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贸易协定落地缓解外部不确定性,中美谈判节奏稳定,A股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 欧美谈判取得突破,全球市场主要不确定性落地。近日,欧美贸易谈判取得关键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7月27日宣布,美国与欧盟已达成一项贸易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钢铁和铝产品的原有关税政策将维持不变。其中,能源条款是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欧盟承诺将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并采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此外,欧盟将开放其总额约20万亿美元的市场,并首次全面接受美国的汽车与工业标准。在市场层面,该协议被视为重要风险释放事件,有助于阶段性修复全球资产的风险偏好。 协议结构失衡引发欧盟内部广泛质疑,长期不稳定性仍存在。从协议内容来看,其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对称性较为显著,欧洲议会官员直言协定“严重失衡并损害欧洲利益”;同时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首席经济学家约翰内斯·格南特指出:“15%的美国关税将明显削弱德国机械与设备制造的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供应商直接竞争的企业。”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计算显示,15%的普遍关税以及更高的钢铁和铝关税将导致德国GDP在一年内下降0.15%,相当于减少65亿欧元,而欧盟整体GDP将下降0.1%。此外,欧盟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和能源产品,或将引发欧盟内部对“战略自主性”的担忧。短期局势得以缓和,但协议执行阶段仍可能面临摩擦和修正,需持续关注。 美欧贸易协定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当前国际经贸谈判的外部环境,并对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形成了间接影响。从美方对欧盟采取的“税率调节+高额采购订单+技术标准适配”的一揽子策略看。在此背景下,中方在当前经贸磋商中延续“机制建构”与“节奏管控”并重的谈判策略,争取延续“对等关税”与反制措施的阶段性暂停。2025年7月29日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为期两天的中美经贸会谈结束,虽未取得突破性协议,但是中美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即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仍然是10%。值得关注的是,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不想与中国脱钩。 政策共振带动风格切换,A股短期有望向消费领域轮动。对A股而言,欧美协议落地有望与国内财政扩张形成共振,短期有望带动市场风格向消费方向轮动。具体而言,7月28日出台的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的现金补贴政策,每年发放标准为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政策具备一定的边际刺激效应,或将提升居民消费倾向,相关婴童、乳品、零售等细分行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当前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窗口期,风险偏好虽有所修复,但仍需保持审慎乐观态度,重视博弈节奏与结构切换的主线机会。 风险提示:欧美协议执行过程存不确定性;中美谈判节奏或受突发因素扰动;基本面数据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