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前天 18:38
创新药热度停不下来!医药基金7月持续飙涨,年内12只翻倍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的强劲行情持续吸引资本市场关注,并在7月达到新的高潮。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相关标的不仅提振了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也直接推动了医药主题基金的集体回暖。经历前期深度调整后,医药行业投资情绪逐步修复,叠加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医药主题基金重新成为市场焦点。7月以来,多只医药主题基金涨幅显著,年内业绩榜单中医药相关产品占据绝大多数席位,显示资金对该领域的持续追捧。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创新药的研发成果、国际合作以及政策支持是推动本轮行情的主要因素,港股医药板块因估值吸引力及南下资金流入,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布局方向。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亮眼,引领市场反弹:今年以来,尤其在7月份,医药主题基金迎来强劲上涨,多只基金涨幅超过30%,年内涨幅超过100%的基金数量达到12只。这反映了市场对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板块的信心恢复和价值认可。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政策与技术双重利好:创新药板块的强劲行情得益于多重因素。一方面,创新药临床进展频传捷报,研发成果不断落地,国际合作增多,提升了市场对企业盈利的预期。另一方面,政策端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和医保谈判机制,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港股医药成为公募基金新焦点,估值吸引力凸显: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的港股医药个股市值已达595.89亿元,位列港股行业配置第二。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创新药龙头受到重点加仓,股价表现抢眼。港股医药板块的低估值、高成长性以及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使其成为公募和外资共同看好的投资方向。

💰 资金热度助推创新药发展,看好长期潜力: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南下资金,都在持续加码港股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赛道。基金经理认为,国内创新药企的产品力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市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国产创新药的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政策红利的释放,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


财联社7月31日讯(记者 吴雨其)创新药板块的强劲行情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热度从年初一路延续至今,并在7月达到新的高潮。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创新药相关标的的强劲表现不仅提振了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更直接推动了医药主题基金的集体回暖。经历过过去两年的深度调整后,医药行业的投资情绪逐步修复,叠加政策端的持续扶持与技术端的加速突破,医药主题基金在今年重新站上了市场舞台中央。

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永赢医药健康、华富健康文娱等多只医药主题基金单月涨幅均突破30%,成为推动资金热度快速升温的重要催化剂。而放眼年内表现,医药主题基金早已展现出强劲势头,前十名业绩榜中有九席被医药相关产品占据,充分体现了资金对该领域的持续追捧。

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创新药是今年以来医药板块最重要的驱动力,相关基金的强势上涨,不仅是阶段性行情,更反映了市场对医药长期逻辑的再度认可。”

7月医药热度不减

7月以来,医药主题基金整体涨势依然凌厉。永赢医药健康以35.18%的月度涨幅位列同类首位,该基金以创新药和医疗服务为核心配置。紧随其后的是华富健康文娱,月度上涨33.69%,该产品同样创新药配置权重较高,是推动收益的主要来源。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也表现突出,月内上涨32.22%,凭借跨市场布局覆盖港股创新药标的,实现稳健增长。

从整体来看,7月医药主题基金普遍实现大幅上涨,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除排名居前的几只基金外,部分专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基金月度涨幅也在20%-30%区间,显示资金对医药板块的追捧正在加速。Wind数据显示,7月医药主题基金平均涨幅远超市场整体水平,成为推动基金净值修复的主要力量。

业内人士指出,医药主题基金的爆发背后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一方面,创新药临床进展频频传来利好消息,叠加政策端持续优化审批和医保谈判机制,提振了投资者对行业成长性的信心。另一方面,医药板块前期估值经历了深度调整,性价比显现,吸引资金集中回流。

此外,创新药与港股医药的联动效应也在放大医药主题基金的收益弹性,部分港股标的的强势表现进一步推动基金净值向上。整体来看,7月医药主题基金的集体上涨标志着该赛道在经历长期调整后重新回到主流视野,并为下半年行情奠定基础。

