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31日 07:43
微信公众号广告位再加一,这次是为了微信电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微信公众号近期新增了一个商品广告位,位于文章末尾,可智能匹配相关商品。此举旨在为微信小店提供更多曝光,缩短用户消费路径,降低创作者变现门槛。公众号凭借图文内容和信任关系,成为品牌建设和用户教育的理想阵地,有望成为微信电商突破用户心智壁垒的关键。然而,该功能尚在内测,其选品标准、匹配能力以及对文章完读率的要求仍需观察,微信电商的“小而美”之路也面临挑战。

⭐ 微信公众号新增文章末尾商品广告位,该广告位能根据文章内容和关键词智能匹配相关的微信小店商品,用户点击即可购买,目前该功能仍处于内测阶段,且暂未带有明显的广告标识。

🚀 微信电商业务正从视频号全面转向微信生态,微信小店作为统一交易平台,已打通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聊天会话、社群、朋友圈等多个场景。公众号自今年6月起已支持带货微信小店商品,创作者可一键关联小店,并在公众号主页及图文内容中展示和插入商品链接,最多可支持插入50个商品。

💡 公众号的内容深度和信任关系是微信电商寄予厚望的原因。通过图文内容,公众号能有效进行品牌建设和用户教育,解决微信电商面临的用户心智缺位问题。当用户信任创作者时,便能转化为对其推荐商品的信任,实现从阅读者到消费者的转化,公众号有望成为微信电商突破用户心智壁垒的核心枢纽。

⏱️ 新的商品广告位以及公众号带货功能缩短了用户的消费路径。过去用户被“种草”后需跳出文章搜索商品,转化率不高。现在用户可在阅读场景直接点击商品卡片下单,将多步跳转的转化路径简化为一键直达,提升了转化效率。

🤔 此次测试的商品推荐位采用智能匹配模式,无需创作者选品,旨在降低创作者的变现门槛。但其成功与否依赖于微信强大的商品与内容关联性匹配能力,以及对受众消费习惯的精准判断。同时,微信电商也需要为商品质量负责,选品一旦出现问题将损害用户和创作者的信任。

继不久前新增评论区广告位之后,微信公众号的广告位又多了一个。

近日有消息显示,在既有文末广告位的基础上,公众号文章末尾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商品广告位。具体而言,该广告位是依托文章内容与关键词智能匹配相关微信小店商品予以展示,用户点击后即可下单购买。例如当文章内容与关键词为儿童自行车时,这个广告位中推荐的商品可能就是自行车头盔。

目前这一功能仍处于内测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与文末广告位带有明显广告标识不同,这一商品广告位暂未带有广告标识。

众所周知,两年前视频号成了“鹅厂”的希望,马化腾也曾表示要发力视频号直播电商。但自从2024年开始,腾讯的电商业务就开始从视频号转移到了微信全域。从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到聊天会话、社群、朋友圈,作为微信电商统一交易平台的微信小店,开始逐步连接微信生态的各个场景。

就公众号而言,继粉丝抽奖服务接入微信小店送礼功能后,自今年6月起公众号也已支持带货微信小店的商品。据了解,已拥有公众号与微信小店的创作者只需在后台一键关联,即可在公众号主页展示微信小店,也能在公众号图文内容里添加小店及商品,从而实现小店与公众号的联动。目前,公众号文章内支持插入最多50个任意小店的商品链接。

所以如今在公众号开辟新的商品广告位,微信方面显然还是为了给微信小店提供更多的曝光机会。

事实上,公众号之所以会被微信电商寄予厚望并非没有道理。毕竟通过图文等深度内容,公众号已然成为品牌建设与用户教育的理想阵地,而微信电商当下面临的困境之一正是用户心智的缺位。

换而言之,公众号不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信任关系的沉淀池。当用户沉浸在专业、有价值的内容中时,对创作者的认同就会自然转化为对其推荐商品的信任,从而完成从“阅读者”到“消费者”的身份跨越。如此一来,公众号也就有机会成为微信电商突破用户心智壁垒的核心枢纽。

而且不论是公众号带货,还是文末的商品广告位,也都缩短了用户的消费路径。过去用户在公众号被种草后,需要跳出文章、再搜索相关商品,这一过程中的流失率极高。如今用户可以在阅读场景直接点击商品卡片下单,转化路径从多步跳转就变为了一键直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前公众号已支持带货微信小店的商品,但要求创作者同时拥有公众号和微信小店。而此次在公众号文章底部测试的商品推荐位,则采用了智能匹配模式、无需创作者选品,所以微信方面可能也是在试图进一步降低创作者的变现门槛。

当然,微信方面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解放创作者的“双手”,就要拿得出足够强的匹配能力和精准的流量分发能力。至于要匹配的除了商品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性外,自然还有商品特性与内容受众的消费习惯等。

比如,入门级骑行攻略和发烧友骑行指南的关键词虽然都是骑行,但两者受众的需求显然完全不同。又或者即使同样是入门级骑行攻略的两篇文章,也可能会有消费偏好、习惯、能力完全不同的受众群体。

此外,既然微信电商选择承担起“选品”的责任,那么自然就要为商品的质量负责。毕竟一旦选品翻车,微信电商不仅会失去用户的信任,还会失去创作者的信任。截至目前,微信电商针对这一广告位的“选品”标准尚未公布,但据我们的观察发现,出现在该广告位的一家店铺体验分为4.56、超过31.4%同行,这个成绩显然还称不上出类拔萃。

更重要的是,且不提这种通过内容驱动的商品推荐机制实际转化效果如何,单就这一广告位的位置而言,就对文章的完读率有不低的要求。如果内容不足以吸引用户看完,自然也就无法将广告展示到用户眼前,就更别提转化了。在这一点上,主打图文的公众号或许很难与短视频平台相比。

说到底,虽然公众号文末商品广告位是否会由内测转为正式上线,对微信电商所能产生助益尚未可知。但已经可以看到的是,为了微信小店,微信距离“小而美”正变得越来越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店 电商 广告位 内容变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