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1小时前
分享一篇南师文章节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南怀瑾先生在《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中,特别推荐了几本对个人成长极具价值的经典著作。他强调《幼学琼林》是打下国学基础的绝佳读物,其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等,通过朗诵背诵,能极大提升中文素养。对于历史的理解,南怀瑾先生推崇《纲鉴易知录》,认为“观今宜鉴古”,不懂历史便无法理解当下与未来。此外,他指出《四书》(《大学》、《中庸》、《孟子》)的背诵对人生历程中的处事之道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并批评了现代教育中“强记”而非“背诵”的弊端,强调了经典内在的智慧需要随着人生阅历自然领悟。

📚 《幼学琼林》是奠定国学基础的宝库,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南怀瑾先生建议通过朗诵和背诵,尤其是重要段落,能够显著提升中文能力和知识储备。这本书的编著者多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体现了古人著书立说的无私精神,与当下追逐金钱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 《纲鉴易知录》是理解历史、洞察社会演变的关键。南怀瑾先生以自身十二岁时便能深入研读此书并打下坚实历史基础为例,强调了历史知识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商业乃至人类文化演进的重要性。他引用古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说明了只有通过历史的镜鉴,才能深刻理解当下,并预见未来趋势。

📖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是引导青少年踏入读书求学之路,乃至为国贡献的重要启蒙读物。南怀瑾先生认为,儿童时期通过背诵这些经典,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能够自然而然地领悟其中的道理,对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生活挑战大有裨益。他批评了现代教育中“强记”而非“背诵”的模式,认为真正的背诵能让知识自然流淌,而非考试时的临时抱佛脚。

南怀瑾:这几本书,越早读越来越好。

一、《幼学琼林》

有一本书《幼学琼林》,你把这一本书会背的话,什么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你大概会知道了。都是很有韵律的文章,要朗诵,要念出来,要会背,全部都背做不到,就背一些重要段落章句。《幼学琼林》的编者是四川西昌人,这些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古人著书不是希望赚钱,不是希望版权,他希望把自己的心血传留给后面的人。不像现在的人,到处向钱看,看到钱,魂都掉了,读书人人品都没有了。古人不是这样,这些人贡献多大啊!

在中国文化方面,我想你们的底子也不一定扎实的,这还是客气话。你们可以趁着在这里教书时,专读一本书,《幼学琼林》,而且要读下面的小字。这一本书全部读完,你们的国文就有扎实的基础了。

(摘自:《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二、《纲鉴易知录》

我十二岁一个人在山上庙子里读书,不是读《资治通鉴》,是读《纲鉴易知录》,一年两个月当中已经读了三遍,基础打稳了,所以对历史比较有兴趣也比较注意,而历史与文化是整体的。

不注重历史你就不懂政治,不懂经济,也不懂商业,这些学问经验历史上都有。有人问我,我们推翻清朝到现在是九十九年,再一年就一百年了,一百年以后你看中国的前途怎么样?我说要想了解现在这个时代,你去读历史,古书上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想知道未来,要知道过去,不懂得历史你怎么晓得未来?更别谈想懂人类社会文化是怎么演变的。这是告诉大家历史的大要。

三、四书

中国孩子们开始准备向读书这条路,乃至求得功名、做官,贡献于国家的人,多半是先读《大学》《中庸》《孟子》。这些文章一背来了以后,开始老师们也不大讲解,所以我当时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老师说:“不要多问,去背,将来长大了会知道。”我对这个答复,非常反感,心里想大概这老师自己也不懂。后来我长大了,晓得这老师的教育,传统这个办法是对的。

儿童先从《大学》《中庸》背诵来,跟着你人生的历程,对人处事有经验,自己背来,不用思想,会自然启发悟到很多道理。不像你们现在背书,不叫作背书,叫作强记,勉强记下来的。若是背来,脑筋都不用,自然就出口了。像我的习惯,有时候跟你们讲话,一边讲话一边背来的东西就出来了。你们去考试,看了题目,因现在都是强记的,拼命想,结果考完试屁用都没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南怀瑾 国学经典 幼学琼林 历史 四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