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7月31日 12:53
[流言板]存了35万元取款时账户余额为0?市民将银行告上法院,判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南通如东市民康某因银行擅自扣划其35万元存款用于偿还其作为连带保证人的债务,愤而将银行告上法庭。康某曾为赵某20万元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后因赵某无力偿还,银行在执行未到位的情况下,擅自扣划了康某在该行的35万元存款。康某认为银行此举违法且超额扣划,要求银行退还9万余元超额扣划款项并赔偿利息。法院审理认为,银行擅自扣划康某存款的行为违法,最终判决银行退还康某超额扣划款项9万余元,并赔偿其3000多元的到期利息。

💰 银行擅自扣划储户存款用于偿还担保债务,此行为违反了储蓄安全合同义务和法定义务。根据案情,康某在银行存有35万元,与银行之间存在存款合同关系,银行应保障其存款安全。然而,银行在未经过司法执行程序的情况下,直接扣划康某的存款以偿还其作为连带保证人的债务,构成了违约和侵权。

⚖️ 法院判决银行退还超额扣划款项并赔偿利息。在此事件中,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擅自扣划康某存款的行为违法,遂判决银行退还康某超额扣划的9万余元款项,并赔偿其因存款被不当扣划而损失的3000多元利息。这一判决维护了储户的合法权益,强调了金融机构在处理客户财产时的合规性。

⚠️ 担保责任的执行需遵循法定程序。康某作为赵某的连带保证人,在赵某未能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然而,银行在执行过程中,应通过合法的司法途径进行,例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非直接扣划储户的存款。银行的越权行为,绕过了法律程序,侵犯了储户的财产权利。

虎扑07月30日讯 7月29日,记者获悉,南通如东市民康某发现自己存到银行的35万元,等到取钱时竟发现账户已被“清零”,最终还闹上了法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4年,康某在银行存款35万元用于儿子结婚,谁料取款时,竟发现账户余额为0,经询问,原来是银行擅自扣划了康某的存款,用于偿还其作为连带保证人的债务。”南通如东县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倪静静介绍。

原来,康某在2013年曾为赵某向银行的借款20万元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因赵某到期未能偿还借款,银行将赵某、康某诉至法院,经生效判决并执行,但未能执行到位。2024年,银行发现作为赵某连带保证人的康某在该银行存入35万元,于是擅自扣划了其存款,用于偿还担保债务。

康某认为银行擅自扣划违法,且超额扣划其存款,其愤而告到法院,要求银行退还超额扣划部分款项9万余元,并赔偿35万元定期到期应得利息。

法院审理认为,康某在银行存款,双方间建立存款合同关系,银行负有保证储蓄安全的合同义务和法定义务。该银行越过司法执行程序擅自扣划康某存款,其行为违法。

南通如东县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倪静静:“经核算,法院判决银行退还康某超额扣划部分款项9万余元,并赔偿其到期应得利息3000多元。”

来源:荔枝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行存款 担保责任 法律维权 金融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