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31日讯 据央视新闻报道,为支持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新增了100多项与医疗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
据悉,国家医保局从立项、定价等方面入手,畅通新技术的收费通道,助力满足临床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收益回报。目前已公布的30批立项指南新增涉及新产品新设备的价格项目100多项,基本形成“价格立项与技术创新并行”的格局。
其中,报道特别强调了对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的支持情况:神经系统类立项指南统一设立“脑机接口置入费”“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脑机接口技术成熟获批进入临床后,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并收费。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为“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分别立项。其指出,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结合实际做好对接落实,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由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近几个月来,已有地方公示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7月29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拟定江苏省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为966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为6600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为3200元/次。
5月12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新增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适配费、置入费、取出费的价格分别为每次960元、6580元、3150元。
3月31日,湖北省医保局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3139元/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966元/次。
从临床进展来看,我国脑机接口已然蓄势待发。近日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上,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家医疗机构分享了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其中,后者与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已帮助10例癫痫患者凭借脑机接口实现“意念说话”。
开源证券指出,填补脑机接口医疗服务的价格空白,有望加快落地脑机接口落地运用。脑机接口下游应用市场潜力大,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此外,脑机接口技术还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市场具有较大潜力,看好政策和技术共振下脑机接口产业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