,Top100企业门店的总数同比下降9.8%,其中仅有14家企业实现了销售额与门店数的双增长。

曾经的“超级大卖场”逐步败退,也就意味着白酒这一传统渠道资源同步萎缩,渐渐地传统商超一度没落为白酒价格和品牌展示区。

直到商超界陆续迎来胖东来、山姆、盒马鲜生等新玩家,白酒商超渠道又重新活跃起来。白酒与商超的合作模式大致分为经销、代销、联营、直采等。一般商超可以像酒厂直采,或者从大经销商处进货。多数情况下白酒产品进入商超耗费颇大,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等等,还要配备专门的团队。

在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传统商超自然不再吃香。相比之下,新型商超的优势十分显著,不光体现在价格上,“胖东来们”在供应链方面从前置仓卷到了仓店合一;在运营模式上,奥乐齐的“硬折扣”以及极简SKU与垂直供应链的规模化优势,山姆、开市客实施会员制和折扣店多模态布局,以及胖东来服务至上的高成本模式等,都实现了现象级成功以及不可复制性。

在白酒业内看来,这些集购物、餐饮甚至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新零售商超,承载真实大众消费需求。而且新型商超直采和加大自营品牌占比趋势十分明确,等于节省了中间商和流通环节的成本。商超拥有与厂家直接谈判的话语权后,更容易孵化“利润”商品,这对酒厂和商超而言是双赢。

蔡学飞向笔者表示,“新型商超凭借品牌背书、私域流量和大数据优势,可以帮助酒企实现从‘广撒网’到‘短平快’的营销转型,加速产品动销,这种合作对突破渠道困局以及白酒去库存都有着积极的价值。”

传统渠道低迷,白酒需要新的“大卖场”

在这轮调整期,酒类传统渠道加速萎缩已是定局,白酒入驻新型商超有一定的紧迫性。

白酒行业早已进入“此消彼长”阶段,在需求没有扩大的情况下,新型商超渠道实现了增量,意味着传统渠道销量下降,甚至被淘汰。

在电商、新零售以及即时零售冲击下,白酒品牌运营商、分销代理商、烟酒店遭遇冲击,白酒传统的深度分销体系已难以为继。白酒上市公司经销商数量明显减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问题,2024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经销商总数达56747家,而2023年为58437家,整体规模出现明显收缩。

另外,目前酒类连锁渠道同样深陷困境,酒类流通企业不仅普遍盈利艰难,不少老牌酒类连锁企业已走向败落。酒便利和曾经的“囤酒大王”歌德盈香就是典型例子。2024年,酒便利接连遭遇实控人失联、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调查风波。业绩上,这家最早开启酒业即时零售、登陆新三板的连锁企业早就深陷亏损,去年亏损上亿元,以至于今年年初就开始卖公司回血。

歌德盈香曾是茅台的重要经销商,门店遍布全国20多个重点省市,2022年的巅峰营收接近100亿元。遗憾的是,歌德盈香同样在2024年陷入欠薪和门店倒闭风波。如今在线上也搜索不到相关店铺。

相比新型商超,酒类连锁渠道存在明显劣势,一是酒类连锁企业大都是“名酒厂的服务员”,没有话语权,没有定价权。在名酒价格倒挂、库存堆积的阶段,企业何谈利润;二是自营品牌占比较低。

《2025中国酒类零售连锁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高达82.76%的连锁品牌重点布局100-300元价格带,并借力“白酒+”策略增强韧性;76%的企业实现90天内良性库存周转,品牌酒标品仍是酒类连锁企业主要的经营产品,超70%企业的自主开发产品占比仍低于20%。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酒类流通企业要与胖东来等新型商超竞争,自营产品比例需要明显提高。在这样的认知下,未来渠道专销产品也将越来越多。

蔡学飞指出,酒类流通渠道天然缺少定价权,因此利润微薄,传统酒类连锁店在价格、服务、品牌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也没有胖东来、盒马等的信誉背书与供应链优势。可以预见的是,在商超巨头和电商平台的多重压力下,未来缺乏规模优势、数字化能力和差异化服务的传统连锁店份额或加速萎缩,行业将向“大连锁品牌主导+区域精品店补充+线上下融合”的格局持续演进。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型商超 白酒 渠道变革 自营品牌 供应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