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杠杆炒房
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见过最疯的操作,是把自住房抵押贷款再去买房。
这样连环抵押买了三套房,结果最后租金不够还贷,再加上房价下行,最后把自己搞的非常难受。
记住:月供超过家庭收入40%就是在赌命,银行可不会管你家孩子要不要交学费。
2. 精英教育陷阱
用钱砸出来的幻觉。
家长群流传着公式:孩子成绩=补课费×焦虑指数。
但真相是砸200万留学回来的孩子,可能还没技校毕业的汽修工赚得多。
教育投资要有止损线,别让孩子的起跑线变成你的终点线。
3. 跨行投资
中年人的破财符。
这两年栽得最惨的,是那批拿裁员补偿金加盟开奶茶店、投币圈的人。
餐饮老炮都知道加盟店十店九亏,但总有人觉得自己能赌赢。
有句话说得好:你看中的是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本金。
4. 面子消费
中产幻觉制造机。
路上开路虎的可能车贷还没还完,背LV的主妇或许在用花呗买菜。
教给你一个简单测试:如果你买的东西需要发朋友圈,这钱就不该花。
5. 担保借贷
最好的友情粉碎机。
身边有真实的例子教训:给发小公司担保,结果房子被查封时,发小全家正在三亚过年。
担保合同签下去那刻起,就要做好给人背债的准备。
6. 健康裸奔
体检报告不敢看的中年人,却在给重疾险计算"划不划算"。
上海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很大比例是35-50岁人群。
存钱的速度永远追不上医院的账单,所以不要再为了哥们义气过量喝没有意义的大酒,为了家人也要注重身体健康。
7. 离婚拆家
最贵的分手费。
离婚律师圈有个共识:中年离婚=企业破产重组。
特别是二胎家庭,房产分割+抚养费+补习班费用,足够让中产秒变赤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