年内医药基金领跑,12只基金翻倍

年内医药主题基金的表现更具说服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在年内基金业绩前十榜单中,有九只基金与医药主题直接相关,行业集中度之高在近年来罕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143.24%的涨幅仍居第一,该基金由张韡管理,重仓港股医药龙头,显著受益于港股医药估值修复和南下资金的持续买入。

紧随其后的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和中银港股通医药,年内涨幅分别为124.47%和114.79%,两者均集中布局港股创新药企业。永赢医药创新智选(111.32%)、华安医药生物(105.97%)、汇添富全球医药(104.62%)等基金同样表现亮眼。前十榜单中的诺安精选价值(102.25%),该基金虽然并非医药主题基金,但因持续重仓医药股,其年内收益同样显著提升。

据统计,年内涨幅超过100%的基金共有12只,均为重仓医药的基金。涨幅超过50%的基金则多达165只。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医药主题基金的强势来自估值修复和基本面的双重推动。一方面,创新药研发成果频频落地,企业的国际授权合作增加,推动盈利预期上修;另一方面,港股医药受南下资金青睐,估值中枢回升,进一步带动基金收益。

华富健康文娱基金经理廖庆阳表示,随着国内创新药政策暖风频吹,医药集采将节约的医保资金用于扶持创新药,同时商业保险补充支付体系逐步完善,预计商业保险未来将会在整个的医保支付中担当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创新药支付的放量。

其次,从中长线来看,国产创新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国产创新药的产品力已毫不逊色于全球知名创新药企,但市值却远低于美国公司,拉长时间来看,国内的创新药企与全球相比存在非常大的产业空间。

最后,随着国产创新药的全球化进程加速,海外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对国内创新药的引进速度大幅提升,国产创新药凭借高性价比正吸引外资持续加码。可以看到,今年很多有着全球领先的临床数据或者有潜在可能性的药物正在不断涌现,国产创新药或进入井喷期。随着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突破、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不仅是政策、资本、技术共振下的板块轮动,更是中国科技自立、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必然结果。

港股医药成公募重仓高地

二季报披露的持仓信息也表明:港股医药成为公募基金的新焦点布局方向。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重仓38只港股医药个股,持仓市值合计595.89亿元,在港股行业配置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传媒板块。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医药在公募港股投资版图中的权重提升,也显示资金对创新药赛道的长期看好。

从具体持仓来看,创新药龙头是公募基金的首选标的。信达生物在半年度被加仓1.04亿股,持仓总量达2.17亿股,持仓市值高达155.31亿元,年内股价上涨167.76%。三生制药的表现更加抢眼,公募持仓在半年内增加2.07亿股,年内涨幅达到432.20%,成为港股医药中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科伦博泰生物同样表现突出,半年度加仓近400万股,持仓市值56.51亿元,年内股价涨幅超过150%。

公募的加仓数据也凸显出港股医药的集中度与资金热度。多只医药港股被公募翻倍式加仓,如泰格医药的加仓比例高达432.66%,微创医疗加仓227.28%,京东健康加仓185.97%,显示出资金不仅关注创新药,还将医疗器械与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纳入配置范畴。

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港股医药的行情提供了坚实支撑。据光大海外统计:目前港股医药板块纳入港股通的医药公司数量超百家,占港股医药公司数量46.85%;年初以来南下资金持续买入港股通医药公司,沪港深通资金持仓比例前十大医药股的平均持仓比例已达37.90%。同时,港股医药板块的 PE 估值收缩从2021年年中开始,并已持续多年,年初以来板块持续反弹,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此外,港股医药的估值洼地吸引的不仅是公募和南下资金,外资机构同样在加仓这一板块。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港股医药企业在国际化布局上动作频频,叠加中国市场对创新药的政策支持,使得这些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低估值叠加成长性,使得港股医药成为公募和外资的共识方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创新药 医药主题基金 港股医药 资本市场 基金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