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30日 20:15
药明康德走出谷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药明康德发布亮眼的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显示其已从《生物安全法案》的阴影中走出,回归高增长轨道。上半年,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新产能的顺利验证和爬坡,以及美国客户收入的强劲增长,同比增长38.4%,贡献了近七成营收。尽管中国客户收入有所下降,但GLP-1等热门靶点药物的TIDES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增长142%。公司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股价也随之上涨,行业分析认为药明康德的复苏将带动整个CXO行业回暖。

📈 **业绩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86亿元,同比翻倍,均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公司在经历《生物安全法案》影响后,成功走出低谷,重回高增长轨道。

🇺🇸 **美国业务强劲,支撑高增长**:上半年,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38%,占总收入近七成。这表明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业务表现强劲,并且已经暂时克服了《生物安全法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中国业务下滑,行业尚待复苏**:公司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为32亿元,同比下降5.2%,占总收入的15%。这反映出中国创新药行业仍处于调整期,作为上游服务商的药明康德也受到一定影响,但行业普遍看好未来复苏前景。

🧬 **TIDES业务爆发,GLP-1驱动增长**:TIDES(寡核苷酸和多肽)业务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收入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142%,远超去年全年收入。这主要得益于GLP-1等热门靶点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需求,药明康德在该领域拥有超过20个GLP-1项目管线,市场份额超过20%。

🎯 **上调全年业绩指引,市场信心增强**:公司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全年收入增速区间上调至13%—17%,总收入区间上调至425亿元—435亿元。市场对此反应积极,公司A股和港股均出现显著上涨。

7月28日,药明康德(603259.SH /02359.HK)交出一份漂亮的半年报: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86亿元,同比翻倍,且均创历史新高。

在陷入《生物安全法案》阴影后的第二年,药明康德回归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在此之前,除了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降之外,这家和创新药行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公司,始终保持着令同行艳羡的发展势头。

药明康德在7月29日的业绩会上介绍,上半年的业绩是超预期的,除了按时交付客户需求外,新产能的验证和爬坡比预期的更加顺利。同时,其否认了市面猜测的业绩增长原因——因客户担心关税影响而提前发货。

值得注意的是,从区域来看,其高增长主要受美国客户支撑,2025年上半年这部分收入同比增长38.4%。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5.2%。

发布超预期半年报的同时,药明康德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全年整体收入从415亿元—430亿元上调至425亿元—435亿元。

7月29日,药明康德A股涨超7%,港股涨超11%。当晚,药明康德公告,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90.72元/股调整为不超过114.15元/股。

7月30日,药明康德股价有所回落,截至收盘,药明康德A股报98.85元/股,总市值2839亿元。相比于2024年的低点,当前股价已涨超1.7倍。

走出谷底

“药明康德走出了谷底。”国内一家CRO(医药研发外包)公司的研发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药明康德进一步向全球性公司转化,《生物安全法》对药明康德的影响正在淡去。

近两年,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中国CRO公司将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全球延伸,服务全球创新药企,这使得它们可以少受国内创新药寒冬的限制。

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境外收入达173亿元,贡献超八成营收。其中,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为140亿元,同比增长38%,占总收入近七成。2024年,在《生物安全法案》阴影笼罩下的药明康德,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是250亿元,占总收入的64%,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7.7%。

在美业务成为这份成绩单亮眼的一部分,这不仅在于增速和占比之高,还在于这标志着药明康德已经暂时走出《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

虽然《生物安全法案》及其他潜在的地缘政治事件仍是药明康德需要面对的诸多不确定性之一,但目前形势较好。药明康德在半年报中提到,美国第118届国会已于2025年初届满结束,期间没有通过《生物安全法案》相关提案。截至目前,美国第119届国会尚未有任何重启该法案立法流程的提议。

中国业务是药明康德上半年唯一失落的部分。其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约32亿元,仅占总收入的15%,同比下降5%。

中国仍未走出创新药寒冬,作为上游“卖水人”的药明康德与行业同冷暖。不过,中国创新药近期屡屡出现重磅创新药交易,不少从业者相信,春天虽然还没到来,但不会太远了。

行业回暖

分季度看,药明康德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尤其亮眼,实现111亿元营收,单季度营收首次超百亿。随着产能不断提升,截至2025年6月,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总额达567亿元,同比增长37%。药明康德介绍,这主要得益于小分子CDMO(工艺研发和生产外包)业务、TIDES(寡核苷酸和多肽)业务的后期及商业化项目订单的持续增长。

全球火热的GLP-1靶点药物也是药明康德业务增长的亮点之一。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的TIDES业务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42%,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药明康德预计,TIDES业务全年增长幅度可能在80%以上。

TIDES业务50亿元的半年收入,已接近该业务2024年全年的58亿元收入。这一收入的增长背后,是GLP-1药物在全球受到的火热追捧。

诺和诺德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已逼近300亿美元,礼来的替尔泊肽在2024年销售额也超百亿美元。药明康德正是全球多肽类药物的主要服务商之一,其平台的GLP-1项目管线超过20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0%以上。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在提升。2025年上半年,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业务、TIDES业务所属的化学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超5个百分点,达到49.07%。药明康德解释,这一方面源于生产工艺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因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占比越来越高,提升了产能利用率。

前述研发负责人认为,作为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龙头的药明康德走出阴影,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CXO行业复苏,一方面也会加大行业竞争。

2025年一季度起,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002821.SZ/06821.HK)、康龙化成(03759.HK/300759.SZ)、睿智医药(300149.SZ)等多家CXO公司的业绩均呈现回暖的趋势。其中,凯莱英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康龙化成上半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3%至16%;睿智医药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作者:张铃,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药明康德 半年报 CRO CXO 生物安全法案 GLP-1 TIDES
相关文章