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31日 11:44
致爱康国宾:危机公关时不要用 AI 写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以爱康国宾起诉客户的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危机公关中运用AI可能带来的问题。作者认为,AI生成的文本缺乏人类作者的责任、经验和意图,难以建立信任,尤其在危机公关这种需要高度信任的场景下,使用AI无异于一场灾难。AI虽然能高效生成看似滴水不漏的文本,但其本质是模仿和执行指令,无法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人类情感和心理战术,反而可能放大决策者的非理性,并形成“合理化非理性”的茧房。文章强调,危机公关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和人际沟通,而AI恰恰剥夺了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人性“摩擦力”和“安全机制”。

🎯 AI在危机公关中的信任赤字:文章指出,AI生成的文本因缺乏人类作者的责任、经验和真实意图,难以获得读者的信任。尤其在危机公关这种高度依赖信任的场景下,使用AI相当于用一个不可信的工具执行最需要信任的任务,这本身就是一场潜在的灾难。

🚀 AI放大了非理性,并“合理化”了非理性:AI在危机公关中,可能接收到高层带有情绪的指令,并以极高的效率生成具有对抗性和攻击性的文本,从而放大决策者的非理性。更可怕的是,AI能将粗糙的情绪包装成逻辑严密、义正辞严的文本,使身处其中的人坚信自己的非理性是最高级的理性,剥夺了自我反思的可能性。

⚙️ 人类公关链条的“摩擦力”与AI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危机公关链条中,从高层指令到基层执行的层层传递,虽然存在信息损耗(组织摩擦力),但也扮演了重要的安全机制角色,能够对不合理的指令进行反思、质疑和修正。AI则消除了这些“保险丝”,使得最高决策者的原始冲动能几乎零成本地转化为最终产品,极大提升了效率,但也极大放大了决策风险。

💬 沟通的本质是建立关系,AI无法替代人性:文章最后强调,危机公关的根源不在于是否使用了AI,而在于企业在面对需要建立信任的时刻,是否将沟通视为建立关系的过程。AI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所需的笨拙、冒险和投入大量时间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危机公关中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紧急刹车系统。

用一个无法被信任的工具,去执行一件最需要信任的任务,这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张女士新近查出了癌症,她说自己连续十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你们没查出我的癌症。于是她说爱康国宾是假体检。

张女士很愤怒,爱康国宾也更愤怒。他们它没有道歉,没有安抚,而是召开了发布会,来表达自己的怒火,并且起诉了客户。

爱康国宾 CEO 在发布会上,说了句「不要指望几百块的体检能查出所有的病」,成了舆论焦点。

我倒是觉得,他们在公众号上的声明更有意思,读完之后,我第一个念头:这是 AI 写的。

尤其是这一段:

这种高度模板化、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表达方式,正是当前 AI 最擅长处理的。当然,这种对他人动机的深度揣测和重新定义,已经超出了 AI 基于数据生成内容的范畴,它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判断和攻击性的「诛心之论」。这背后,闪烁的是人类在争斗中才会运用的、复杂的心理战术。

这可能才是整件事里最有趣的部分。

我甚至都能想象,爱康的法务或公关团队首先确定了这次回应的核心战略 —— 即强硬对抗、绝不妥协、并将事件拔高

他们可能让 AI 生成一份声明草稿,将核心指令——比如需要指责张女士「转嫁责任」——告诉 AI,AI 负责搭建结构、填充那些标准化的法律术语和官方辞令,从而高效地生成这样一篇滴水不漏的战斗檄文。

这些也不是我臆测,使用 PaperPass 做了 AI 查重,重复率超过 50%,考虑到总共五百多字,而且有部分是描述来龙去脉,重复率不低了。

图片来源:PaperPass 网页截图

但问题是,AI 写的东西,很难让人信任,这是公关尤其是危机公关最忌讳的事情。

因为 AI 的训练方式——比如强化学习,也因为 AI 的市场需求,它天然不会去得罪人而喜欢讨好人,不过写作原本便是得罪人以及冒犯自己的过程,当很奇怪,正是因为这样的冒犯和突破边界,读者反而容易信任写作者。

读者的信任,从不建立在文字本身,而是建立在对文字背后那个独一无二的「作者」的信任之上。这份信任由三个要素构成:

责任:人类作者用自己的名字和声誉为文章背书。如果观点错误,他需要承担责任。

经验:我们相信作者的观点,提炼于他真实的生命体验。

意图:我们相信人类作者有真实的表达意图。

以上这些,AI 都不具备。AI 没有人生,它的「观点」只是对数据库的模仿,是无根之木;AI 也没有意图,它只是在执行代码。

因此,读者对 AI 作品的天然不信任,是因为察觉到,这串流畅的文字背后,没有一个可信赖的、负责任的、有血有肉的主体。

而危机公关,最需要的就是信任。用一个最无法被信任的工具,去执行一件最需要信任的任务,这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得承认,AI 是极其趁手的写作工具,只要你的意图表达清晰,它就能很高效地完成任务。不过,一旦人类的方向错了,AI 只会把这错误进一步放大。

我们习惯于将企业或机构想象成一个理性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计算机器。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由无数人类神经系统构成的集合体。当危机来临,压力升高,这个集合体的杏仁核就会被集体激活。

