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产能加速去化。当前仍处于猪周期的去化阶段,短期内行业产能调整和供应收缩仍将持续。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回落,2025年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较2024年峰值4142万头下降约2.4%。6月,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左右,目标降至3950万头。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座谈会强调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截至2025年7月,牧原股份计划将能繁母猪存栏从343万头降至330万头,头部企业(如温氏、牧原)已停止二次育肥销售,出栏体重从125公斤降至115-120公斤,预计后续能繁母猪存栏将持续下降。 生猪价格走势预计短空长多。受二次育肥减少及高温消费淡季影响,猪价可能呈现“先抑后扬”走势。7月上旬猪价冲高至15.30元/公斤后回落。中长期,若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3950万头以下,2026年出栏量将同比减少5%-10%,预计将推动猪价企稳上涨。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7月25日,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62.16元/头,较前一周(7月18日)的90.89元/头下降31.61%;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从上周亏损18.66元/头扩大至亏损71.39元/头。这一分化反映出自繁自养模式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而外购仔猪模式受生猪售价低迷的影响,盈利承压。中长期看,养殖利润有望阶段性修复,规模化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产业链协同,盈利稳定性将优于中小散户。 关注2家生猪养殖产业相关企业 永顺生物:公司是一家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产品为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公司产品种类齐全,覆盖了猪用疫苗、禽用疫苗30多个品种,包括单价苗、多价苗、多联苗和多联多价苗。公司疫苗销售业务收入占比长期保持90%以上,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大禹生物: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饲料添加剂、饲料以及兽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饲料、兽药、其他业务。公司通过“专精特新”认定。2024年,公司饲料添加剂和饲料业务占比分别为65.39%和29.74%。 风险提示。饲料成本风险;饲料成本风险;饲料成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