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智能视觉科技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采用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的高光谱成像相机。该相机通过底层光学硬件和算法的创新,实现了智能成像系统的突破,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将光线细分为100多种光谱波段(400-1000纳米),单帧采集即可获得丰富的光谱信息,图像分辨率不低于1024×1024像素,能够清晰展现物质的光谱特征,揭示肉眼不可见的真相。这项技术在智慧农业、环保监测、电力巡检等领域已初步应用,并有望拓展至工业质检和医疗科研等更多场景,为精细化感知提供强大支持。
🔬 **高光谱成像技术革新:** 该相机采用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实现了智能成像系统的重大突破,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能够“看得更清”,如同为相机装上了“火眼金睛”。
🌈 **丰富光谱信息获取:** 相机能够将光线细分为100多种不同的光谱波段,覆盖400-1000纳米的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单帧采集即可获得100个连续光谱通道信息,图像分辨率不低于1024×1024像素,细节清晰。这意味着它可以解析物质的光谱特征,揭示肉眼无法察觉的真相。
🌱 **多领域应用潜力:** 该高光谱成像相机能够识别树叶早期病虫害特征,分辨水域藻类繁殖、重金属污染和化学物质溶解迹象,还能快速筛查作物病害并定位农田中毒素富集区域,有效替代传统耗时耗力的采样检测方法,目前已应用于智慧农业、环保监测、电力巡检等领域,并正向工业质检、医疗科研拓展。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刘园园)记者30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孵化的西湖智能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最新研发出国内首款采用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的高光谱成像相机。这款相机通过底层光学硬件和算法突破,实现智能成像系统的革新,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
“相较于过去的图像采集方法,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一大突破在于‘看得更清’,像是给相机装上了‘火眼金睛’。”公司创始人、西湖大学工学院感知与计算成像实验室负责人袁鑫说。
“高光谱成像相机能把光线分成100多种不同的光谱波段,覆盖400—1000纳米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单帧采集即可获得100个连续光谱通道信息,图像分辨率不低于1024×1024像素,细节十分清晰。”袁鑫说,这款高光谱成像相机能够通过解析物质的光谱特征,揭开肉眼不可见的物质真相。
具体而言,这款高光谱成像相机能识别树叶上病虫害早期特征;可分辨水域中藻类繁殖征兆、重金属污染痕迹以及化学物质溶解迹象;也能快速筛查田间作物病害情况,并定位农田中毒素富集区域,替代传统耗时耗力的采样检测。目前该相机已应用于智慧农业、环保监测、电力巡检等领域,并持续向工业质检、医疗科研等方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