理性的人能看到外部情绪,非理性的人只看自己情绪。爱康没有去看见和安抚客户的恐惧与公众的焦虑,而是沉浸在自己被「诋毁」的愤怒中,并基于这种愤怒采取了行动。

危机公关的最大敌人是非理性,但战胜它的方法,不是假装自己没有情绪,而是在承认情绪的基础上,凭借成熟的机制和心智,选择不被情绪驾驭

非理性的情况下,高层的指令有时候不尽合理,甚至带有怒气,但在传递过程中,中层管理者会出于职业素养或人情世故来解读和「降噪」,底层的执行者在措辞时也会本能地回避过于尖锐或不妥的表达。

传统的人类公关链条中,从高层定调,到中层规划,再到下层执行,这个过程有些长,而且信息会损耗,也就是一些高层会抱怨的「组织摩擦力」,这往往被看做是组织效率低的原因.

但同样,它也可以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机制」,如同汽车总需要刹车一样,确保了决策在执行前能被充分地反思、质疑和修正。

这个链条中的每一个「人」,都像一个保险丝,用自己的人性、同理心和社会经验,消耗和缓冲着指令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防止最原始、最极端的情绪被直接公之于众。

图片来源:电视剧《大时代》

AI 拆除了所有这些「保险丝」。

它接收到最高指令后,其基于强化学习的目标就是 ——以最高效率、最优化地达成这个指令。如果指令中蕴含的基调是对抗和攻击,AI 就会调动所有资源,去生成一篇最富有对抗性、最具攻击力的文章,而不会像人一样去思考「这样做是否太过了?」或者「这是否会带来反效果?」。

于是,一个最高决策者的原始冲动,可以在几乎为零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下,被直接转化为一个完美的、公开发布的最终产品。这极大提升了效率,但也极大放大了决策风险。那个曾经能让组织冷静下来的中间地带消失了。

同时,AI 也构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茧房,在这里你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

AI 不再是过滤外部信息,而是加工和美化你的「内部信息」。你产生一个模糊的想法,一个初步的偏见,一种原始的情绪,AI 可以瞬间将它组织成逻辑严密、文采斐然、看似无懈可击的文本。它把你个人的、主观的东西,包装成了客观、专业的模样。

这个茧房最可怕的,不是它「放大」了非理性,而是它「合理化」了非理性。

当一个组织产生非理性的愤怒情绪时,AI 会为这种愤怒引经据典,寻找理论支撑,构建逻辑闭环,最终输出一份「义正词严」的声明。它让身处其中的人坚信,自己的非理性情绪,恰恰是最高级的理性

这比单纯的放大要可怕得多,因为它剥夺了人「自我反思」的可能性。当你看到自己最粗糙的情绪,能被包装得如此精致和正确时,你便会彻底爱上自己的偏见。

危机公关,是公司需要充分运用理性、需要压上自己信誉的时刻。公司需要证明,自己不仅是一个盈利组织,也是一个愿意担负责任有血有肉的人,这也是重要公关需要公司高管露面的原因,因为这时需要人和人的沟通。

爱康国宾,恰恰在这个最需要「人」的时刻,交出了一份最没有人味儿的答卷,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但话说回来,这些是 AI 的责任吗?

图片来源:《新闻编辑室》

我前面说,需要人性来给公司增加一些「摩擦力」,但我们都清楚,在现实的公司里,那种所谓的「人性摩擦力」,到底是什么模样。

一个坏主意,可能不是被正直的反对声拦住,而是被一群为了不得罪人而集体妥协的人,修改成了一个面目全非、但绝对「安全」的平庸之作。

一份由人类委员会写出来的公关稿,常常和 AI 一样没有灵魂。它的背后,同样没有一个独立的、负责任的「人」,只有一群匿名的、互相推诿的「相关人士」。

AI 的出现,不是创造了一个新问题。它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一个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老问题,推到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再也无法假装看不见。

这个老问题就是:我们正在贬低「沟通」本身的价值。

我们渴望用一套标准流程,一套万能模板,一个高效的工具,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沟通问题。我们希望沟通是可复制的,是可预测的,是不会犯错的。

我们把沟通,从一种人与人之间充满不确定性的、建立关系的艰难过程,变成了一种可以被量化、被管理、被外包的任务。

《新闻编辑室》告诉我们,你有公关问题,往往是因为你真的有问题。

爱康国宾的公关问题,根源不在于它「可能」用了 AI。而在于,它在面对一个需要用尽全部真诚去建立信任的时刻,脑子里想的,依然是遵循老板的意愿,用一套最「正确」、最「安全」、最「专业」的流程去「处理掉」这件事和这个人。

毕竟,这时候张女士不是一个顾客,不是一个需要沟通的人,而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麻烦。

沟通,不是发布信息。沟通,是建立关系。而建立关系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捷径。它注定是笨拙的,是充满风险的,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它需要我们放下盔甲,带着我们全部的人性,去面对另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这个所有人都正依赖辅助驾驶狂奔在高速公路的年代,这才是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紧急刹车系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洒家君泽”,作者:洒家君泽,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危机公关 信任危机 企业沟通 人性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